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20.07.23
龍母江上的壯族女子
給異鄉的你講溫暖的故事
吃得苦中苦
才能開路虎
文/牛柏業
今天是六一節,各種熱鬧又開始了!學校放假、免除作業、給孩子禮物、游樂活動……
孩子開心,大人也不消停,這不,網上流傳著:我們這些表面風光,內心彷徨,容顏見老,心已滄桑,似乎有才,實為江郎,比騾子累,比螞蟻忙,比雞起得早,比狗睡的晚的小盆友,怎么過六一節呢?
無論時光離去了三十年、四十年,還是五十年;無論你是歲數大,還是心眼小,都已是超齡兒童了。放縱一下自己,換上開襠褲,出來裝裝嫩吧!不要憋著了,平日里裝大人挺辛苦的……
看看,兒童節已經成為了孩子真開心,大人裝開心的節日了??傊?,快樂或者追求快樂已經成為了節日的主題。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孩子快樂嗎?
這恐怕一言難盡了。
在城市和比較發達的地區,生活、學習等條件相對優越,大部分孩子應該少有物質方面上的苦,更多的是學業方面的苦!
城市人,深諳世間的競爭之道,為了讓孩子上個好小學、考上好中學、好大學,然后找份好工作,非常重視教育,買學區房、上名校、報各種課外學習輔導班、提高班、加強班、才藝班……唯恐自己小孩差人一步。同時,學校也為教學成績、升學率,嘴上說的是素質教育,干的卻是應試教育,作業滿天飛、考試密密來,加劇了孩子和家長的焦慮。
“吃得苦中苦,才能開路虎”,要問城里的孩子苦不苦,你說呢?
喊了多年的減負,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意外”地得到落實了,學校停課,孩子們只需上午在家打開電視或者手機,照樣網上上課,而且沒有了平時堆積如山的作業和沒完沒了的考試!此情此景,令人五味雜陳!
城里的孩子苦,鄉下的孩子苦嗎?
也苦,但是另外的一種苦法——心苦。
在貧困山區,孩子們非常刻苦。一邊是父母省吃儉用、勒緊褲帶,犧牲一代人的財富與幸福,砸鍋賣鐵供孩子上學,以期貧窮不要在代際之間傳遞。另一邊是窮人的孩子早懂事,在“少不更事”的年齡就懂得珍惜讀書機會,追星趕月般地努力讀書,表現出一種令人心疼的懂事——打破貧窮命運的詛咒,為改變生活、過上好日子而讀書。
傳統文化中,兒童為艮卦,一陽初上洛坤而生,為震而化萬物,所以嬰兒靜而少動,合乎自然。艮為山,二山相重,喻靜止如山,宜止則止,宜行則行,動靜得宜,適可而止,凡事應當知進退、量力而為。
如此,我們是否讓孩子勞逸結合、苦樂相宜?
最后,引用廣西警察學院覃警官的《點絳唇·憶童年》與大家分享:
喂罷豬兒,褲子上面擦擦手。咸卜味好,喝了半鍋粥。
匆匆上學,擔心又遲到,快步走。人小影瘦,大汗滿額頭。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