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成員國態度各異,TPP進程緩慢
美國貿易專家估計,美國國會對TPP協定的審議投票時間最早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正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提名程序的黨內預選拉開帷幕,因此國會審議TPP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國大選選情的影響。一些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已開始公開抨擊TPP,國會是否會批準以及何時批準TPP協定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一些重量級的國會議員已對TPP協定持保留態度。管轄貿易事務的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奧林·哈奇5日發表聲明說,現在整個協定的細節還不十分清楚,他擔心TPP協定似乎未達到預期目標。哈奇表示,未來幾個月他將仔細審查整個協定,以確定這項協定是否實現了國會設置的相關談判目標。
日本政府和經濟界都對TPP協議的達成表示歡迎,首相安倍在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這對日本來說是百年大計,將給中小企業帶來大好機遇,并稱日本一直引領該談判并已獲取最好的結果。
而在野黨方面則態度各異,民主黨政策調查會長細野豪志稱“關稅下降將對農林水產業造成極大打擊”,“在有關汽車的談判中為了達成協議日本一味的讓步”,對此他表示抗議。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發表談話指出,“安倍政府以盡早談妥為最優先考量,多次向美國讓步。對此絕不能容忍”。而社民黨黨首吉田忠智則批評政府方面在農產品等領域作出太大讓步,并表示將在國會予以追究。維新黨黨首松野頼久則對協定表示歡迎,不過他也對談判過程未予公開一事批評說這是閉門密談。
加拿大外交貿易發展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加拿大參與的TPP談判于10月5日成功完成談判,達成了一份有利于加拿大經濟的自由貿易協議。
據悉,2014年,澳大利亞有三分之一的商品及服務出口(總值1090億澳元)面向TPP國家。根據協議,澳大利亞商品、服務出口及投資面臨的障礙得到顯著削減。
越南93%的企業和96%的消費者對TPP持樂觀的支持態度,并相信TPP將給越南經濟帶來利益。
圈外:小國惶恐不定,大國嗤之以鼻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表示,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與跨太平洋伙伴關系是不透明的機制,世界上的貿易規則應在世貿組織框架內制定。
印度經濟分析家、媒體專欄作者查特吉說,TPP可能給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有待觀察。TPP距離成為簽署國的法律還有很長時間,TPP能否生效還很難說。
印尼紡織協會秘書長厄諾威安表示,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生產的制造業產品大同小異,主要為紡織品、輪胎、汽車零部件和電子產品。作為TPP成員的馬來西亞和越南在與美國等TPP成員進行貿易時,將擁有關稅減讓的優惠,貿易壁壘更少,這將擠占甚至威脅印尼的市場份額。
柬埔寨制衣廠商協會秘書長表示,TPP談判的完成將會把柬埔寨制衣業置于不利境地。目前出口至美國的服裝制品占柬埔寨出口服裝總量的32%,TPP實施后,越南服裝出口至美國將享受零關稅待遇,而柬埔寨服裝出口商仍需繳納關稅,出口占比將跌至25%。這將給制衣業帶來沖擊。
巨龍上鎖?有點難!
奧巴馬在協定達成后發表聲明稱,美國不能讓中國這樣的國家制定全球貿易規則,而應由美來制定規則,以在為美國產品開拓市場的同時設置“高標準”保護勞工和環境?!都~約時報》等美國媒體也發出相似論調。既然針對中國而來,毋庸置疑,TPP必將對中國產生影響。不過,這種影響遠沒到讓中國“不淡定”的地步。
以中國的制造和貿易實力,任何國家建立任何類似TPP這樣的自貿區,都無法撼動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這是基于現有產業鏈做出的判斷,而全球經濟正在進入產業鏈重構。TPP開始運行,產業轉移就會出現,有可能形成對一部分“中國制造”的蠶食局面。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伯偉教授與南開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彭支偉撰文指出,如果TPP成員之間最終實現了農產品貿易的自由化,中國農業部門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水稻、肉類和糖;中國制造業受沖擊最大的部門依次為皮革、電子、服裝和礦產品;而服務業的增長幅度將急劇減小。
從中長期來看,TPP的影響還主要取決于我們自身的應對。但如果中國維持不變、也不加入TPP,而TPP不斷擴展,則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會不斷累積,中國與其他地區的貿易聯系被不斷替代。尤其是中國的投資環境會相對持續惡化,跨國公司的生產資本會轉向其他地區。
看中國如何應對?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對法治周末記者指出,中國仍需繼續擴大內需,將國內消費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通過深挖和拓展國內的市場,來抵消TPP在外部帶來的負面效應。
促進更高層次、更多領域的開放。中國應該盡快融入亞洲安全機制,在文化、能源、經濟金融等多領域構建更廣泛的影響力,TPP并不足以改變世界正在形成的趨勢,也不足以改變新興國家的發展勢頭。
今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經國務院授權,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至此,由提出設想,經亞投行擴圍和博鰲亞洲論壇召開的雙重催化作用,“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正逐步落實。
中國可運用加強“基層經濟學”和“布衣外交”的全新戰略思維,通過PPP 2.0為代表的務實的公私合作經貿戰術,借用美國進入并主導TPP的經驗,先用企業和資本深耕基層,自下而上,在跟當地民眾建立互信友好的基礎上,改善經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