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很多人可能覺得要有愛,要有穩定的物質基礎,都對。但有了這些,還不足以保證婚姻會幸福。
大部分人對婚姻是有些誤解的,哪怕在結婚前,他們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同居生活,知曉彼此的各種習慣和壞毛病。
你準備好結婚了嗎?別急,以下幾點希望你先有所了解。
一、結婚不表示會提高你生活的幸福指數。
獨自過不好生活的人,總會有想找個人照顧的沖動,以為一切結婚就會好了。類似的想法,還有父母覺得孩子不足夠成熟,只要找個對象結婚,身份改變后,自我認同會隨之改變,變得成熟。
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即使親密如夫妻,也沒有人會愿意背負起伴侶的幸福。情到濃時許下的承諾,不過是多巴胺給大腦的惡作劇。
婚姻生活大多時候就是乏味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聽起來平凡的幸福,也只是沒經歷過婚姻的人的美好想象。
所以,如果你企圖通過結婚去把自己的幸福依托在某個人身上,還是趁早打消念頭的好。
二、孩子未必能增進夫妻感情。
有的夫妻在婚后吵架不斷,身邊朋友就會出招,說是生個小孩就好了,你們就是因為沒生小孩所以才那么多矛盾。
要是加上兩邊父母也在催著想要抱孫子,女方很容易就下定決心開始造人計劃。
結果,孩子出生后情況不僅沒有得到改善,而且矛盾變得更多了。原本只是雙方個性習慣的問題,現在還多了照顧孩子上的分歧,兩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互不相讓,都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婆媳矛盾有增無減,丈夫幫哪邊又成了新的問題,最后家變成硝煙彌漫的戰場。
無可否認,孩子出生是件喜事,給家庭帶來快樂。但不是生下來就完事的,后續照顧問題上價值觀的差異,不僅不會成為夫妻感情的潤滑劑,甚至可說是加大了離婚成本。
三、婚姻需要的除了溝通,還有忍耐。
夫妻爭吵或冷戰,旁人通常會勸說“好好溝通”,心平氣和坐下來說清楚就好了。欺騙、隱忍和激烈的情緒碰撞都會扼殺感情。
真誠地溝通固然是重要的,但很多時候,溝通并不是能解決一切矛盾的制勝法寶。一旦溝通無果,剩下的只能是某一方在矛盾上作出讓步。
換句話說,就是忍耐。
處于一段親密關系中共同生活,夫妻雙方多少都是需要有點犧牲精神的。多數人只會考慮到自己為關系付出了多少,卻對伴侶的付出視而不見。這是人性的弱點和悲哀。
如果你在婚姻中感覺多少受到了委屈,不妨想想伴侶是不是同樣在別的問題上,也作出了忍耐和妥協。這些都是你們愛對方、珍惜這段關系的表現。
忍耐并不可恥,在小問題上多點寬容,可以讓婚姻更穩定,讓我們得以擁抱關系中更多的美好。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人們對婚姻的誤解。在決心走進一段關系前,最好先繞到關系的背面看看,這些問題很現實冷酷,卻也是實實在在需要面對的,逃避不得。有矛盾再正常不過了,怎么去處理好,不要帶著超脫現實的期盼,或許能讓我們都更接近平凡的小幸福。
作者簡介
徐玲 | 喂狗(WeGo)戀愛援救聯盟情感咨詢助理,香港二級心理咨詢師。精神分析動力學方向取向。企業簽約EAP心理咨詢師。擅長夫妻關系整合、修復,夫妻溝通技巧訓練。咨詢風格:循循善誘,溫婉細膩,引導你直抵內心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