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 ,可以有些孩子就是不按照父母心里想的那樣去做,這就要父母感到很頭疼了。那么怎么不厭學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玩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要一直讓孩子呆著狹小的空間里,要時常帶孩子出去玩耍,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感。要想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只靠看電視以及玩玩具,這可能是遠遠不夠的。家長有時間可以帶孩子走出去,孩子從小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對于外面的一些東西是比較好奇的,這時孩子有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向家長提出來。家長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捕捉到孩子的興趣之后,有計劃的進行引導,從而就會讓孩子愛上學習。
2、家長不要輕易批評孩子
經常見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非常嚴格的,孩子如果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做事的話,父母就會把孩子大罵一頓,這樣就很難讓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所喜歡了。有些時候,孩子喜歡玩土、玩沙、玩泥巴,甚至弄得灰頭土臉,衣服也臟了。家長發現后,可能會非常生氣,對孩子進行劈頭蓋臉的責備,這很有可能把孩子的學習興趣扼殺了。假如家長正確引導,意義就不一樣了。就拿孩子玩泥巴來說,家長可以給孩子買橡皮泥,這樣既衛生,又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以這個為引子,逐漸引導孩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學習,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3、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才,從而就會強迫孩子進行學習,但這樣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因此,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而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家長還需要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總是因為孩子犯了錯誤,就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不管用的,家長要想教育處好孩子,就要不吝嗇對孩子鼓勵以及支持。同時也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