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傅正明推薦
故鄉,是用來思念的
文/蔡召欽
作者簡介:蔡召欽,常用筆名風中千紙鶴。黃石市陽新縣人。熱愛文字喜歡涂鴉。短文學簽約作者,廣東青工作協會員,陽新縣作協會員。有個人文集《母親的味道》,詩集《聽雨》。
從生活多年的城市退出來,我知道我已被拋棄。那個幾乎成了生命中第二故鄉的城市,我買不起一房一瓦,扎不下根,只有生我養我的故鄉永遠張開著它溫暖的懷抱!
父親曾用過的鋤頭、犁和刀散落在墻角,銹跡斑斑,缺了角的鋤頭,卷了刃的刀,鈍了口的犁!離開土地,離開了父親的手,它們再也沒了生命,沒有那錚亮的歲月。我看到了那田那地,那曾總是長滿莊稼的肥沃的良田和那黑黑的土地,到處荒草在茂盛在張揚在喧囂!
我們的父輩們在這片土地耕耘了一輩子,操勞了一生,省吃儉用,努力著想讓我們遠走高飛!農民的兒子又有多少人能打破這宿命?改革開放,終于能讓我們有了詩和遠方!
這是片多么深情的土地,養育著那青山碧水,滋潤著我童年和少年的夢!這是塊多么仁慈寬厚的土地,永遠擁抱我們祖輩父輩貧窮而卑微的尸骨!而這又是一塊怎樣質樸純潔的土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樹就能長上云端。那高飛的葉總忘不了對根的思念,秋風驟起的時候,一片一片落下土地,化著根的泥土。
我們這一輩人都將年過半百,可有多少人能留守這片土地?是的,這片土地能長出花長出果,卻永遠也長不出我們想要的生活和希望。我的一生注定是飄泊的。農民的兒子卻不會待弄土地,分不出二十四節氣,這是一種悲哀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打工更能養家糊口,能使我的家人過得更好一點!
背井離鄉,別妻離子!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城市里掙扎,漂浮。每一年我們用曲指可數的日子回到這里,找一點心靈的慰籍,安撫一下孤寂的傷口!在一步一回頭里揮手告別,舍不得離開卻不得不離去!把淚別在心里,把笑容開在臉上,揮一揮手,輕輕地說聲:走了!
我是故鄉放飛的一紙風箏!
我是故鄉流出一條河流!
故鄉,有我的家,我的至愛,我的親人,我的靈魂我生命的全部!可是,我卻無法為它停留!異域他鄉,我為它們流血流汗,耗盡最美的時光和年華!只有故鄉那山那水那人總是在為我靜靜守候!我終究會為它停留,那將會是我老得走不動的時候。落葉歸根高過蒼穹也低過大地!
明天,明天我將又海角天涯,鄉愁是漂泊里永遠的痛!在我的生命里,故鄉,一直是用來告別,用來思念的!
? 動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