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雯
離婚之后,很多人問我:“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結婚嗎?”
我總是笑笑,回答:“我不會后悔結婚,但如果能回到從前,我一定會結得更清醒。”
很多女人在步入婚姻時,憧憬的是美好的愛情,以為找到一個對的人,就能從此被愛、被呵護,一起走向幸福的彼岸。然而,經歷過婚姻的人都知道,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相愛那么簡單,它更像是一場現實與理想的拉扯,是兩個人在長期的相處中,如何經營、如何妥協、如何堅持自我的考驗。
今天,我就站在一個離婚女人的角度,告訴所有未婚的女人,在結婚之前,一定要明白這三個婚姻真相。
我見過太多女孩,把結婚當成一張“安全牌”。有的因為年紀到了,家人催婚,就覺得“找個差不多的人過日子”;有的因為事業發展不順,就想著“找個好男人依靠”;有的甚至覺得單身太辛苦,自己一個人扛不住,想找個男人幫忙分擔壓力。
可現實是,婚姻不是避難所,男人也不是你的救世主。如果你指望通過結婚改變人生,獲得安全感,那你很可能會失望。因為婚姻這場游戲,最終贏家永遠是那些能獨立生活的人,而不是那些需要被拯救的人。
我曾經也有過天真的想法,以為有了婚姻,我就不再孤單;以為有了老公,我就能有人依靠。可婚后才發現,真正的婚姻,是兩個成年人彼此扶持,而不是一個人拖累另一個人。你依賴他,他也有他的壓力;你希望他撐起整個家,他也需要你的支持。如果你的經濟、情緒、人生方向,全部都建立在婚姻之上,那你不僅不會變得更幸福,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不安之中。
所以,結婚前,先問自己:你有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你有沒有做好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的準備?
婚姻不是一個讓你停靠的港灣,而是一條需要你自己劃槳的船。你不能指望有人一直帶你航行,你必須有能力掌握自己的方向。
很多女人結婚前,最關心的問題是:“他愛不愛我?”
但經歷過婚姻的人都知道,愛是婚姻中最不牢靠的東西。愛可以讓兩個人走到一起,但不能保證兩個人能一直走下去。真正決定婚姻質量的,從來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匹配感”——你們的三觀是否契合,你們的生活習慣是否相容,你們在重大決定上,是否能達成共識。
曾經,我以為只要有愛,什么都能克服。但婚后我發現,當生活進入柴米油鹽,愛情的激情會被現實一點點消磨。當你和對方在消費觀念、育兒理念、家庭責任上產生矛盾時,單純的“我愛你”并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變得蒼白無力。
什么是匹配感?
所以,結婚前,一定要去看清你們的匹配度,而不是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盲目進入婚姻。
如果你們三觀不合、生活方式不同,哪怕再相愛,婚后都會痛苦不堪。相反,如果你們足夠契合,即使愛情沒有了當初的熾熱,也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攜手共度。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邊界感、沒有自我、凡事忍讓的人,那進入婚姻,你只會變成一個被消耗的角色。
婚姻需要的是兩個精神上獨立且強大的人,能在彼此的世界里保留自己的空間,而不是完全被對方吞噬。很多女人婚后,把自己的一切都圍繞著老公轉,為家庭放棄事業,為孩子犧牲夢想。可現實是,你犧牲得越多,反而越得不到尊重。
曾經,我以為“愛一個人,就是為他付出一切”。婚后,我全心全意投入家庭,可換來的不是感激,而是理所當然。家務是我的責任,帶孩子是我的本分,甚至我連生病的時候都不能好好休息,因為“這個家不能沒有我”。
后來我才明白,婚姻里的弱者,注定被剝削,只有強者,才能在婚姻里活得體面。
所以,女人真正要做的,不是期待婚姻給你安全感,而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有退路,有選擇權。
很多人會問:“你是不是不相信婚姻了?”
不是的,我依然相信婚姻,但我不再相信“婚姻是女人的歸宿”。婚姻不是童話,不是拯救,而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不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缺,不是為了依賴誰,而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完整。
所以,在你結婚之前,一定要明白:
如果你真的想結婚,那就請帶著清醒去進入,而不是盲目跟風。婚姻就像人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你能否承受它的代價。愿你能擁有一段清醒的婚姻,而不是在痛苦中才學會成長。
END
"梅娘說"長期接受讀者傾訴,
傾訴內容默認同意作為寫作素材,
歡迎把你的故事告訴我,幫你排憂解難。
傾訴直達微信:yfumin
江左梅娘 情感分析師
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
(喜歡我的文,就點個“贊”和“在看”再走吧,謝謝)
看完文章順手右下角點『贊』或『在看』,把梅娘說設為『星標』,就可以每晚準時與我們見面了~梅娘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