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家庭關系“三角化”,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比如今天爸爸媽媽吵架了,其中一方就會“拉攏“孩子,來達到孤立另一方的目的。這時候,孩子就是那個第三角。那如何避免這種”三角化”關系呢?
一、直接溝通
有些家長吵架了之后就不想和對方說話,但夫妻雙方還是有需要溝通的事情。這時孩子就變成了夫妻之間的“傳聲筒”,孩子有時還會受到父母對另一方不滿的情緒波及。所以如果夫妻之間吵架,最后還是面對面的好好的解決或商量,不要一直冷戰。
二、夫妻之間的矛盾,不要把孩子牽扯進來
夫妻之間的問題放在兩個人之間解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爸媽吵架了,我就像是個“小鵪鶉”一樣,想把自己縮小,最好不要注意到我,因為他們會找你傾訴,如果你的答案不能使他滿意的話,他的“炮火”馬上就會對準你,這誰受得了呀。而且一直這樣會使孩子容易變成膽小怕事的性格,也會使他想逃離這個家。
三、讓角色變得更多元,會使關系更穩定
夫妻之間不僅是夫妻,還是朋友、伙伴。有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一下。你有你的考慮,他有他的考慮,可以大家各退一步,尋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答案,切記不要太過獨裁,這樣只能使雙方關系越來越不好。
四、孩子應該拒絕被三角化
孩子可以這樣想,你們吵架可以,但除了我的事,盡量不要涉及我。但拒絕也并不代表我和你沒關系了,我會繼續關心和支持你。只不過三角化的家庭關系只能使父母之間越走越遠,所以還不如讓他們之間面對面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夫妻之間的矛盾,盡量還是不要牽扯到孩子,要不然孩子會越來越討厭待在家里。而且吵架的時候,也容易造成對孩子的忽略,而孩子這時也不敢去和父母說話,就造成久而久之孩子心理上可能就會有一些問題產生。所以只有大人好好解決問題,孩子才會幸福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