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夢想一路向陽
文/熊向陽
晨曦里的菊花此時開的正好,露珠還在。一簇簇白色的,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潑辣野性。它們 恣意妄為,妝顏襲墨。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獨愛菊,愛的是一份閑情逸志,是一種情懷。我愛菊,是因這季節的更替,是生命在歲月神偷里的怒放,陽光晴好的清晨,光線穿過我的指縫,美妙的那么自然而然。
自然的一切吸引著我,徜徉天地山川,游歷古跡遺存。心神便穿越了時空,不曾活在那個舊世紀,卻聽到金戈鐵馬的嘶吼,聽到編鐘古韻的律動。在秋風的繾綣里,踩著節拍同文壇大咖們探討詩文的魅力。心沐陽光,滿身暖洋洋的,仿佛喝了一碗神奇的湯。
我喜歡在紙墨書香間任思緒隨筆尖流淌,隨意自由,慢慢行香。書寫清新淡雅,婉婷柔情,讓腳步跟上靈魂。以文字的力量引導夢想,以陽光的心態書寫夢想。
起舞山水間,尋根故鄉情。故鄉彌漫著芬芳馥郁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一切顯得那么熱情洋溢,生機盎然。誰不熱愛自己的故鄉?!哪個不留戀故土?!對于我來說,那是農耕文明的璀璨之星,是勝過愛自已的依戀。王莊的一草一木一年四季生長在心上,初春,花兒浪漫,惠風和暢;盛夏,麥浪飄香,綠樹成蔭;深秋,層林盡染,橙黃橘綠;隆冬,銀裝素裹,炊煙裊裊。為什么我的眼中常滿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我把柔情陽光傾進王莊系列散文里,一溝一塘一舞臺,一磚一瓦一青苔。茅屋溪水有韻,朝露晚霞有情。鄉音溫馨舒適,俗話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文化根脈傳承是方向,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財富。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我也曾在家鄉的土地上,耕耘過歲月。我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我寫的大多是歲月的陳酒,是故鄉人的醇厚,還有人世間的暖……心若向陽,無畏傷悲。你若向陽,自帶光芒。在喧囂的時代里,大多數人的浮躁不安,迷失方向。極力地尋求心靈詩意的慢節奏,文化有什么用?以文感化心靈,除此別無意義。
生活總是平淡的,淡的驚人,淡的令人心驚肉跳!一個城里人到鄉下小住,周圍近鄰甚至整村人都會認得他,而一個鄉下人在城市生活多久,也沒有幾個認識的,甚至是對門鄰居,樓上樓下,真真體會了人情的冷酷和相互利用。朋友開導我說,這是社會的進步。一想也是,咱是城市的客人,來了走了,不留痕跡,咱的根還是在農村,靈魂還是在故土。
生活何曾放過誰?在歲月中行走,誰都不那么容易,在草廬文學研修班享譽文壇的女性作家張天敏老師說,文學是一面鏡子,心中有陽光,人性表達才會至善至美。心中有真情,才能影響或改變一些人的內心,寫作避免同質化,避免千篇一律。用溫暖的文字書寫對生活的深情,總會相遇美好。
生命豐盈,萬物有靈。以動物性散文享譽文壇的作家祖克慰老師,指導我認真觀察生活,無論寫景,抒情還是記人敘事,寫自己熟悉的,投入真實情感,才能讓文字羽化為翅膀,飛向遠方。
在寫作中享受自由的幸福時,那些短暫的時光卻像思念一樣漫長唯美。一次次的家鄉印象,一次次的感悟綴成記憶留存。深知自己筆底乏力,寫不出什么絕妙生花的文章。很難期望一些過于崇高的理想得以實現,只能做一些切實的事。以自己的真誠和文學的良心,書寫陽光,謳歌家鄉。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心之所向,花開芬芳。唯一驅動我前行的是文字的力量。
1
漢淯文苑平臺成員:
(所有成員姓名均按音序排列)
顧 問:陳興山 葛磊 韓瑞平
梁棟康 徐曉華 趙紅俊
主 編:汪蕾
副 主 編:谷 潔 吳改娜
岳 峰 張彥偉
執行主編:畢丹丹 羅 華
田 平 趙新菊
文字審核:范 瑩 張天艷
平臺設計:陳 波 金光曉 李照峰
策劃推廣:白煥青 丁建忠
宋偉青 薛軍生
特約編委:陳少杰 董藝偉 高榮麗
韓建偉 喬鳴華 何子林 黃曉鵬
賈文超 馬曉明 孟顯梅 孫東岳
秦麗月 王育潮 張海霞 張景娟
趙新恒
責 編:杜朋毅 韓麗麗 胡金麗
黃山松 姜 鴻 焦玉霞 馬景新
李 偉 林 海 劉振漢 齊川紅
魏俊朝 溫含靜 吳書進 閆玉枝
趙匯宇 張衛波 鄭長春 朱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