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智商接近妖怪的人,比如,鬼谷子,孔子,劉伯溫等,但要說道智商最高的一個人,要就非諸葛亮莫屬了。諸葛亮一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諸葛亮更是被譽為三國第一謀士。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的天下,但劉備兩個人都得到了,還是勢力最小的一個。
鳳雛龐統意外死亡不說,諸葛亮可是跟著劉備了一輩子。但為何沒有幫劉備一統天下呢?諸葛亮雖然有大智慧,并且他的很多事跡我們都知道,如;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等神跡,但這些都是杜撰出來的,諸葛亮的確很厲害,但還沒有到那種地步。
諸葛亮為何一直都不能統一三國,還是要從他制定的隆中對分析。先占領荊州,作為發展根據地,然后在攻取西川,最后兵分兩路攻打曹操和孫權。這個計劃是很美好的,但是當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毀了這個計劃。
諸葛亮最大的失策就是等天下穩定,他應該在兵力最強盛的時期去攻打曹操和孫權。到了后期,蜀國本來武將就少,人口也少。五虎上將一一死去,后期人口跟不上,并且戰線太長,兵力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荊州必會被東吳孫權偷襲,其結果還是一樣,
當時隆中對的策略主要是針對曹操,在諸葛亮和司馬懿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孫權偷襲了荊州,讓諸葛亮這個完美無缺的計劃出現了缺口。當時應該,占領荊州以后火速攻打孫權。
從《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論,可以看出他諸葛亮最終失敗的根源,在《三國志》中這樣寫道:“諸葛為相國,開誠布公,撫恤百姓,賞罰分明,刑政峻竣而無怨者,識治之良才,可與管仲蕭何相比,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意義很清楚,說的就是諸葛亮善于管理,未雨綢繆,但不擅長帶兵打仗。劉禪繼位的時候,蜀國就沒人能打了,逼得諸葛亮親自帶兵打仗。但七次北伐都失敗了,就是最好的證明,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謀士,但卻不是完美的,他還是輸給了司馬懿。
總結來看諸葛亮是個頂尖的政治家、戰略家,但不是一個戰術家。所以,劉備既得到了臥龍 ,也得到了鳳雛,但是一個早死,一個只是戰略家,手下良將又不多,自然就沒有與曹操抗衡的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