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熱的夕陽
今年回歡口鎮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出發前我還是猶豫了好久。我和老公在徐州一家機械廠上班,已經快三年了,雖然離家才百把公里,但平時還是很少回家的。
公公和婆婆都是正兒八經的農民,我們婚后欠的債,去年才剛剛還完。老公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都在東莞打工,有時春節也不回家。說起來現在的老人也真可憐,生養了一群兒女,但能在身邊的,卻一個也沒有。
公公和婆婆都是很節約很能干的人,兩人除了在家種了十二畝地之外,空余的時候,還去金鄉和魚城那邊打點零工。
今年的中秋節,其實老公是不愿回去的,兩個人帶著個孩子在徐州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我考慮再三,還是回家看看,婆婆在電話里反復叮嚀,回來時,啥也不要買,家里啥也不缺。
我們轉眼也是即將奔三的年齡了,一直在外租房也不是個辦法,這些年也一直努力賺錢,想在徐州買套房子,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小家。
可是,這兩年,徐州的房價漲的有些夸張,攢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房子上漲的速度,我們夫妻平時也是省吃儉用的,日子過得有些拮據,到了這個年齡,誰不想給自己的孩子多一點積累呢。
中秋節我們三口到鎮上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了,在路邊公公開著三輪車,老早的等在那里,看到我們,公公開心的不得了。
在街上,我原想打算他們買點好吃的,但公公說啥也不讓買東西,我們爭執了好久。我雖然沒買啥,回到家,我給公公包了一個2000塊錢的紅包,不管咋樣,這總算我們做晚輩的一點心意。
吃過豐盛的午餐,我們幫父母剝了些玉米皮。轉眼到了下午四點,我們打算回去了,在我們兩個人要走的時候,公公給我拿了一袋子大米,并反復告誡我和老公兩個人在城里面要互敬互愛,好好的生活,爭取早一點在城里買個房子,等以后條件好了,就買輛車,到時就方便回家看望他們了,聽他這樣說,我心里一陣酸楚,其實父母對孩子也沒有太高的奢望,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常回家看看。
對于那袋大米,考慮到路上不好帶,再說在城里隨處可買,我說推脫說,不用了,不用了,可是公公和婆婆卻堅持一定要讓我們帶上,老公說,咱們就不要拉拉扯扯的了,盛情難卻,就收下吧。
到徐州租住的房子時,已經是晚上7點40分,老公把米袋子打開,打算倒進米桶里,卻發現大米里放著一打百元鈔票,我數了一下,是三萬元。
我連忙給公公打了電話,公公說,我和你媽一直在攢錢,聽說你們要買房,本來想到過年時交給你們,現在既然來了,就隨便給你們帶去了,我們留下了一百多夠零花的,也只能幫這些,你們不要嫌少。
聽著公公這樣說,當時,我感動的哭了,幸福而愧疚的哭了。
公公是年近70的人了,一天福也沒享過,這把年紀還到外地幫人拾棉花、種蒜,有時還到鎮上的建筑隊做小工,累的腰酸腿痛的,生了病都是扛著,也不舍得看,辛辛苦苦賺的錢還想著補貼給我們年輕的,那一瞬間我泣不成聲,說真的,我真的為自己的碌碌無為而難過,也為我和丈夫不能自立而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