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體的正常運行,需要很多營養元素的參與,不管哪種元素缺失,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才一直強調飲食要均衡,尤其是中老年人。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中老年人缺鉀的征兆,以及什么情況可以靠飲食調理,什么情況需要藥物治療。
1.沒有原因的疲憊
在人體缺乏鉀元素初期,可能會出現肌無力等癥狀,表現為無緣由的疲憊,無論怎樣休息,始終感覺無力。
此外,即使在夜間有充足的睡眠,且沒有過度勞累,仍然感到疲憊不堪,這種情況可能暗示著體內鉀元素的缺失。
2.肌肉無力、經常抽筋
過度勞累后出現四肢麻木、肌肉無力、不能站立行走等癥狀,可能是身體在發出缺鉀的“求救信號”。此外,經常抽筋不一定都是缺鈣所致,缺鉀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因為鉀可以幫助肌肉收縮。
3. 情緒不穩定
鉀元素對于我們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如果體內缺乏鉀元素,神經系統就容易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各種不適癥狀。輕度的神經系統紊亂,可能會讓人出現焦躁不安、消極煩躁等情緒問題。
嚴重的話,還會導致頭痛、情緒不穩定等癥狀。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中出現了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缺鉀。
4.心律失常
鉀元素對于維持人體新陳代謝、調節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以及保證神經、肌肉和心肌功能正常活動至關重要。因此,缺鉀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影響正常的心臟功能。
5.夜尿增多
缺鉀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失衡,從而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它通過重吸收和排泌尿液來維持體內的水平衡。
當缺鉀時,腎臟的重吸收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尿液排出增多,從而引起夜尿增多。此外,缺鉀還可能影響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導致排尿不受控制,也會引起夜尿增多。
1. 鉀攝入不足
老年人如果平時飲食營養攝入不均衡,特別是少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肉類等,容易導致鉀攝入不足的現象。
2. 體內鉀流失過多
老年人容易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長期大量出汗和腹瀉等情況,可能會導致體內鉀流失過多,從而出現血鉀降低。
3. 鉀分布異常
如果老年人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進入細胞內的鉀增多,或者使用大量葡萄糖和胰島素時,也容易導致低鉀。
1.一般治療
如出現低鉀血癥,需遵醫囑給予補鉀,補充水和電解質治療;如存在明顯肌無力時,需及時取仰臥位防止摔倒;如存在呼吸肌麻痹導致的呼吸困難,需及時吸氧,必要時給予插管、上呼吸機等。
2.藥物治療
低血鉀癥首先需遵醫囑給予靜脈或者口服補鉀(氯化鉀、門冬氨酸鉀鎂、枸櫞酸鉍鉀等),對于堿血癥導致的低血鉀如存在四肢抽搐可醫囑靜脈給葡10%葡萄糖酸鈣治療,存在精神因素、狂躁患者可以給予適量鎮靜劑治療(如地西泮)等。
3.食物補充
一般來說,血鉀的正常下限為3.5mmol/L。如果血鉀剛剛低于這個下限,例如在3.3-3.4mmol/L之間,你可以通過攝入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來提高血鉀水平。
然而,如果你的血鉀水平過低,例如低于3.0mmol/L,建議使用口服補鉀藥物,甚至在必要時需要靜脈補鉀。在進行任何補鉀飲食計劃之前,請務必咨詢醫生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