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連忙道:“好辦法,我想好了,到時你不要露面,只要告訴我哪個是她,我一把抱著她扔到垃圾桶里,再蓋上蓋子,哈哈,到時有的她哭了吧。”
朱朝陽聽了他的“計謀”,仿佛眼前就出現了小婊子被人扔進垃圾桶哇哇大哭的模樣,瞬間被逗得哈哈大笑。
普普冷笑一聲:“這就夠了?最好是把她衣服脫光,把衣服扔進廁所大便堆里。”她臉上露出怨毒的表情。
朱朝陽微微吃驚地看著她,沒想到一個比他還小兩歲的小女孩,主意更毒辣,不過如果真能那樣,一定很酷……
上面這段文字,是網劇《隱秘的角落》的原版小說《壞小孩》的一個片段。
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把這部小說看了一遍。不算很長,也就18萬字左右。
看劇時,我只是覺得后背發冷。但當我讀小說時,就覺得渾身上下毛骨悚然了。放到當下,絕對是“避暑降溫”的巧招妙方!
考慮到審核等原因,網劇做出了大幅度的改變和美化。如果完全按小說拍出來的話,估計可以和美劇《無恥家庭》相提并論了。
總之一句話,小說的基調完全是陰暗的,網劇則多少能看到一些光明。
那我們來看下,網劇對比原著有哪些改編,因為內容較多,不得不分成兩篇來推送。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設方面的區別:
1、劇中的普普年齡還小,還能讓人感受到來自孩子的一絲童真。她有哮喘病史,還有個得了重病等錢救命的弟弟。
書中交待,普普原名夏月普,由于腸胃不好,經常會放屁發出“噗噗”的聲音。福利院的人都叫她普普,其實是帶個有侮辱性的綽號。
在年齡上,小說中的普普要大上好幾歲,已經是剛來初潮的少女了,還有些喜歡朱朝陽。
2、劇中的嚴良,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仗義少年,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比較有愛心,重友情,有擔當。
嚴良重視親情,疼愛父親,見到父親因為毒品的后遺癥成為半瘋狀態,崩潰到獨自流淚,甚至想過要自暴自棄。
但在小說中,他叫丁浩,普普和朱朝陽有時會叫他“耗子”。
丁浩更像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傻大個兒”,整天就知道玩游戲,膽子也小得多,遇見事兒就著急發慌……
3、網劇中的朱朝陽,雖然心思有些重,但總體上還是比較正義、善良的。
在學校里,他被全班同學所孤立、侮辱,水瓶里被扔橡皮屑、運動場上被籃球砸,同學們一看到他就竊竊私語。
在家里,他的媽媽對他進行嚴厲控制,每晚都逼他喝一杯牛奶,他根本無法反抗。他的媽媽告訴他,只要學習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但在原著小說中,他完全是一個深思熟慮、掌控全局的天才策劃家,從頭到尾都在算計他人,包括兩個小伙伴、張東升、朱永平,甚至還有警察……
盡管他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但他的腹黑表現,足以讓所有讀者都心驚膽戰。
4、劇中最大的反派,下場最慘的一個,自然是張東升了。他是一個中年的禿頂數學老師,某個少年宮的校工。他只想過著普通的生活,白天上課教書,晚上回家照顧老婆。
在峰頂,他借拍照之名把岳父岳母推下懸崖,開始了第一次的犯罪。
但隨后的嚴良、普普和朱朝陽的出現讓他的生活重新步入黑暗。幾個未成年人的幼稚想法和操作,讓張東升竟然信任了他們,還和他們交易,自己也是越陷越深,最終被就地正法。
而在小說中,張東升是個浙大數學系的高材生,在數理邏輯方面是個天才。他本來有博士深造的機會,但因為出身農村,希望早點賺錢,為家里減輕負擔。
事情變化很快,因為愛上了家境優越的大學同學徐靜,他背井離鄉去徐靜所在的城市,做了上門女婿。
結婚四年,有了外遇的徐靜,向他提出離婚。因為婚前有過財產公證,一旦離婚,他將是凈身出戶。
左思右想之后,他決定做幾件事改變這個結局。
籌劃了近一年后,他假意帶岳父母旅游,在市郊的三名山上,突然將兩人推下山崖摔死。
但是,他精心設計的、最完美的“意外事故”,卻被三個在遠處玩耍的小孩,無意中用相機的攝像功能拍了下來。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三個小孩,一個比一個壞……
5、在小說中,徐靜不是死于游泳時的意外,也沒有貧血癥,但一直在吃美容膠囊。
張東升下毒在徐靜每天都要吃的美容膠囊里,自己去山區支教,制造了不在場證據。上班途中,徐靜毒發死在寶馬車里,警方結論是猝死。張東升第二天便將尸體火化,嚴良有過懷疑,但已經查無實據。
6、小說中的周春紅,是個又矮又胖的中年婦女。她沒有與同事去賓館開房,對兒子的控制欲也沒有劇中那么強烈。
7、小說里的葉隊,是一個對女兒要求極其嚴格的人,和劇中讓女兒放松學習的好爸爸截然相反。正因為有這樣一個父親,她才會一個勁的想要爭第一,而且時不時就誣陷朱朝陽一下……
8、最重要的一個改編,是小說里沒有老陳這個退休老刑警。但有一個叫做嚴良的數學家,他是博士生導師,徐靜是她的表侄女,張東升是他的得意門生。
劇中增加了老陳這一角色,是這個故事里為數不多的光輝形象之一,照亮了壞孩子前行的道路。
當年,老陳當著嚴良的面抓捕了他的父親,一直關注著嚴良的成長,擔心他會步其父后塵。當老陳得知嚴良從福利院里跑出來后,一場救贖之路就此開始……
他就像一束陽光,在黑暗中射入了一絲光明,讓這部冷冰冰的劇,多了一絲人性的善良。
沒有人天生就是壞小孩。
絕大多數的家長的問題在于,他們總是在用自己的邏輯去和孩子溝通,想要把孩子拉到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們可不想這樣,他們拼命地掙脫束縛,成了大人們眼中的壞小孩……
2020.7.11于山西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