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所率義軍節節勝利,攻克山西太原后,兵分兩路,直取大明京都而來。
此時,盡管崇禎帝殫精竭慮,但已無力回天,明朝滅亡之日一天天逼近。無奈之下,他折返后宮,來見周皇后最后一面。
帝后相見不禁抱頭痛哭,崇禎痛苦地對她說:“如今大勢已去,一切無法挽回,你身為一國之母,絕不能受辱,還是速速自盡吧。”
周皇后聽罷,不禁雙膝跪倒,以淚洗面道:“臣妾服侍陛下十八年,可陛下從不肯聽妾一句勸,以致有今日之禍,妾以身殉國,死而無憾。”說完,撫了幾位皇子一番,轉身進屋毅然自縊身亡。
大明最后一位皇后周氏,祖籍蘇州,后徙居大興(北京),父周奎于前門大街看相算卦為生。
天啟六年,朝廷為15歲的信王朱由檢(崇禎)挑選王妃,經層層篩選,最終剩下三位淑女,周氏便在其列。
當時決策的熹宗張皇后并未看好周氏,原因是周氏雖然長得美麗端莊,皮膚潔白如玉,卻身材瘦小,體質嬌弱。
但萬歷神宗的劉昭妃時為太后,性情忠厚嚴謹,卻唯獨在三位參選的淑女中看上了周氏,她對張皇后說:“周氏雖然弱小,但以后會長大的。”于是,周氏被冊立為信王妃。
周氏年少時,便以美貌與柔婉名聞鄉里,深得家人喜愛,奉為掌上明珠。一天,文人陳仁錫偶爾見到她,不由向周奎驚嘆說:“您的女兒可是一位貴人啊!”
周奎當下便讓女兒拜陳仁錫為師,向他學習《資治通鑒》等經史書籍,因此,周氏知書達理,頗通文墨。
信王朱由檢也極好讀書,府中遍布書籍,他經常書寫文章,遍示群臣,傳出后,士子們爭先傳閱。
周氏過府,夫妻興趣相投,書生風度的信王自然對才貌無雙的周氏是寵愛無比,視為紅顏知己。
朱由檢即位后,改元崇禎,封周氏為皇后,不久,他又寵上田弘遇之女田貴妃,田貴妃來自揚州,美色堪比周皇后,其纖秀妍麗、多才多藝又超過周氏,故二人相較,崇禎更喜歡田妃。
皇后與貴妃均來自南方,一時榮寵后宮,無人能及,所穿服飾也帶動后宮俱著南服,其她妃嬪一個個爭奇斗艷,后宮每天風光無限。
周皇后果然沒有辜負當年劉太后的青睞,入主中宮,便以單薄瘦弱的身軀扛起治理六宮重任。她氣度威嚴,更顯儀態萬千,且出身寒門,生性儉樸,要求裁減宮中不必要用度,節省一切開支。
崇禎即位之初,便遭遇內憂外患不絕,周皇后勸他寬以待人,善待臣工百姓,減免賦稅以安定人心,然后團結一致對外。
可嘆如此一番正論,卻被剛愎自用的崇禎視為婦人之言,他覺得百姓揭竿而起便是辜負朝廷,因此一味派將四處圍剿,然士兵征戰,就會造成國庫緊張,周皇后關心國家社稷,時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及后宮省下的銀兩貼補軍費,這令崇禎皇帝大為感激。
自古以來,內宮爭風吃醋也是常事,周皇后深愛崇禎,自然不能免俗。她的最大“對手”便是那位擅長撒嬌賣俏的田貴妃,二人爭寵,經常明爭暗斗,互不相讓。
一次,宮中過年,早上天氣寒冷,妃嬪們照例要給皇后賀歲,田貴妃去見周皇后,輦車停下后,便跪在廡下等候接見,而周皇后卻故意在室內化妝打扮,好久才扭捏著走出,受了田貴妃拜賀,禮畢,周皇后是一言不發,轉身自去,等到袁貴妃等人來時,周皇后卻熱情接待,又是拉手又是沏茶,相見甚歡。
因寵而驕的田貴妃覺得受到莫大侮辱,從此恨透了周皇后,可地位低人一等,又無可奈何,便常在崇禎帝面前哭訴委屈。
一天,皇后與田貴妃在崇禎面前因瑣事爭吵,崇禎一怒之下,竟推倒周皇后,背手與田貴妃離去。
周皇后傷心欲絕,伏地悲泣不止,回宮后干脆絕食抗議。崇禎得知消息不禁十分后悔,便親自過府贈她一件貂裘,算是謝罪,帝后二人這才和好如初。
不久,田貴妃也因一件小事觸怒崇禎,遭斥責發落到啟祥宮反省三月。這天,周皇后陪崇禎在永和門賞花,皇后見崇禎興致盎然,不禁想到受冷落的田貴妃,心下一時不忍,便勸說崇禎召她回來,三人同游。
崇禎見皇后深識大體,心中最近恰也惦記著田貴妃,于是派人速速去請,三人見面后,田貴妃感皇后之恩,落淚答謝,二人盡釋前嫌,帝后妃此后一直和睦相處。
田貴妃為崇禎生了四位皇子,可憐其中三個相繼夭折,正因如此,田貴妃終因悲傷過度,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香消玉殞,先行病逝,年僅32歲。
崇禎帝共有十三個子女,不幸夭折的有四個兒子和四個女兒,臨到大明滅亡時,崇禎身邊還剩下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老大獻愍太子朱慈烺(16歲,生母為周皇后)、定哀王朱慈炯(13歲,生母為周皇后)、永悼王朱慈炤(13歲,生母為田貴妃)以及長平公主(16歲,生母為周皇后)和昭仁公主(6歲,母不詳)。
崇禎臨死頭一天,命人將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位皇子分別送到周皇后父親周奎,田貴妃之父田弘遇家中避難。
但城破后,三位皇子竟都被獻給了李自成,李自成為拉攏人心,封朱慈烺為宋王,朱慈炯、朱慈炤二人為公爵。
不久,李自成赴山海關決戰吳三桂,帶著三位皇子一同出征,大順軍一敗涂地后,三位皇子均不知所蹤,但民間卻留下他們不少傳聞,均無定論,尤其清軍入關后,借朱三太子名義反清復明的流言直令康熙頭疼不已。
相比之下,崇禎兩個女兒的命運可就悲催了,城破當日,崇禎挺劍來到壽寧宮,對長平公主含淚道:“你為何要生在帝王家?”
言罷,以袖掩面,揮劍砍向自己的寶貝女兒,長平公主當即暈厥過去,后在武俠小說中被塑造成武功蓋世的獨臂神尼,實際,她于五天后蘇醒,后來進入清廷,請求出家不許,按照婚約,被順治許給了周世顯(崇禎生前為她選定的駙馬)為妻,可憐她思念親人,又見復國無望,漸漸抑郁而終,年僅18歲,死時腹中尚有五個月身孕。
崇禎砍倒長平公主,接著便揮劍斬殺了年僅六歲的小女兒昭仁公主。不難理解,崇禎送兒子出去避難,是希望日后朱家或有復國機會,而斬殺公主則是捍衛大明帝國最后一絲皇家尊嚴。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