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有四分之一的年輕人選擇不婚,而原因呈現多樣化,女性在職場受歧視、對男方經濟條件要求苛刻、社會壓力大等等。不過我們也知道,單身青年增多不僅是日本獨有的現象,而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美國,單身人口占成年人的45%,在日本為32.4%,韓國為23.9%,中國為14.6%。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個體選擇日益多元化。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7》數據顯示,中國20歲~49歲的單身人口規模已達2.4億,并且還在持續增加,主動或被動選擇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未來中國的單身人口將高達4億。
許多人自我調侃單身是因為“窮”,然而以為單身就能省錢的這個想法太“天真”了,現在“單身經濟”正在崛起,即使你是一個人也少不了要有大量的花銷。“單身經濟”最初是經濟學家麥卡錫在2001年的《經濟學人》雜志中首次提出的,起初這一概念是針對“單身女子經濟”,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概念已經囊括了一切單身人群。
隨著消費升級,單身經濟無所不在。尤其是在互聯網經濟中,單身經濟已成潮流。市場正以獨特的方式在“關愛”單身人士。點外賣經常看到單人份食物,去吃飯有單人套餐,租房買方有單人公寓,連先進的AI也有針對單身人士的產品,可以說“單身經濟”已經逐漸普及開來。
搜索美食、旅行、家居等關鍵字眼,各種關于單身衣食住行的攻略越來越多,都在迎合單身群體的消費偏好與需求。旅行平臺、外賣平臺、共享經濟、汽車等領域都受益于單身經濟,獲得了更多利益。
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和58同城二手車研究院的聯合調研數據顯示,單身人群中60.2%的受訪者已擁有第一套住房,61.6%的人已經購置一輛車,越來越多的單身族把置業需求提上了日程,認為一個人也需要一個穩定的后方以便于生活和工作。
在單身群體更多的可支配時間中,娛樂節目、游戲等方面的消費日益增加。《王者榮耀》、“吃雞”游戲的風靡、虛擬伴侶的流行、社交平臺的火爆,都能夠折射出單身經濟成為潮流的現實。雖然到2020年,我國在線婚戀市場規模將達到100億元,但更多的潛在市場在單身群體中,AI、大數據等先進科技將滲透到單身群體需要的各個領域,為單身群體更加細致深入地提供更多類型的服務。
美國社會學教授埃里克在《單身社會》中寫到:“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無可避免的社會變革,不少發達經濟體都已經進入了這一社會形態”。盡管中國傳統文化中成家才能立業,但在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的短短幾十年中,年輕一代正在用行動逐漸顛覆和動搖“必須結婚”的思想,而單身群體的龐大必然推動單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質量、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理念將由更加先進的科技來滿足。所以即使單身也要努力賺錢,不然很難享受即將到來的飛躍式發展的單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