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回復“書單”
送走了二月,我們迎來了全新的三月,三月,意味著春天即將到來,二月我們一起學習了生活藝術,提升了自己對幸福的感知力,并實踐在生活中。
三月,不僅是一個春暖花開的訊號,孩子們也進校學習,而我們這個月的專注力主題閱讀,恰恰就是父母們正需要的,它來得剛剛好。
這一周,果媽開啟了本月的第一本書《孩子受益一生的專注力訓練》,它是一本非常適合中國家長的專注力書籍。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一些訓練方法,它以哈佛“優(yōu)勢循環(huán)”五步法理論為基礎,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孩子不專注的表現、根源,告訴我們不專注的孩子其實暗藏天賦,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孩子,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從根源上解決孩子上課不專心、做作業(yè)拖沓馬虎等問題,科學解鎖學習力、思維力、觀察力、記憶力,讓孩子坐得下來、學得進去。
那么,關于這本書,大家有什么感悟寫在了書寫記錄中呢?
今天的第20期書寫記錄,就讓我們一起暢游在大家的文字中去感受吧!
01
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其實暗藏天賦
來自葉兒青青的書寫記錄:
第一眼看到這個標題,我的心頭突然一顫——《專注力不夠的孩子暗藏著天賦》,原來同樣的事物,居然有作者能看到閃光的東西,書中又給了幾個例子……
其實,我們給“優(yōu)秀的孩子”設置了太多相同的定義,于是,一旦孩子與標準不同,我們就會焦慮。
像上個主題中提到的,養(yǎng)孩子就像種蔬菜,每個蔬菜都有不同的生長時節(jié),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培養(yǎng),靜等花開。
回到文章中的兩個例子,游泳健將菲利普斯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們的父母用愛耐心的引導,耐心的幫他們找到了適合他們發(fā)展的路。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進步的第一步。用心呵護培養(yǎng),用愛養(yǎng)育,靜等花開,慢慢踐行……
來自李琳的書寫記錄:
因為自己一直知道專注力的重要性,所以家里的哥哥和弟弟從小是比較注重這方面的培養(yǎng)。
哥哥現在9歲,對感興趣的事情有耐心,也懂得分擔照顧弟弟的責任,現在比較大的問題呢,就是拖拉的毛病,但其實反過來看看,這又何嘗不是自己的壞習慣呢,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這段時間和他一起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每天晚上復檢當日的完成情況,讓每一天都有進步和成就感。
弟弟,現在馬上三歲,記憶力強,反應敏感,做事有條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脾氣比較大,一旦有不如意,就會摔東西、扔東西。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比較有主見,現在做的就是遇到事情,有不同爭議的時候,平心靜氣的和他去做討論和講道理,我也希望他是一個有個性、有主見的孩子。
來自小童的書寫記錄:
聽完今早的講書心里舒服很多,我兒子專注力不好那不是問題少年啊!還有可能是天才,回家好好對待我家的那個天才。
我的孩子性格特別好,有擔當,好動活潑,就是上課不注意聽講,不愛寫作業(yè)。
這個假期里我們雞飛狗跳的,雖然我堅信我是愛他的,但是當他面對作業(yè)畏難的樣子我又不知所措了,我覺得無助,我罵過他,打過他,之后也后悔的不行,之前正面管教里學習又都忘了,尋求方法幫助孩子。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也是3月第一天,愿所有的美好如期而至!加油!
來自靜靜的書寫記錄:
新的學期開學前,能聽到果媽講述的專注力訓練,讓我的心瞬間平穩(wěn)了下來,因為我家寶貝跟果果一樣,馬上進入二年級下學期了,不過在家休息的這段時間,孩子學習不專心、不認真,理解能力差,讓我很擔心孩子開學了,他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嗎?
我就是屬于焦慮型的媽媽,因為覺得自己不優(yōu)秀,做什么事情都覺得做不好,所以我非常害怕我的孩子跟我一樣,做什么都沒信心,可是越害怕越來什么,孩子現在表現的就是對學習沒信心,可是作為父母,我還狐假虎威的嚇唬他,讓他好好學,要不然后果很嚴重。
聽完這節(jié)課,我覺得應該換個想法了,新的學期開始,我應該把以前的焦慮都放下,從零開始,慢慢陪伴孩子。因為我家小伙子跟果媽講的一樣,他是個愛運動,又容易分心的孩子,沒準他也暗藏著什么天賦。
我以前不書寫,覺得自己不會,可是今天有點時間了,覺得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心里真的很舒服,感謝果媽給我們一個抒發(fā)自己情感的地方。
來自Zora的書寫記錄:
去年的時候,我在一家培訓機構上班,然后很多家長就會問,說自己家的孩子專注力不行,要怎么去提高,希望通過在機構的學習能夠給他提高他們的專注力。
從那之后,我也就開始研究專注于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從各個方面來看,專注力影響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比如家庭環(huán)境、孩子的性格、孩子接觸的東西是否真的感興趣,因為精力、時間,一直也沒有機會深挖。
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看了這本書的第一章我想到了我女兒,她喜歡跑來跑去,又特別喜歡跳舞,曾經因為年齡小不能報名跳舞哭過,也喜歡體能課,報名了這兩個課后,作為父母的我們,自然的也就聽到了一些關于她專注力不行的話。
有一段時間我就特別焦慮,為什么我的孩子也會專注力不好了呢?
但是隊友卻沒有我那么焦慮。我也非常感謝他的不焦慮,因為他的不焦慮,所以讓我能夠平靜下來,對待孩子不會那么著急。
最了解孩子的是孩子的父母。在教練說過她專注力不行的那些話的一兩個月后,舞蹈老師跟我說:“你女兒進步很大,雖然上課會有一點點小走神,這是符合她年齡段的,但是喊了她的名字之后,她還是回來繼續(xù)跳的。”聽到舞蹈老師的話,我既驚訝,又高興又反思。
后來我跟隊友說:“其實,她沒有專注力不行,她可以自己搭積木搭二三十分鐘,可以自己玩過家家玩二三十分鐘,一起看書的時候也可以看很久,也喜歡大發(fā)現、迷宮類的書。而在體能課上,她喜歡直接去做,不喜歡聽教練講一些枯燥的動作要領,我們大人也會在聽枯燥知識的時候走神啊,但如果她一個動作做的不對,她愿意一遍一遍改正,一遍遍重復,即使再累她都堅持了下來。
體能課跟教練半年的磨合下來,她的體能提高了,教練也非常了解她,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她的注意力抓回來,教練雖然有時候會嚴厲,但她還很喜歡這兩個教練,同時讓她接觸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授課方法對她以后都是有幫助的。”
這些話也是對自己的寬慰,我曾經還想過,以后短跑比賽可能會適合她。
其實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機構、老師的話雖不無道理但也不一定全對,孩子在不斷發(fā)展,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特點,優(yōu)缺點也會變化,要辯證看,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
正如書中說的:“父母改變教育觀念,掌握教育技能,用愛心與耐心全力開發(fā)孩子的潛能,把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最大化,將缺點最小化,也許,道路有些曲折,時間有些漫長,但這么做很值得。”
來自瓶中時光的書寫記錄: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聽了第一課后,讓我深深有這樣的感受。孩子的專注力是困擾我好久的梗,每一次接到老師的私信,我都會把原本已經撕下來的標簽又重重的貼上去。感覺彷徨無助的時候,我甚至選擇了求助于老師,可是效果不盡人意。
“解鈴乃需系鈴人”,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就必須先成為那樣的人,而非一味強調孩子先成為我希望的那樣子,真的很不現實。
接下來,我會繼續(xù)關注音頻,反復學習,把孩子的標簽狠狠撕下來,讓暗藏天賦有所作為……
02
孩子分心的根本原因
來自菲常有愛的書寫記錄:
生理的一些功能在成年后才穩(wěn)定,就導致孩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我們養(yǎng)育路上的明明知道卻做不到是一個道理。
很多外界人事物能刺激孩子的情緒,跌宕起伏的時候無法專心當下事情進展,不是他們不想,是不受控制,情緒走不完沒辦法。
這點特別有同感,兒子是個情緒管理能力稍差的小家伙,同時也是個分心的小學生。分心導致被老師批評,批評導致情緒不穩(wěn)定,不穩(wěn)定導致更加無法專心。
昨天兒子回來和我說:“媽媽我覺得語文老師很壞,偏心,光訓我一個人。”
我:“嗯,被老師批評挺不舒服的吧,能和我聊聊嗎?”
兒子:“就是他一直叫王博藝,王博藝這個,那個,煩死了。”
我:“嗯,一直被提醒確實讓人挺煩惱的,能和我說說具體什么事嗎?”
兒子:“就是我寫的快,寫完了他就說:你寫的什么,這么丑,重寫。”
我:“嗯,寶貝,你需要幫助嗎?還是只需要傾聽。”
兒子:“我需要幫助吧。”
我:“好的,是否你寫的快,寫完之后在那玩了呢?恰好語文老師是要求質量第一、速度后邊的老師,所以他就覺得沒達到標準。”
兒子:“嗯,媽媽,我可不可以用詭計騙語文老師,我寫完了我就假裝還在那寫。”
我:“哈哈哈,我記得你們上課有課本還有練習本,你可以課本寫完了,在練習本上再練習一個,和你書法練字一樣好看的,再就是你觀察下每科老師的要求不同,有的要快,有的要好,有的要對,你觀察看看,對應老師的要求去做可能會好些。”
我自己覺得接住孩子的情緒了,也沒有說教。
但其實結束談話之后,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開學第一天這樣反饋回來,著實是擔心的,雖然知道并不會像孩子說的那樣只針對他一人,但也確實會想象得到老師的那些尖銳語言。
起初的念頭里還閃過想去和老師溝通,或者鏈接關系之類的,后來想通了,覺得還是要在自己身上和孩子身上下功夫。
也許關系很重要,但能做好自己更重要,我也想讓孩子懂得,我們不要過多的在求認同,關注上用精力,我們多放在事情的進展推動上。
鼓勵自己用發(fā)展動態(tài)眼光看自己看孩子,關注亮點,孩子至少除了傾訴的這段時間,其他時候都是很輕松愉悅的,至少孩子是信任我的,和我說這些心里話。
來自碩碩的書寫記錄:
今天果媽講到,尹建莉老師的指導的那個例子,在我們班也有發(fā)生。的確是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其實究其背后的原因,大部分都源于家庭教育。
我們班這個孩子也是這個樣子的:
上學期基本上都沒怎么上課,來到學校兩眼暗淡,然后就是不想上學,甚至跟同學打架。
其實孩子真的是不想那么做,只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他說做完這件事以后,尤其是跟同學吵架、頂撞老師過后也很后悔。可就是不知道怎樣去表達,后來跟家長溝通,讓父母進行學習,調整夫妻關系。
等家庭關系好了以后,這學期孩子來了,這兩天表現的還是不錯的。
最起碼知道自己是一名學生,應該怎樣做好一名學生;這個孩子我還在繼續(xù)觀察中。
我是這么想,無論孩子遇到多大挫折,只要家庭中愛的力量足夠,孩子就能夠戰(zhàn)勝外界的任何困難。
03
怎么說,不專心的孩子才會聽
來自涵媽的書寫記錄:
怎么說孩子才能聽?
1、做孩子的同盟軍,而不是他的敵人。感受他,同理他;
2、用正向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共同解決問題,多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鼓勵他;
3、善用情景引導孩子;
4、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其中的小故事,記得之前有聽過,有這樣一位媽媽引領孩子成長,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我感覺這真的很考驗媽媽的心境,再次聽到,希望自己也有一雙發(fā)現的眼睛和積極面對的正向思維,從小事做起,刻意練習起來,做孩子的同盟軍,做孩子的伙伴!
來自航子的書寫記錄:
學到一個工具,很多時候都是想解決問題,但是不知道具體怎么做。
說來也巧,兒子4歲,昨天幼兒園帶回的反饋溝通表寫上了一句話“月亮上課不專心,不回答老師問題”。說真的看到這句話,我不知道怎么處理,也只是詢問了什么課什么問題,不專心在想什么?但是沒有責備,只是想了解,我也深知不能貼標簽。
兒子也沒說清楚,孩子還小,這不專心也是正常的。
今天聽下來,獲益匪淺,也學到了方式方法,印象最深就是第2個故事,很感動,很佩服媽媽的良苦用心,一直鼓勵,一直正向引導。方法3之巧用情境,媽媽這招很巧妙,沒有講道理,一起思考,逐步引導,孩子自己體會總結。
來自錢瑾的書寫記錄:
今天上班路上聽到第二個故事的時候我流下了淚,因為我覺得那個媽媽真的好偉大,永遠都保持著正向的態(tài)度去鼓勵孩子。
再看看自己,很多時候看到孩子學不會的時候,我內心的焦急不免就在話語中傳遞給了孩子,無疑會打壓孩子對自己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
每次事后自己也很后悔,覺得自己應該更平和和耐心一點。
所以今天這個故事特別觸動我,我要學習做一個欣賞孩子的媽媽,每個孩子總會有閃光點。
來自瑋的書寫記錄:
怎么說孩子才會聽,和孩子成為同盟軍。以優(yōu)勢取向作為切入點,稱贊孩子有一個了不起的大腦。這就是所謂的自己人效應!
我們中國式的傳統(tǒng)理念就是不怕孩子過分謙虛,就怕孩子稍有驕傲!
所以我們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只會說孩子的缺點,很少說孩子的優(yōu)點,怕說了優(yōu)點孩子會驕傲自滿,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我們應該實話實說,全面向孩子傳遞相關信息。既說缺點,也說優(yōu)點,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書寫人生,每周三與你在此相約。
我們也只是從眾多小伙伴的書寫記錄中摘取了一部分,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朋友看到書寫背后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同樣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在這里開啟書寫之旅。
你可以在聆聽任何一本書時,隨心地進行書寫。
還可以評論、點贊,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看見。
關于書寫功能更詳細的介紹可點擊查看:媽媽們《陪一顆心長大》,我要帶著一顆純粹的心講書陪伴媽媽成長
來吧,加入果媽閱讀,用書寫記錄你的人生,用閱讀聯(lián)結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