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ALD) 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嗜酒)所致的肝臟損傷性疾病。
肝臟好比人體化工廠,人體的各種營養物質的轉化合成都由肝臟完成,各種各樣的毒素也要經過肝臟來排解,酒精的代謝也是在在肝臟進行的。若長期大量飲酒,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對肝細胞的毒性作用就非常大。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
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
肝硬化,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酒精性肝病,等到出現癥狀以后,如肝區疼痛、全身無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到醫院檢查后發現肝功能異常,如轉氨酶、轉肽酶升高,這已是酒精性
肝炎。
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繼續喝酒,很容易發展成為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
肝硬化。繼而還會出現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生命垂危。
那么酒精性肝病患者應注意些什么,如何通過飲食來加以調節呢?
首先,當然是戒酒。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先出現、最為常見的病變,其病變程度與飲酒(尤其是烈性白酒)總量成正比,飲酒是誘發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戒酒的療效與肝病的嚴重程度有關。早期酒精肝患者在完全戒酒2—4周后,多數可表現組織學和肝功能明顯改善,甚至可以恢復正常。
有研究者強調早期肝硬化戒酒后肝功能迅速改善的最大變化時期是發生在戒酒后6-12個月, 其后大約在平均43個月時則可能緩慢惡化,此時完全戒酒尤為重要。
戒酒對代償性和失代償性
肝硬化的5年生存率均有明顯影響。對于酒精性脂肪肝積極成功的戒酒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其次,是飲食與營養。肝病患者的飲食,應以多食素食、宜清淡,忌油膩,富營養,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禁忌生冷、甜膩、辛熱食物。
再次,是患者的精神狀態。
中醫認為肝膽之病,易于郁滯,應以疏泄條暢為佳。若疏泄不暢,精神
抑郁,則使氣機逆亂,陰陽失調,誘發或加重疾病癥狀。
而西醫認為精神狀態可以影響人的免疫系統,狀態好則免疫力強利于康復,狀態差則免疫力弱。
因此,要克服和消除惱怒、憂郁、疑慮、悲傷、恐懼等不良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樹立與疾病抗爭的信心,促進疾病的康復。
還有就是要注意休息。要做到起居有節,勞逸適量。
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掌握動靜結合的關系,急性期應采取“以靜為主,靜中有動”的原則,以休息為主,限制過多的活動。穩定期應采取“動靜結合,動靜適度”的原則,做到生活自理,適當休息。恢復期應采用“以動為主,動中有靜”的原則,活動量循序漸進,以無疲乏感為度,避免勞累過度,耗傷氣血。
最后,就是要鍛煉。平時多鍛煉身體,能夠增強體質,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在疾病過程中,應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以及體質強弱不同,選擇適當的鍛煉方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