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心、江左梅娘
看《夢華錄》第一集時,聽趙盼兒講她資助落魄書生歐陽旭3年,如今只等他高中娶自己過門,我就隱隱感覺不對勁。
怪不得我多想,陳世美的例子太多了。歐陽旭果真一點不落俗套地嵌入了我的推斷,他前腳中探花,連官職都沒落聽,就急吼吼地拋棄趙盼兒,去做高家的豪門貴婿。
著實應了毒舌師太亦舒的那句話:人的天性就是這般涼薄,只要拿更好的來換,一定舍得。
登科及第的歐陽旭,在高家肉眼可見的青云扶持和趙盼兒再無大用的現(xiàn)實面前,他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不足為奇。
的確,現(xiàn)實就是這樣涼薄,男人發(fā)達后,拋棄糟糠妻,另尋配得上他的女人,多如牛毛。從人性的角度分析這類男人們暗戳戳的心理,你就見怪不怪了。
01
發(fā)達后激發(fā)了男人的欲望,他們急于要彌補物質和精神上的缺失
歐陽旭才中探花,手里就有了80兩黃金,這份巨大的殊榮,終于是他憑本事掙的,任誰都會長長出一口氣。
人的貪欲是一天天喂大的。讀書人向往的名利,歐陽旭可算夠著了。面對高觀察拋來的貴婿橄欖枝,他動搖了。
娶高家嫡女,對于追求仕途的歐陽旭來說,比男歡女愛重要多了。缺啥就會急于補上啥,名利的缺失足以讓歐陽旭淡化對趙盼兒的恩情和愛情。
畢竟,對于不少男人來說,揚名立萬,光宗耀祖那才是正途,你個把女人,算個球?
高中之前,歐陽旭不是不壞,是沒有平臺讓他二選一,只能隱藏內(nèi)心的小九九。如今機會就在眼前,利益和道德的較量,后者很少贏得過。
歐陽旭為了彌補名利上的巨大缺失,做出了拜高踩低的事,那熱播劇《我的前半生》里的陳俊生拋棄糟糠,娶小三進門,彌補的不也是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缺失嗎?
結婚10年,陳俊生和羅子君表面上沒有什么大變化,但內(nèi)里已經(jīng)不是一個段位了。陳俊生是年薪150萬的項目經(jīng)理,羅子君是個能把腳膜當做角膜的家庭主婦。
夫妻不同步,是心理距離擴大的第一步。凌玲外表普通,但實打實地能幫陳俊生省好多事,她做的項目文案,連賀涵都刮目相看。
此外,凌玲和陳俊生能隨時get到一個點上,凌玲又能理解男人得志后的渴求和無奈。每天對著這朵替自己扛事的解語花,除非陳俊生是柳下惠,才能做到心如止水。
心理咨詢師羅近月說:
“一個人的幸福,主要由兩部分衡量:一部分是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另一部分是在關系中的滿足。”
是的,人發(fā)達后,這種缺失感就會被放大。歐陽旭的發(fā)達,讓他急于從自我實現(xiàn)中滿足,所以他才會被富貴迷了眼,去利益最大化,彌補自己多年缺失的物質富足與心靈圓滿。
而對于陳俊生,他是個貪心的人,他既想要名利的上升,還想得到兩性關系中的情投意合。
一旦遇上凌玲這樣360度滿足他的女人,足以讓他做出拋妻棄子,奔向理想的美夢。
02
男人越來越強,會要求身邊的人越來越好
密春雷的前妻是個幼教老師,當時的密春雷頂多算個小咖。2004年,隨著中瀛企業(yè)迅猛的發(fā)展勢頭,密春雷的資產(chǎn)從5000萬狂飆到了65億。
財富的驟變,讓密春雷要強和慕強的心理越發(fā)顯現(xiàn)。自己爬到了18樓,家里的妻子還待在1樓圍著孩子家務轉,他不會說出來,但一定也想讓妻子能跟得上自己的腳步。
遇見董卿,密春雷眼前一亮,打心底覺得自己身邊該有這樣一位俏佳人。男精英的眼光確實準,密春雷離婚娶回董卿后,一年的身家直接暴漲45億,合作項目遍地。
男人對女人的要求不像女人對男人那樣掛在嘴上,但他絕對會用行動表現(xiàn)出來。密春雷如此,我鄰居張叔也如此。
張叔家境貧寒,以他當時的綜合條件,能娶上媳婦已是老天眷顧。自然,娶到的張姨談不上出眾,而且還不能生孩子,但是張叔已經(jīng)滿足了。
條件限制下,兩人也算安穩(wěn)地過了十幾年,還領養(yǎng)了一個女孩。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我們這里后,張叔幾輪選舉,當上了礦長。也就一兩年的時間,張叔的心就野了。
他和附近能干漂亮的女老板偷偷好了一年多后,就向張姨提出離婚。還振振有詞地朝張姨吼:“你拿鏡子照照,讓我怎么帶得出手?”
是不是和密春雷離婚再娶的心理異曲同工?真真應了古人那句“富易妻,貴易友”的箴言!
一位自媒體作者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原來所有人都一樣,在自己越來越強的時候,會要求身邊的人越來越好。要么一起好,要么換人。”
婚姻最是現(xiàn)實,它要求兩個人互相跟得上對方的腳步。倘若一方走得很快,另一方在龜速前進或者干脆不動,很遺憾,結局一定好不了。要不換人,要不各種鄙夷,等待機會離開。
每個人都有慕強心理,這是人的本性。只是,大多時候,男人發(fā)達后,會表現(xiàn)得更加赤裸裸而已!
03
任性的成本變低,不需要再壓抑欲望
人一旦發(fā)達,就想放縱,不愿也不想像以前一樣壓抑欲望,并且,發(fā)達后的男人,錢和權就是最好的綠燈,在他看來,自己的實力也算接得住任性。
你看宋思明,沒有那么大權力之前,他也是個五好丈夫,一心撲在事業(yè)上,對位高權重的老丈人,比自己親爹還上心。
隨著老丈人的退休,岳家能給他提供的扶持由弱到無后,他憑著自身的運籌帷幄,做到了高位,所有的一切,就都變了。
宋思明多年深藏的對年輕女人的欲念,像勾魂的蟲子一樣,撓得他渾身發(fā)癢。即使沒有海藻,還有海草,有珊瑚。宋太太那膈應的非處之身,隨處可見的青春小姑娘,總有一款能擊中宋思明的防線。
和海藻在一起后,宋思明毫無顧忌地在妻子面前暴露兩人關系,帶著和海藻在一起的香味,堂而皇之地回家。
甚至還要妻子默認海藻的存在,他像古代的男人一樣,享受著家里家外的齊人之福。
要是宋思明沒這么大的權利,老丈人還像婚前那樣可以隨時牽制他,借他10個膽,他也只會立表忠心吧?
李筱懿在《先謀生,再謀愛》一書中寫到:
“和最年輕美貌的女人在一起,男人無論二十歲還是八十歲,從動物本性上說,最愛的都是二十歲的漂亮姑娘,這不是秘密。”
香港垂垂老矣的幾位風雨人物,還有各路名導演,民國時期的那些風流才子,只要有條件,還折騰得動的他們,身邊站著的,80%是女兒輩或是孫女輩的小嬌妻。
是不是和渡邊淳一在《男人這東西》中剖析到的一樣:
“多數(shù)男人即使結了婚仍不甘心受到束縛,強烈地希望在外面自由自在地行動,與女性相比,他們的筑巢意識較為淡薄。”
是的,男人有錢就變壞,因為對女色的貪念亙古未變。年輕女子對男人來說,是巨大的誘惑,從古到今,很少有男人發(fā)達以后,能逃過這個定律。
04
梅娘說
看過一段影星陶虹的采訪,有記者問:
“有沒有信心跟徐崢相伴到老?”
她不帶猶豫地說:
“我不覺得一定要跟誰白頭偕老才是完美的結局,做最好的自己就夠了。”
我很欣賞她的淡然,看淡婚姻,是女人最大的進步。男人發(fā)達后會不會變心,任誰都無法左右,但我們的心態(tài),可以靠自己去調試。
就像有位情感博主寫的那樣:
“當一個女人拼命努力,在經(jīng)濟上和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厚度,就不會再懼怕一些來自男人的傷害。因為,在漫長的婚姻歲月中,你早已經(jīng)不再把愛當成唯一。”
作為普通如你我的大多數(shù)女人,或許一時半會做不到陶虹或者趙盼兒那樣豁達,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故事中,一點點更新自己的認知。
再不濟,能依靠的時候,就依靠,依靠不上,我們也有立得住的本事。男人和婚姻,就當作錦上添花的事好了,如此,你又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