作家周國平說過:
“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span>
之于陳志朋,第三次成長也許最符合他的“調性”。
從一夜成名火遍大江南北到應征入伍團隊解散,再到孤身一人名氣下跌,回歸平凡的日子里他經歷了多少、讀懂了哪些,只有他自己知道。
5月19號凌晨,陳志朋在社交平臺為自己慶賀50歲生日。
本是值得高興的日子,翻翻評論區竟無一位明星前來送祝福,幾個小時后諧星好友王祖藍才“匆匆趕到”,一股凄涼勁彌漫開來。
娛樂圈雖“現實”,但陳志朋卻心存感恩,網友戲稱他的愿望亮了!
“愿望一祝我父母親身體健康;愿望二祝所有人身體健康;愿望三祝我身體健康,演唱會唱到唱不動為止。同時也是《金曲青春》最后一期的錄制,臺前幕后的同仁們大家辛苦了!謝謝藝興、玲花、鐵粉的生日蛋糕,謝謝熬夜的于朦朧、夏之光的陪伴,謝謝大家的祝福!”
在這三大愿望中,既沒有盼自己早日飛黃騰達,也沒有愿自己站上事業巔峰,反倒是將愛意獻給每個人。
現在的陳志朋,怎會如此純粹燦爛?
事實上出道至今,他一直都如此明媚自然,只不過大眾總是被他那“稀奇古怪”的造型蒙騙罷了。
如其所言,“正常人做正常事,做一件事就要認真的做到底,負責任是很重要的一個態度,我從來不跟過去的自己作比較,我只愿意跟現在的自己做競爭。真心謝謝喜歡把我和過去相提并論的人,你有你喜歡的,我也有我真正想要的。我很快樂很開心,做自己。而你們做到了嗎?”
1988年,由霹靂虎吳奇隆、帥帥虎陳志朋、乖乖虎蘇有朋組成的小虎隊正式出道。
出道伊始便引起整個亞洲的轟動,無數少男少女因他們而瘋狂雀躍。買專輯、聽演唱會,“追星”一詞便由此而來。
據悉當時還有日本電視臺專程派人來拍攝小虎隊的日常,希望借助鏡頭揭露這群年輕人走紅的秘密。
原以為團隊能一直紅下去,原以為自己可以一直吃著“老福利”,沒想到征兵令下來了。
1991年,吳奇隆、蘇有朋送別老友陳志朋,兄弟幾個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不忍落淚。他們知道,此去經年,不知未來在何處?
正如歌里所唱的那樣,“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們一句話也沒有說。當午夜的鐘聲,敲痛離別的心門,卻打不開你深深的沉默。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我們一句話也沒有留,當擁擠的月臺,擠痛送別的人們,卻擠不掉我深深的離愁……”
入伍時間匆匆而過,等陳志朋出來后娛樂圈早就已經改頭換面,雖說尚沒有新男團頂替他們,但曾經的好兄弟都已各奔東西,小虎隊儼然成了過去式。
蘇有朋憑借《還珠格格》搭上瓊瑤阿姨的快車;吳奇隆借助影視劇進軍內陸市場。
他們走得那么快,又那么“絕情”。
可陳志朋并沒有埋怨,明媚如春光的他選擇重拾初心,扎根影視磨練演技。
雖沒有大的成就,好在他敬業精神可嘉,不少業內人士紛紛為其介紹資源,《名揚花鼓》、《俏女沖沖沖》、《玉傾城》等,也算積攢了點能量。
2018年,陳志朋受邀參加某T臺秀,當日他身穿“辣眼”演出服亮相舞臺,走姿神態格外“嫵媚”,令觀眾大呼“受不了”。
像著了魔一般,此后每次亮相大型活動現場,他都擺出一副“魔尊”的架勢,好像全世界就他最懂時尚。
“陳志朋瘋了嗎?”
事實上他沒瘋,“瘋”的是見利忘義、喪心病狂的經紀公司。
有媒體爆料,陳志朋之所以總穿著奇裝異服暴露在人前,并不是想張揚自己的所謂時尚觀,而是經紀公司想借此蹭熱度,靠他先前的名氣再博一波關注。
迫于高額的解約費,他只有接受而沒有反抗的資格,即便每次都被網友罵了個狗血噴頭,也只能裝作“無所謂”繼續扮丑。
在某次演講中提及扮丑一事,陳志朋眼含熱淚,難掩激動地說,“我問我爸,媽媽看了我的造型后什么反應,我爸說她只是吐了吐舌頭。其實你只要是不偷不搶不販毒,做你想做的任何一個職業,你都是成功的!”
2020年頂著巨大壓力,他參加了大型成團類綜藝《追光吧,哥哥》,第一期剛播便被網友戲稱為“人間油物”。
這個名字好聽嗎?
當初頂著“乖乖虎”稱號的陳志朋,人到中年竟成了“活油桃”,任誰聽了都不舒服。
可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反倒大大方方接受了這個稱呼,并成功甩掉20斤肉順利成團。
總決賽那日,他穿著西裝站在舞臺上簡直就是團炬火,所有的光都來自于他。
就像美劇《我們這一天》里的一句臺詞:“如果生活贈予你一顆酸澀的檸檬,你就把它釀成一杯甜美的檸檬汁?!?/span>
陳志朋真的做到了。
張國榮在世時常有人說陳志朋與他長得像,陳志朋本人也深以為然。
后來哥哥意外離世后,他便有了出演舞臺劇致敬偶像的想法,于是《張國榮—負距離接觸》便誕生了。
起初他并沒有私心,只想借以表達緬懷之情,可粉絲卻并不買賬。
在他們看來,已經“失勢”的陳志朋之所以這樣,無非是想借著張國榮的熱度為自己添光彩。
這樣的人,可惡又可憎!
于是有一大批張國榮粉絲自發組織起來詆毀陳志朋,甚至鼓動其他民眾不買不聽他的專輯唱片。
這對于極需市場認可低調陳志朋而言,無疑是致命打擊。
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自卑自憐,而是利用手中能拿到的剩余資源努力創造價值,證明自己的初心與實力。
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從現實的角度看,陳志朋的確算不得成功;但從為人處事上來說,他卻稱得上是“大智慧”。
但愿這個赤誠偉岸的男人能一直“唱”下去,唱到唱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