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男團都逃不開解散?
每逢周年演唱會,TFBOYS都難免被傳解散,盡管正主一而再的辟謠,但如今單飛不解散,各自工作室為政的局面依然讓唯粉堅信,她們哥哥總有一天能獨美。
獨美,是她們生而唯粉的最大愿望。
俗話說得好,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獨美帶來的究竟是個人價值的提升,還是隨著團的解散,人氣也被沖淡?
很多年前也曾有這樣一個男團,如同現在的TFBOYS一樣,人氣爆炸,引導著時代潮流,無論走到哪兒都坐擁萬千擁戴。
可這樣紅遍全亞洲的他們,還是隨著團的解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如今走過半生,他們三人截然不同的命運,看得人唏噓不已。
小虎隊,中國臺灣男子偶像組合,由吳奇隆、蘇有朋、陳志朋組成。
這個已經快被大家遺忘的男團,隨著這些年吳奇隆和劉詩詩結婚、陳志朋頻繁出位走秀,再次回到鏡頭前。
小虎隊1988年出道,剛開始只在臺灣一檔綜藝節目中擔任主持人助理,憑借青春活力的外形,三個男生很快受到無數年輕觀眾的喜愛。
很多人千里迢迢來到節目現場,只為了看他們一眼。
像極了現在的粉絲大規模應援現場。
經紀公司眼看有發展前途,就將他們簽約為藝人,以“小虎隊”的名稱開始活動。
很快,經紀公司為他們制作的單曲新鮮出爐,一經推出就在年輕人群體中引起巨大反響。
《青蘋果樂園》青春洋溢,活潑歡快的曲風,瘋狂自由的歌詞,動感活力的舞蹈,街頭巷尾人人傳唱。
演唱會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小虎隊出道的第二年,也就是1989年被臺灣媒體稱為“小虎隊年”,想想后來的什么“楊冪元年”“李易峰年”,沒想到都是前輩玩兒剩下的。
不滿足于只當歌手,經紀公司還安排他們三人合體拍電影,果不其然是那年最賣座的電影。
時尚是個圈,粉圈也是個圈,我們以為粉絲經濟是近些年的產物,實際上早在父母輩那個年代,追星就已經如此瘋狂。
只不過,當線下追星轉移到線上,網絡信息大規模傳播,更衍生出許多新的所謂粉圈“規則”。
小虎隊在全亞洲掀起一股追星旋風,我們這一代可能無法感同身受他們當年的人氣,但多少有聽父母提起,各大高校廣播中都是小虎隊的歌曲,女生們全部為他們瘋狂。
可惜,這個團并不如我們想象中發展的順利。
1991年底,陳志朋面臨兩年的兵役,等他從部隊回來已經是1993年年底。
在團體發展最好,紅利最多的時候闊別舞臺兩年,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陳志朋的人氣最低。
成員接二連三面臨入伍,1997年吳奇隆入伍,小虎隊被迫再次解散。
在作為團隊發展的那些日子里,小虎隊取得了很多人在那個年代不能想象的成績。
比如擔任世界生態保育協會的拯救白鯨代言人,并為國際殘障日演唱主題曲。
作為臺灣最紅的男子團體,被日本、新加坡等國外的電視臺爭先報道,并為他們制作專題節目。
我們很難想象小虎隊當年有這么紅,并不比TFBOYS差到哪里去,畢竟我們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不再年輕,不再青春活力。
在我們的認知中,他們已經是過氣藝人了。
但其實,榮耀與過氣,也就一墻之隔。
前段時間,吳奇隆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被問到:“那些曾陪你一起走的朋友,他們現在在哪兒?”
吳奇隆突然開始掉眼淚,也許是想到了年少時的風光無限,他和另外兩個帥氣的男孩子也曾享受萬千榮光。
可人氣就像泡沫,轉眼過眼云煙,那些曾陪伴自己一起走的朋友,終將分離在人生的岔路口。
吳奇隆服完兵役,那是1998年11月,小虎隊已經沒有再重組的必要。
娛樂圈風云變幻,更新迭代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臺灣娛樂圈發現了年輕偶像背后巨大的潛力,一個又一個帥氣的男孩子橫空出世,分割市場。
陳志朋人氣本就跟不上,全靠團撐著。
當年人氣最高的吳奇隆在離開娛樂圈兩年后,關注度也不復往日。
而這時,三人中最乖、最不像明星的蘇有朋異軍突起,《還珠格格》播出后大爆熒屏,正式轉型成為演員的他迎來新的機會。
沉寂,是熱鬧過后最可怕的事。
其實小虎隊三人作為唱跳歌手的業務能力并沒有那么好,單人根本無法支撐舞臺。
他們紛紛開始轉型做演員。
尤其是替父還債的吳奇隆,他就像一個工作機器一樣,夜以繼日的拍戲。
不為質量,只為賺錢。
沒有作品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不行,吳奇隆flop的一塌糊涂。
好在替父還完債的吳奇隆終于開始放松下來生活,心態好了之后運氣也變得好起來。
2010年他出演《步步驚心》,不僅給他帶來事業的第二春,還讓他遇見了愛情。
那場巴厘島的盛大婚禮,直到現在說起,圈里圈外還津津樂道。
《還珠格格》捧紅了蘇有朋,卻漏掉了“爾泰”陳志朋。
在吳奇隆迎來事業轉機之后,陳志朋在干什么?
他在走秀,濃妝艷抹、奇裝異服,面對外界的竊竊私語和猜測,他毫不放在心上。
他覺得,他就是想紅,反正大家都看出來了,沒什么不好意思說的。
不知道陳志朋是否有過意難平,明明大家曾一起并肩站在頂峰,怎么轉眼就各奔西東?
網友們說的對,無論什么感情都需要門當戶對,大家不在一個level真的很難維持感情。
作為那些年最火的男團,小虎隊的輝煌其實很曇花一現,時至今日只剩下了情懷。
但相信吳奇隆的眼淚,不是鏡頭前的作秀,而是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