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華夏子孫龐大,姓氏是是人們的一個標志性的社會屬性,所以中國人的姓氏也多種多樣,甚至千奇百怪。宋朝時皇帝就差人專門統計了姓氏,于是就有了以“趙錢孫李”為首的百家姓。當然按照如今的人口數量,“趙錢孫李”的格局已不復存在。李、王、張、劉、陳、楊是全國前六大姓氏,并且人口數量均在千萬級別以上。然而極有兩端,有些罕見姓氏的人口甚至比“大熊貓”還要稀少,堪稱百家姓中的“活化石”。
曾熱播的《羋月傳》讓大家了解到了一個新字——羋。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也介紹了一些與冷僻姓氏結合的有趣名字,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有“敬業?!薄ⅰ爸Ц秾殹钡取O挛囊榻B的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姓氏——難姓。
大家都知道“難”字讀“nang”,第四聲,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字用在姓氏中一定要讀“ning”,第四聲。
這個姓氏來源于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姓氏,1997年的時候考古學家曾在河南境內發現多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錄的是當時的一位鮮卑族官員,名叫“難樓”。“難”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稱,恰巧當時的人崇拜鳥類圖騰,所以就以“難”做姓,后來族人大多遷移到朝鮮地區,留在中國地區的很少,所以現在“難”姓成了中國的瀕危姓氏。
另外,因為“難”這個字本身就有不佳的含義,也使得姓“難”姓的人紛紛改姓。這樣而來,因為避諱、避禍等原因,難氏一脈越來越少。
小姓易遭淘汰也是“難”姓瀕危的原因之一。中國姓氏3000余個,常見姓氏300余個,據統計,大姓的人口共計可達11億左右,約占全國總人數的87%,毫無疑問,是中國的主體姓氏。剩下的近2700個姓氏都是小姓,“人口蛋糕”就那么大,如此多小姓來分,自然不夠分,一些小姓就自然而然地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成為曇花一現?,F如今,難姓一族集聚在河南四座小山村內,被韓國認定為先祖一脈。
雖然在人們的固有觀念中,經常有大姓、小姓之分,但每一個姓氏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不應該以人口的多少來衡量,越是稀少的姓氏我們反而越是應該得到保護。
參考文獻:《百家姓考略》、《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