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在籌備婚禮,本該是愛情修成正果迎接幸福的時候,卻突然打來電話告知取消,分手了。具體原因想必有著其苦衷,她沒說,我沒問。
據統計,結婚前分手的情侶不在少數,比例占到了20%。提出分手的一方往往異常堅定,畢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要放棄的沉沒成本都非常高,其決心可見一斑。
“拿他手機玩,收到他兄弟發來的信息,原來他私底下對我的評價是'又煩又胖的老女人’。”
“她和前任糾纏不清,我不過是個替代品。”
“任性起來不管不顧,工作加班深夜回來累到睡著了,她睡不著,推醒我非要下樓吃夜宵。”
“他想要的是又乖又聽話的老婆,只管給他生娃照顧好公婆,我喜歡他,但討厭一眼望到頭的人生。”
“說不上什么原因,就是突然冷戰,誰都不想理誰,眼前的人突然變得陌生,我才發現從來沒真正了解過他。”
戀愛中有些矛盾可能早已發現,只是大家都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以為拖下去,問題會自動消失。
再過幾年就好了,結婚就好了,成熟就好了,想通就好了。
結婚不就是搭伙過日子么,和誰結不是結,現在挺好的,分了誰能保證下一任不會更壞,不想再接觸新人,重新再走一趟流程了。
結婚前是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候,也是解決它的最后期限。
不得不面對了,能接受嗎?
好像……做不到。
做不到,就用分手解決。
分手可以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
01. 婚前分手,矛盾由來已久。
結婚前的分手大多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矛盾積累的爆發,是深思熟慮后謹慎做出的艱難決定。
談戀愛的時候有些沖突是可以容后再談的,還可以假裝問題不存在。就像你感覺身體已經出現不適癥狀了,但只要拖著不去醫院做身體檢查,就能安慰自己仍然是健康的。
但結婚是deadline,所有問題都應該在婚前清算好,過了,就后果自負了。
雖說現在結婚了還能離婚,有小孩也可以當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再婚的例子也不少,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但如果可以避免,誰愿意冒著風險去趟這么一趟渾水呢?
婚前分手就像是付了定金后取消交易,明知道自己會遭到損失,但仍選擇那樣做,因為擔心再不抽身離開,會把下半輩子都搭進去。
02. 婚前風花雪月,婚后柴米油鹽。
和上面提到的情況不同,有時候并不是兩人對相處中的矛盾視而不見“茍”著過,而是真的沒發現問題。
人們談戀愛的狀態,多的是「開心就好」。所謂酒肉情侶就是在一起吃好玩好,猶如身邊多一位志同道合的玩伴,不涉及利益上的沖突,一切都好。
但婚姻不同,婚姻的本質是過日子,過的是當下,不得不計劃的是未來,柴米油鹽不夠浪漫,卻是繞不過的話題。
車子,房子,彩禮,住在哪里,是否與父母同住,不同地方的話過年回誰家,生孩子能不能夫妻商量決定,這些都可以成為原則性問題。
只要你的原則不同于我的原則,誰都不肯退讓,任何一條都足以擊穿底線,曾經的親密無間瞬間就變得不堪一擊。
奔著一家親去的兩家人,婚前考慮的還是各自家庭的利益,感情一旦進入零和博弈,談判破裂就是情理之中的結果。
結婚前分手是足以成為人生轉折點的重大決定,選擇分手的一方,必然是需要巨大勇氣的,不惜拋棄前面所有沉沒成本,可見意愿之堅定,因此往往很少后悔。
但正因為其犧牲大,影響深遠,我們還是建議慎重考慮,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后,再作出決定。
大部分情況下,婚姻雖不如人們理想中的美好,卻也沒有想象般的糟糕——本質上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組成小家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相互支持與陪伴,攜手共同見證未來的風雨與天晴。
如果你已經做好結婚的心理準備,不妨將婚前的問題看作預習演練,試著去溝通磨合,從中也能看出婚后遇到矛盾,大概率會是怎樣的一幅場景。
因此婚前讓矛盾充分暴露沒什么不好,盡管過程實在算不上愉快,但至少清楚了,你們適不適合走下去,能不能過好一輩子。
相互愿意妥協讓步,能走下去的,不要輕易結束了;互不相讓,都不愿意委屈自己放棄原則的,就果斷點,好聚好散吧。
請記住,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結束一段關系的自由和勇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