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的慶功宴一開,對周瑩會做生意的正面評價多了起來。周瑩之所以能成功,因為她身上比普通商人多了一些“江湖氣”。正是這份“大氣”,才讓她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所有女性,甚至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很多男性,成為了“佼佼者”。我最欣賞的是她的胸懷。
有胸懷的人,才能做大生意
周瑩在吳家東院一窮二白的時候回來了。她的目標不是維持東院的基本生活,而是要帶著大家致富。
她眼光精準,首先看到的是罌粟的高收益。于是她立刻把僅存的五十畝地全部種上了罌粟。可當她看到罌粟帶來的可怕后果后,又果斷燒了那即將成熟的五十畝罌粟。
連堅決禁煙的趙白石都說,你應該先收一季然后再搗毀的。她卻堅決地說,不,要禁就一刻也不能等。
她做棉花生意,也是敢于賭。把五十畝地和吳家東院僅存的兩千塊錢全拿出去,定下了全漢中的棉花。當棉花成熟時,她手里就握住了主動權。
她第一次做生意就能掙四千兩銀子,靠的就是有遠見的智慧。
她到上海,與沈星移決裂后,聽到克勞迪正在為生絲犯愁。她立刻說她可以幫助克勞迪解決燃眉之急。王世均提醒她,這樣做他們至少會賠8萬兩銀子。她卻說,做生意眼光要看長遠。
雖然她這么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與星移賭氣,但她確實因此順利挖走了這個大客商。經過他的引薦,她還認識了其他洋商,做起了生意。這8萬兩銀子花得是真的值。
當勞瑞歐說,他們可以談談陜西的經銷權時,周瑩笑著說,要談就談中國的經銷權。
一個女人能把生意做成這樣大,靠的可不是什么男人和吳家以前的客商,而是自己的魄力和眼光。
做生意穩扎穩打是好,可想做大很難;放手一博風險雖高,但收益很可觀。當然,做生意不能靠賭,最重要的是眼光,而眼光是建立在胸懷之上的。
有胸懷的人,才能拋開個人恩怨
有人說周瑩找胡詠梅合作,是典型的瑪麗蘇。持這樣觀點的人,明顯心胸太狹隘了。
我們客觀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周瑩的機器織布局生產洋布,首先她肯定會自己賣。但是靠自己賣那太慢了,她必須要找大客商進貨。
胡詠梅的洋布莊做的時間最久,而且生意一直很好,很多商家都從她那里拿貨。所以,作為生產商,自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生意場上無恩怨。一開始胡詠梅雖然不情愿也答應了。說明她想到了這一點。如果不是后來杜明禮的挑撥,很可能她也會因此大賺一筆。
生意場上,沉沉浮浮,如果不能拋卻個人恩怨,那肯定走不遠。
吳蔚文在世的時候,從來沒有想跟沈家決一高低,可是沈家卻一直把吳家東院當成仇敵,于是才有了軍需冤案。
后來周瑩跟沈家競爭茶葉。他們同時拉攏大客商布和,結果周瑩贏了。可是周瑩的茶葉遭沈家暗算進了水,布和無奈下只好去沈家買茶葉。
面對回頭的布和,沈家沒有想著立刻見好就收,反而是百般刁難,最后周瑩的茶葉因禍得福,發酵成了金花茯苓,立刻大賣,把沈家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話說回來,沈家刁難布和的時候,難道沒有想過明年怎么辦嗎?
有胸懷的人,放得下個人恩怨。能放下心中小九九的人,才能做成大生意。你以為那些生意場上的人今天鬧掰明天和好是傻子,其實他們才能真正活得明白的人。因為他們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有胸懷的人,才能當好老板
大家都只看到了王世均對周瑩不離不棄的默默守護。可羨慕她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換做你,你能做到嗎?
當時,王世均為了自己的母親,承認自己與周瑩有奸情,讓周瑩百口莫辯,最后被沉塘。周瑩見了前來認錯的他,什么也沒說,還讓他做自己的管家。這份胸懷,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換做一般人,就算不追究他,也會讓他能走多遠走多遠吧。可是周瑩卻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所以才有了他死心塌地的追隨。
同樣,周瑩對想殺自己的吳遇也是如此。她對吳遇說,你的父母殺死了吳聘和我的孩子,我恨他們,不恨你。你是你,如果執著于這些恩怨,永遠也無法從過去中走出來。我們應該向前看。
正是她這種胸懷,才能當好老板。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只要是可用之人,她就大膽啟用,而且用人不疑。
慶功宴上,她邀請大掌柜們的父母來吃飯,獎勵他們黃金,還出錢以他們的名義做慈善。這樣的老板,怎會不人心歸一?
老板的心不再局限于錢的多少,而是把掙錢當做事業的時候,這才能做到真正的成功。
簡言之,周瑩這老板當得好,主要還是會用人,會收買人心。
胸懷大,格局才大;格局大,才能做大事,也才能做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