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李耀柱
2、管理的6只基金
3、廣發科技動力股票
4、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
5、投資邏輯
6、后市觀點
【P1 李耀柱】
提到廣發的基金經理,大家熟悉的基本上是:劉格菘(成長風)、傅友興(穩健價值風)
李耀柱:價值成長、國際投資背景
現任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兼任廣發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理學碩士,曾任廣發基金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員、國際業務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
【P2 管理的6只基金】
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330天
任職起始日期:2015-12-17
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216.67億元
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10.90%(廣發科技動力,2018-05-31至今任職2年又163天)
目前管理的6只基金中:
管理時間最長的是: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002121)
規模最大的是廣發科技動力股票(005777)
其他4只基金都是成立一年內的新基金:
廣發瑞福精選混合,2020-10-21成立的新基金
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股,2020-09-10成立
廣發高股息優享混合,2020-01-20成立
歷任基金比較多,有代表性的就是:廣發納指100(QDII-ETF)
2015-12-17 ~ 2020-02-14任職4年58天。
比如2020-09-10成立的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股票,AC規模加上一起就100億元了。基金投資股票資產占比8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 80%
主要看下廣發科技動力股票和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
【P3 廣發科技動力股票(005777)】
成 立 日:2018-05-31
基金類型:股票型
風險等級:高風險
基金規模:55.29億元(2020-09-30)
1、機構鐘情基金,成立2年以來機構持有份額比例12.57%
2、近2年收益翻倍
近期科技股受各種影響,最近3個月整體都在調整。
3、個股交易風格
個股交易風格,主要是換手率高,成立這2年以來,換手率從1倍到4倍,個股分布在平衡和價值之間,大盤和中盤之間
從持股看,A股包括科創板塊,港股均持有,雖然不是專屬滬港深基金:
2020-09-30持有港股比重增加,前十大包括美團,騰訊,小米
這7個報告期中,能連續持有7期的,也只有騰訊了,的確屬于個股交易風格。
【P4 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002121)】
成 立 日:2016-11-02
基金類型:股票型
風險等級:高風險
基金評級:上海證券三年期四星
基金規模:52.00億元(2020-09-30)
1、機構鐘情基金,成立2年以來機構持有份額比例12.57%
2、雖然是滬港深新起點,和上面廣發科技動力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港股的持股比重明顯非常高,在2020-09-30的三季報中,前十重倉股都是港股。
按照基金募集說明書:投資組合中股票市值占比不低于80%,其中投資于境內股票占比0-95%,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占比0-95%。就是可以95%全部買A股,也可以95%全部買港股。
在統計的報告期中,持有11個報告期的是騰訊,10個報告期的是友邦保險。
3、從業績看,受港股整體影響,近1年收益32.01%目前和投資A股的股票型基金遜色了。
不過考慮到機構配比高,應該是考慮不同市場配置
恒生指數18年以來,跌了12%左右,19年以來漲了3.13%,今年以來是-7.13%
【P5 投資理念】
關于投資框架
李耀柱:更加關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進行結合。
自上而下,是通過宏觀的架構去尋找出有哪些行業是具有非常大的投資機會,這個是傳統自上而下的框架。但是當前宏觀經濟是進入一個低波動的狀態,全球都是,所以單純看宏觀對行業帶來的彈性,是不足于讓我們去尋找投資機會的。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自上而下的框架,叫做以全球產業鏈視野去關注的投資機會。
以全球投資的角度去進行觀察,去尋找哪些細分行業整個產業鏈里面具有最大的價值,從這樣的角度,更容易地去尋找出一些長期有成長能力的細分行業。
自下而上的投資框架,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的投資環境,分析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競爭格局,所屬行業的的商業模式,還有它的組織管理能力,去觀察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體現在哪幾個方面。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結合起來,就可以從全球的視野去把握細分行業的機會。
從全球視野出發,港股、A股、美股三個風格不同的市場,怎么把握投資策略?
李耀柱: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最根本的是要尋找可以長期成長的公司。長期成長的公司的共性是一樣的。如果撇開A股的風格切換,行業輪動,以長期的視角去看待一個上市公司的成長路徑。只要上市公司可以持續給股東創造價值,這些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就是非常大的,不管它在哪里上市,他最后給股東創造價值,這個事實是確定的。我們去進行投資的過程中,就更容易地把其他的一些干擾因素給剔除。
有哪些投資心得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李耀柱:最近幾年更大的感受是,要以一個更長期的思維去看待公司。現在資本市場里面,優質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我們不能夠輕易地去賣出優質的公司,特別是對于一些優秀的企業家,我們要以更加長期的思維去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把整個企業成長起來。
成長股的理念?
李耀柱: 我自己是一位價值成長類的基金經理,我更加愿意去選擇市場中增長確定性比較強、市場認可度比較高的白馬股進行投資。
從行業的分布情況看,我更加愿意去選擇科技、消費、醫藥這三個領域去進行長期的投資和研究。
【P6 后市觀點】
互聯網科技、消費電子、新能源等仍是行業景氣較高的細分方向,也是我們重點配置的方向。本報告期內,本
基金增加了高端制造、消費電子、面板等行業的配置。
提示:投資有風險,文中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僅作為文章說明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花花無缺的世界:
創作方向:基金投資分析;單只基金及基金持倉股分析,基金經理分析,投資感悟和理財配置。
如果您認為花花的文章能給您帶來參考價值,那不妨動動小手,點下“在看”唄, “贊”也行呀!本文目錄
1、李耀柱
2、管理的6只基金
3、廣發科技動力股票
4、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
5、投資邏輯
6、后市觀點
【P1 李耀柱】
提到廣發的基金經理,大家熟悉的基本上是:劉格菘(成長風)、傅友興(穩健價值風)
李耀柱:價值成長、國際投資背景
現任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兼任廣發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理學碩士,曾任廣發基金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員、國際業務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助理
【P2 管理的6只基金】
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330天
任職起始日期:2015-12-17
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216.67億元
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110.90%(廣發科技動力,2018-05-31至今任職2年又163天)
目前管理的6只基金中:
管理時間最長的是: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002121)
規模最大的是廣發科技動力股票(005777)
其他4只基金都是成立一年內的新基金:
廣發瑞福精選混合,2020-10-21成立的新基金
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股,2020-09-10成立
廣發高股息優享混合,2020-01-20成立
歷任基金比較多,有代表性的就是:廣發納指100(QDII-ETF)
2015-12-17 ~ 2020-02-14任職4年58天。
比如2020-09-10成立的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股票,AC規模加上一起就100億元了。基金投資股票資產占比80%-95%,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 80%
主要看下廣發科技動力股票和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
【P3 廣發科技動力股票(005777)】
成 立 日:2018-05-31
基金類型:股票型
風險等級:高風險
基金規模:55.29億元(2020-09-30)
1、機構鐘情基金,成立2年以來機構持有份額比例12.57%
2、近2年收益翻倍
近期科技股受各種影響,最近3個月整體都在調整。
3、個股交易風格
個股交易風格,主要是換手率高,成立這2年以來,換手率從1倍到4倍,個股分布在平衡和價值之間,大盤和中盤之間
從持股看,A股包括科創板塊,港股均持有,雖然不是專屬滬港深基金:
2020-09-30持有港股比重增加,前十大包括美團,騰訊,小米
這7個報告期中,能連續持有7期的,也只有騰訊了,的確屬于個股交易風格。
【P4 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股票A(002121)】
成 立 日:2016-11-02
基金類型:股票型
風險等級:高風險
基金評級:上海證券三年期四星
基金規模:52.00億元(2020-09-30)
1、機構鐘情基金,成立2年以來機構持有份額比例12.57%
2、雖然是滬港深新起點,和上面廣發科技動力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港股的持股比重明顯非常高,在2020-09-30的三季報中,前十重倉股都是港股。
按照基金募集說明書:投資組合中股票市值占比不低于80%,其中投資于境內股票占比0-95%,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占比0-95%。就是可以95%全部買A股,也可以95%全部買港股。
在統計的報告期中,持有11個報告期的是騰訊,10個報告期的是友邦保險。
3、從業績看,受港股整體影響,近1年收益32.01%目前和投資A股的股票型基金遜色了。
不過考慮到機構配比高,應該是考慮不同市場配置
恒生指數18年以來,跌了12%左右,19年以來漲了3.13%,今年以來是-7.13%
【P5 投資理念】
關于投資框架
李耀柱:更加關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進行結合。
自上而下,是通過宏觀的架構去尋找出有哪些行業是具有非常大的投資機會,這個是傳統自上而下的框架。但是當前宏觀經濟是進入一個低波動的狀態,全球都是,所以單純看宏觀對行業帶來的彈性,是不足于讓我們去尋找投資機會的。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自上而下的框架,叫做以全球產業鏈視野去關注的投資機會。
以全球投資的角度去進行觀察,去尋找哪些細分行業整個產業鏈里面具有最大的價值,從這樣的角度,更容易地去尋找出一些長期有成長能力的細分行業。
自下而上的投資框架,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的投資環境,分析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競爭格局,所屬行業的的商業模式,還有它的組織管理能力,去觀察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體現在哪幾個方面。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結合起來,就可以從全球的視野去把握細分行業的機會。
從全球視野出發,港股、A股、美股三個風格不同的市場,怎么把握投資策略?
李耀柱: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最根本的是要尋找可以長期成長的公司。長期成長的公司的共性是一樣的。如果撇開A股的風格切換,行業輪動,以長期的視角去看待一個上市公司的成長路徑。只要上市公司可以持續給股東創造價值,這些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就是非常大的,不管它在哪里上市,他最后給股東創造價值,這個事實是確定的。我們去進行投資的過程中,就更容易地把其他的一些干擾因素給剔除。
有哪些投資心得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
李耀柱:最近幾年更大的感受是,要以一個更長期的思維去看待公司。現在資本市場里面,優質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我們不能夠輕易地去賣出優質的公司,特別是對于一些優秀的企業家,我們要以更加長期的思維去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把整個企業成長起來。
成長股的理念?
李耀柱: 我自己是一位價值成長類的基金經理,我更加愿意去選擇市場中增長確定性比較強、市場認可度比較高的白馬股進行投資。
從行業的分布情況看,我更加愿意去選擇科技、消費、醫藥這三個領域去進行長期的投資和研究。
【P6 后市觀點】
互聯網科技、消費電子、新能源等仍是行業景氣較高的細分方向,也是我們重點配置的方向。本報告期內,本
基金增加了高端制造、消費電子、面板等行業的配置。
提示:投資有風險,文中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僅作為文章說明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