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苗運強
我覺得,時光就象一個不懂禮儀的下里巴人,從來不打招呼,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記得前幾天依稀夜晚還有蟬的聲音伴我入眠,可如今睜眼看看,哪里還有蟬兒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枯黃落葉。再翻翻日歷,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冬”也已經過去了,不禁恍然大悟,初冬時節真的已經來了,不管你是欣然接受,還是無可奈何的面對……
不遠處,挺拔的白楊樹,已經抵擋不住冬冷的扼殺,片片樹葉隨著風兒緩緩落下,舒展著逡巡在根的周圍。只有三三兩兩的樹葉,還在樹上做著最后的無望掙扎。
對農村的孩子來講,季節無法圈住他們的純真,在任何時候,只要沒有功課的壓力,他們的本性,就會得到全然的釋放。
其實,這個時候,小麥大多都已經種上,唯有最遲收割的水稻田里,還能偶爾聽到手扶拖拉機的轟鳴聲。
天真的童年和率性的童真,都已經離我們漸漸遠去了……
把棍子敲打過的亂稻草里,仍能捕捉到豐收的場景,農民伯伯就是這樣,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榨取最后一棵糧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顆粒歸倉”。
柿子,是初冬時鄉村里最亮眼的風景。
它們,象一盞盞小燈籠一樣,閃耀在寂寥明凈的天空中。
早熟的品種,已經沒了樹葉,它們與湛藍的天空,遙相呼應,把這個單調的季節,妝點出無與倫比的美!
我喜歡吃老家的柿子,因為它的果肉,除了沙甜之外,它比其它任何地方的柿子,都有嚼頭。
紅豆,也都接近了生命的尾聲,過不了幾天,它們一粒粒將被村人用來熬粥。
用手扶拖拉機種小麥,地頭上總會有一些剩余。
這個時候,農人們會從家里拿著抓溝子,在空白處,把地刨起,用手工撒上麥種。
人勤地不懶,哪怕的沿梗上,他們也會讓其“浪費”。
田間這樣的交談,我用手機拍攝下來,我相信,這,都是難得的紀念。
在耕地之前,村民們都會事先撒上化肥。
刨地的肖像之美,在田間凝固……
澆地的大娘,為了防止過急的水流,沖壞田間的土地,往往會讓水直接沖擊cha子。
累了,就蹲在地頭抽只煙。鄉村的時間,是緊促的,也是慵懶的。
農家的廚房,總是顯出一些臟亂,但我們當中,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夕陽西下,村莊的身影不像夏天那樣,掩藏在綠葉之中。似乎,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才能真正一睹村莊的芳容。
很多家庭,都會種幾棵花椒樹,農民種它,并不是為了賣錢,只是順其自然的“自給自足”。
杏樹的葉子,似乎比較倔強,它還在和初冬的溫度,做著努力的抗爭。
老屋,老家什,歲月游走,我們的心卻還在原處停留。
樹葉,被冷氣催逼,田地,被麥綠斑駁,死亡和新生,在我們的視界里,進進出出。
枯干的絲瓜,懸掛在空中,再晚些日子,它將被農人們用來制作刷鍋的工具。
不管農村是發展還是停滯不前,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農村,每年這時都會去鄉下消遣兩天,今年也不例外。
清晨時,屋后的一方池塘,能被這天氣凍“壞”了,結上了一層薄薄的冰霜,它安靜的睡著。池塘邊的兩棵柳樹,還是綠的顏色,它還在頑強的抵抗著,不想早早的因冬天而凋零。在風中瑟瑟發抖,不過根還牢牢地抓在地上,不肯松懈。
眼前的景象煥然一新,撲鼻而來的是混著泥土氣息的新鮮空氣。由于下雨的緣故,天上全蒙著一層牛奶般的白紗,看不見一絲云彩。電線的影子在霧中若隱若現,上面還有一團一團的小黑點,起初不知道那是什么,隨后傳來一兩聲清脆的鳥叫,便全明白了。
時不時吹來一陣微風,驚得鳥兒又都飛走了。看著這樣的美景,我之前對這場雨的懊惱全沒了,心想這雨應才是天公作美灑下的吧!鄰家的小白狗也躲在自家的屋檐下,美美的伸了個懶腰,它也感到很愜意吧!
再去菜園看看,里面也滿是蔬菜,積蓄力量準備進行今年的最后一次大豐收。里面雖滿是“綠”卻不單一,因為它分成了幾個色調,有深有淺,呈色豐富,不過也有不少的綠中摻雜著些不易覺察的黃,看來真的是最后一次豐收了,會格外珍惜吧!
在人們眼中的冬天,仿佛永遠都與“悲涼”“荒蕪”這類詞脫不了干系。不過在我的眼中初冬的景象,卻也是生機勃勃的樣子,他們接受了冬雨的洗禮,那又該是多純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