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年01月13日 15:55:10 中財網 |
|
目錄
1、抑郁癥的流行病學與臨床表現
2、人的情緒為什么受到光的影響?
3、什么是晝夜節律(生物鐘)呢?
4、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
5、為什么“夜貓子"患抑郁癥的幾率高?
6、心理咨詢能夠治療抑郁癥嗎?
7、為什么一些藥物對特定的病人無效?
8、抑郁癥與生物鐘療法
9、抑郁癥患者如何自救?
7、為什么一些藥物對特定的病人無效?
從腦影像學上來看,抑郁障礙患者的大腦沒什么特別之處。不過一些研究顯示,在抑郁障礙患者的大腦里,負責傳輸信號的神經遞質發生了細微的異常,這些異常不止體現在神經遞質濃度,也體現在相關神經通路和結構上。目前,一些抗抑郁藥的藥理學作用,在于恢復這些系統的正常調節。
(1)抗抑郁劑臨床應用的幾個基本問題
①選什么藥:確定藥物的種類。臨床醫生推薦藥物時應系統考慮五個特征:綜合病人的臨床特征、伴隨癥狀、生理特點、軀體情況以及既往藥物治療的經驗和教訓等因素合理選用。
②用多大的劑量:確定藥物的劑量。遵循個體化、足量原則。
③用多長時間:確定療程,6周~8周足量治療,鞏固4~5個月。
④如果無效怎么辦:無效藥物的確認與更換。4周后確認,更換另類結構的藥物。疼痛!
⑤如果使用抗抑郁藥物過程中出現躁狂發作怎么辦?選用心境穩定劑。目前抑郁狀態:慎用。SSRIs:如帕羅西汀、氟西汀等,避免誘發躁狂發作的三環類抗抑郁劑。目前躁狂發作:禁用抗抑郁劑。
抗抑郁藥的選用,要考慮下列因素:既往用藥史、藥物遺傳學、藥物的藥理學特征、可能的藥物間相互作用、患者軀體狀況和耐受性、抑郁亞型、藥物的可獲得性,藥物的價格和成本問題。
(2)抑郁障礙的維持治療
抑郁障礙的復發率較高。首次發作的患者復發率50%;兩次發作的患者復發率75%;≥3次發作的患者復發率90%。
發病的年齡越大,復發次數越多,再次復發的危險性也越高。
WHO專家咨詢組建議,在首次抑郁發作治愈后應維持治療至少6個月;在第2次發作痊愈后應維持治療2~3年;而出現第3次發作時,應考慮長期服藥。
當然在臨床實踐中還應結合病人的年齡、發病次數、病情嚴重程度、有無家族史、藥物不良反應、服藥依從性及服藥是否方便等綜合考慮。
一般認為,發作時病情嚴重、伴有精神病性癥狀、有嚴重消極自殺行為言行、每次發作病程長、復發次數多、有陽性家族史的患者應適當延長維持治療的時間。
抑郁癥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疾病,即使是兩位經歷相似、癥狀相似的患者,需要的治療方案可能完全不同;同樣,一位醫生對一個抑郁癥患者是“神醫”,對另外一位病人可能就是“庸醫”。
這源于大腦的復雜——人腦內有86億個神經元,而每個神經元又有數千億個突觸,神經元通過特定的突觸與其他神經元聯系。大腦就像一個精密運作、連接無比復雜的超級儀器,挑戰著人類認知的極限。有人做了一個比喻,人腦中連接起數百億個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加起來超過10萬公里,類似于中國的高鐵網絡。假設西安站出了問題,它會使得和它發生關系的站點都出現問題,這個時候你去調節完善廣州站肯定無效。如果抗抑郁藥是針對廣州站的,對西安站就不會有效果。
.澎.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