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知樂古典音樂” 知道為什么愛音樂
知樂社區(qū)上線啦!!!
此刻,我們“邀請您用音樂與世界互聯(lián)”
此刻,范磊老師入駐知樂社區(qū)了
歡迎來到知樂社區(qū),從此刻開始我們“邀請您用音樂與世界互聯(lián)”。
知樂社區(qū)為的是編制一張網(wǎng)——串聯(lián)每一個心中對音樂、對藝術有那份至死不渝執(zhí)念的人,幫助自己記錄成長,也與同行人一路走下去。
我們立志于把音樂家、演出機構、唱片公司、聽眾愛樂人互聯(lián)在一起。
現(xiàn)在單簧管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范磊老師入駐了。你還不來嗎?
以下是他的故事。
信仰的力量
單簧管演奏家范磊先生在小編眼中亦是國內(nèi)最好的單簧管教師;當然仁者見仁,看完這篇專訪稿之后,他是不是也會成為您心中最好的單簧管教師呢?還要問問自己心中那桿秤。
范磊先生是65年生人,按時間軸來算,他正可謂“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父輩們的心里都有個“螺絲釘精神”,堅信集體榮譽高于個人;然而作為音樂家——這個最講究個性的職業(yè),范磊先生是如何平衡時代與個人,集體與個性的矛盾呢?這是我此次專訪最想從范磊先生這一輩音樂家身上尋求的答案。當然我不能如此“直搗黃龍”,還需要靜靜地聆聽每一個起承轉合。
在單簧管世界里,關于范磊先生的報道早已如雪花漫天。你一定知道他12歲(1977年)就考進了央音附中;也一定知道他得到過小澤征爾的褒獎;他是全國選拔賽一等獎;他代表中國參加法國土倫國際單簧管大賽中獲榮譽獎(那屆第一名是保羅·梅耶——當代單簧管領域的“指環(huán)王”);他在西雅圖青年單簧管比賽中獲得第四名……
不過,范磊先生究竟是如何與單簧管邂逅這一生解不開的緣分呢?“應該在我八九歲的樣子,那是個熱得連知了都懶得叫的午后,我爬上梧桐樹梢,踮著腳往少年宮院墻里看,那個夏天宣傳隊在我們那里排練。結束后走出兩個大哥哥,招手讓我過去,‘試試看吧!’”說到這里范老師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笑,“他們一人拿給我一支單簧管、一人拿給我一支雙簧管。我就都試試唄!隔過天,我跑去跟那個給我單簧管的大哥哥說,‘我要學你的!’就這樣,這一輩子的緣分算結上了!”
范磊老師是山東人,性格中除了豪爽自然還有那股寧折不彎的牛勁兒:他說自己不是音樂世家出身,但認準的事就要做到最好。“在音樂學院,很多同學都是‘音二代’(音樂家的孩子們),剛進校時大家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那時候我不會鋼琴,不懂作曲,但我相信勤能補拙,而且我也自信音樂天賦并不比誰差。所有的孩子中我練得最勤奮、最刻苦。每到學期末大考,我?guī)缀醵际堑谝唬 狈独诶蠋熥孕诺男Γ安粌H是單簧管專業(yè)第一名哦!而是全管樂學科第一名!!!”他刻意強調(diào),“第一和第二往往只差那么一點點,當你比所有人都多付出那么一點點時,冠軍就是你的!”。
當然要在世界的音樂舞臺上折桂,不僅僅需要逆流而上的勇氣,有時候還要有上天眷顧的運氣。留美期間,范磊老師報考柯蒂斯音樂學院,那年全世界只限招一人,令人惋惜的是他偏偏排名第二……考試結束后,蒙特納羅教授對他說,“你真的很棒!不過應試的這首《弗朗塞協(xié)奏曲》要體現(xiàn)演奏者與樂隊的默契程度,而且由于你的樂器原因造成的瑕疵……我們只能給你第二名。”多年之后,范老師受邀故地重游柯蒂斯音樂學院做學術交流,蒙特納羅教授滿眼遺憾的對他說,“當年沒能把你招進柯蒂斯,是我重大的失誤……”如今,范老師是耶魯大學、奧柏林音樂學院的單簧管客席教授,被外國專家局授予海外名師獎。
依舊是受到樂器局限性所困,成為那次法國土倫國際單簧管大賽中他未能取得更好成績的原因,他說:“當時手里的樂器到底有多么不給力!現(xiàn)在的孩子做夢都想不到……那時就連哨片都是老師帶著學生們用蘆葦自己削出來的,有什么標準可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次真是親身經(jīng)歷的‘切膚之痛’! ”
回憶留學,范磊老師倒沒有對自己的輝煌戰(zhàn)績“如數(shù)家珍”,他著重跟我分享了一份在異國溫暖人心的善良。在奧柏林音樂學院學習兩年后進入耶魯大學,不久自己就收獲了“粉絲”——溫史達克先生,一位跟音樂不相關的物理學猶太老教授。當自己為生活所迫時,溫史達克先生向他投來橄欖枝。“他請我吃中餐!”范老師都滿懷感恩的回憶著,“在飯桌上,他只簡單地問我?guī)讉€問題,就資助了我近三年的生活費。他絲毫沒有那種施舍者的傲慢;他說只因喜歡我的演奏,相信我會成功……”跳出回憶,范老師對我說,“如今為人師表,這份難能可貴的‘善念’,我得傳承下去。”
1992年范老師從耶魯畢業(yè),在美國求職過程中,去考威斯康辛州勞倫斯大學真可謂“百里挑一”的任教資格,“成功需要些運氣,這次幸運女神眷顧了我:一輪又一輪的演奏考試結束,院方無可挑剔;要簽約時,院方卻因為我沒有教學經(jīng)驗猶豫了……本打算收好樂器走人,可一場大雪封了路。真所謂‘人不留人、天留人’!只好多待了三、四天,期間我用盡渾身解數(shù)給學生們上小課。一周后,是學生投票把我留在了勞倫斯大學任教——好一場留客的雪啊!”
我問范老師,“在國外這么多年,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為何要回來?誰都知道國外的古典音樂環(huán)境要比國內(nèi)強很多啊!?”他說,“我的恩師艾爾莎·浮德爾教授曾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希望有朝一日,你能成為中國第一的單簧管老師’。所以學成了就應該回來”。
2005年,范磊老師回國,2008年他回到自己夢想開始的地方——正式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隨后十年里,范老師兢兢業(yè)業(yè),嘔心瀝血地致力于單簧管教學事業(yè);他幫助自己的學生后輩們圓夢,他把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學生輸送到世界各地著名音樂學府繼續(xù)深造;他的學生們在各項國際單簧管賽事中嶄露頭角,斬將奪魁……
如今范老師年過五旬知天命,他告訴我,“做園丁的快樂和吸引力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舞臺對自己的‘誘惑’,現(xiàn)在就想看著一顆種子,親手把它種下,給它澆水施肥,讓它沐浴陽光;看它破土、發(fā)芽,從小樹苗一步步地發(fā)育成才。”范老師說,“管樂不比弦樂!八九歲開始學正合適!但我和別的老師不太一樣,最想教那些七八歲、沒有任何單簧管基礎的孩子——從零開始教,一點兒不讓他們走彎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走了太多的彎路……”
“更重要的事是培養(yǎng)園丁”,范老師補充道,“中國那么大!別說我一個范磊,就是克隆出十個、百個都不夠使!所以作為中國音樂最高學府,中央音樂學院有義務去培養(yǎng)園丁!得讓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普及到每一寸土地;得讓偏遠山區(qū)的音樂老師也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教學方式,這才能育才,否則就是毀才。”
回到單簧管的世界,范老師告訴我,“單簧管是最接近人聲的管樂器。它就像二十出頭的小伙子,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熱情;也有無限的柔情——心有猛虎 、細嗅薔薇。”
我問范磊老師,“單簧管不比我們長笛,哨片含在嘴里,這怎么用舌頭完成吐音演奏啊!?”他說,“如果你鉆牛角尖,局限在自己的領域,這個問題無解;如果你跳出這個局,在更高的層面找答案,則能迎刃而解。吐音其實就是斷音:把一個長音‘斷’的干凈,就是‘吐音’嘍……這不僅是演奏技巧,更是人生哲學——能不能在面臨絕境的時‘跳出來’從而柳暗花明?!你若要識得‘廬山真面目’就得先跳出‘此山中’。”
音樂之外,范老師喜歡籃球、喜歡NBA。他說:“我喜歡克利夫蘭騎士隊,喜歡勒布朗·詹姆斯,喜歡他那種在絕境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霸氣和對全局的掌控力!16年總決賽,他的球隊一比三落后,全世界都說他的球隊完了!但從他的眼神中,你能看出他依舊相信沒有結束,他最后做到了!!!毫無疑問,詹皇是如今聯(lián)盟里最好的球員,不論在東部哪個隊,他都能帶著自己的兄弟打進季后賽…”
“人生也一樣!面對你執(zhí)著的事,就算全世界開始懷疑你,你也要堅信自己能行,這份自信的源泉來源于你對人生大局直觀的掌控力。”跟范老師聊到深夜,文章開篇時的疑惑我此刻已有了答案:范磊老師以及父輩那代人,他們都在用一生去證明著一個道理——如果命運是場持久戰(zhàn),他們會用信念來證明——時代的豪言壯語并非只為英雄譜寫,堅守一顆執(zhí)著的心,夢想終究會吹響人生的集結號。就像他們那代人最愛的烈酒一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紅星。”
文/茶茶斑竹
知樂古典音樂—知樂社區(qū)
邀您用音樂與世界互聯(lián)
FOLLOW US|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tài)
微信公眾賬號:知樂古典音樂(ID:zhiyue_music)
新浪微博:知樂古典音樂
喜馬拉雅、蝦米、蜻蜓的認證賬號:知樂古典音樂
知樂古典音樂∣有聲古典公眾號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入駐 知樂社區(qū)
JOIN US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知樂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