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延彩
圖:來自網(wǎng)絡(luò)
近幾年,隨著父親年齡漸老,我的擔(dān)心和顧慮也越來越多,比如洗澡,我已不放心他一個人去澡堂子。路上被車拐著怎么辦?在澡堂子里摔倒怎么辦?澡堂子里面氣悶犯病怎么辦?自己穿不好衣服怎么辦……
所以,近幾年來,每年的立秋之后,只要回家,我都用車?yán)芥?zhèn)里澡堂子泡個熱水澡,干干凈凈過年,再者,出出汗,也少感冒,用迷信的說法,也除一除晦氣,新一年更舒心,暢意。
前幾天,拉著老父親到了澡堂子,去得早,澡堂子還沒客,就我們父子倆,正好,頭一茬,水干凈,空氣也好。領(lǐng)了儲衣柜鑰匙,脫掉衣服,扶著老父親進(jìn)了水池子。里面有兩個水池子,大小一樣,一個池子里還放著水,便先進(jìn)入左邊已“放好水”的池子。
進(jìn)去之后,覺得水不是很熱,仔細(xì)一看,水也不是很清亮。才悟道這個池子的水是昨天沒放凈的,怕有客人來得早,沒得洗,就先羼了些熱水,讓早來的客人用。我看到右邊的池子里的水已經(jīng)差不多了,就試了試?yán)锩娴乃疁兀瑹崃它c。老板過來了,我說這個池子里的水好像清亮些,溫度也好,能泡出汗來。老板呵呵了兩聲,我們心照不宣。
老板試了試水溫,就關(guān)了熱水,只放涼水。幾分鐘后,水溫合適了,我先試了試,能撐住勁兒了,就扶著老父親進(jìn)入干凈池子。一進(jìn)入干凈、熱乎的池子,老父親舒服得直哼哼。我讓他慢慢將身子沒入水中,把頭枕在池子的沿上,然后我也出溜進(jìn)熱水里,享受熱水泡澡的滋潤和舒泰。
洗澡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必須找有水池的澡堂子,用適宜的溫水泡一泡,泡上幾十分鐘,把汗泡出來,既可以祛除淤積在體內(nèi)的濕寒之氣、各種病毒細(xì)菌就都被趕出來了。有人說澡池子不干凈,容易傳染上皮膚病,其實那種可能極小,泡完澡,再搓一下澡,再用淋浴反復(fù)沖洗,一般是不會有事的。再說,人家澡堂子也進(jìn)行消毒。如果只用淋浴,就起不到這個效果,和在家里用太陽能沒什么兩樣了。
我們泡了一段時間,客人漸漸上了。先進(jìn)來的是一個年輕的父親,帶著七八歲的兒子,他們也是先進(jìn)入了左邊的池子。(那個池子沒人,他們以為干凈)我說,這邊熱,也干凈,年輕的父親先過來試了試,覺得燙了些,沒讓兒子進(jìn)來,兒子一個人在并不熱燙的池子里打撲騰。后來陸續(xù)進(jìn)來的大多是上了年紀(jì)的人。
其中,有一個老人,看面相和老父親差不多,身體還強(qiáng)壯。他自己來的。他看到父親,問多大年紀(jì)啦。父親說78,到年下79啦。回問他,他也說78歲了。這下兩個老頭有話說了。他們感嘆著年齡不饒人,又說今年的天氣如何糟糕,不似先前,又說現(xiàn)在種地的境況……
我們泡得差不多了,我就扶著父親出了池子,叫來搓澡工,給父親搓澡。我先幫父親在床上躺好,然后站在旁邊,等搓完前身,再幫父親翻過身來。這期間,我不敢離開,知道沒事,但還是怕老父親有點兒什么意外。給父親搓完澡,又扶著他回到池子里,再泡著等我,這樣不會涼著他。
我搓完澡,把老父親扶出池子,再到噴頭下淋浴,打肥皂,除油垢。這時候,那個老人也從池子里出來了,他沒有搓澡,直接去淋浴了。是怕花錢,還是?我和父親洗完澡來到休息室,那個老人也出來了。他看著父親,又看了看我,拍了拍父親的肩頭,問,幾個孩子?父親說兩個兒子,老人說真好,真好啊!
涼汗期間,老人問起我們是哪里的,我說在吳,不等我們問,他自己說是鄧莊的。我說,您這么大年紀(jì)了,身子還壯實著呢。老人看了看四下沒有管理人員,低聲給我說,我比你父親大6歲呢!
我一驚,真看不出,況且,為什么給管理人員撒謊呢?老人說,人家規(guī)定,年齡大了,過了八十,不讓一個人來,怕出意外。前段時間就有個八十的老頭,一進(jìn)澡池子整個人就出溜進(jìn)去了,差點兒出大事!人家做的是買賣,擔(dān)不起啊!我說,您這么大年紀(jì)了,也沒個人陪著?老人說,孩子們都在外面工作,回不來。我覺得身體還行,才撒謊不夠八十進(jìn)來的。然后,看著父親,又重復(fù)“真好,真好啊!”。雖然老人臉上始終掛著微笑,但我明顯感覺出他對父親的羨慕——有兒子陪著!
這個孤獨的老人雖然還強(qiáng)健,雖然還很樂觀,但我卻陷入了沉思。我陪父親洗澡,并沒覺得有什么,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孝順。但在沒有人陪的老人眼里,這是多么奢侈的人生享受啊!我進(jìn)而思考“孝順”二字的含義,“孝”從造字來看,是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老人,下面一個孩子,會孩子扶著老人之意;“順”本為梳頭,將發(fā)理順,引申為在意愿上順從之意,二字合起來,“孝順”就是贍養(yǎng)順從之意。
這讓我想到了孔子在給學(xué)生講孝時的一則話:“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有人覺得給了父母足夠的錢物就行了,便以工作忙為借口,成年累月不回家看看,完全忽略父母的精神需求。
回到家,面對老人的嘮叨又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耐煩;一有事就忤逆頂撞父母,訓(xùn)斥父母像訓(xùn)斥小孩子,父母倒像孫子一樣。這樣的孝,即使給父母買來山珍海味,他們又有什么心情去消化,享受這些呢?不敬順父母,和養(yǎng)犬馬有什么分別呢?想及此,我為天下只孝不敬的兒女汗顏,痛心!
離開澡堂子時,那個老人和我們打招呼分別,依然重復(fù)著那句話:“真好了,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