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了無數次戰爭和和平的交替,也經歷了不少朝代的變遷,并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局面。戰爭,永遠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有可能昨日的贏家,今日便因為什么原因而落敗,成為他人案板上的魚肉,下場凄慘,比如金國便面臨過這樣的變化。
宋徽宗宣和七年八月,金國的國力強大了起來,于是便有了野心,他們以張覺事變為理由,派金太祖次子完顏宗望和金朝國相長子完顏宗翰開始攻打宋朝,并獲得了多次的勝利,直到宋朝退讓才結束了戰斗。到了靖康元年的時候,金兵再一次南下,并且成功包圍北宋首都汴京。不過,這一次的進攻,他們沒有獲得勝利。
到了靖康元年閏十一月的時候,因為郭京作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與諸將破城,俘宋徽宗、欽宗二帝。靖康二年二月,北宋滅亡,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趙宋皇室成員被金兵擄去男為奴女為娼,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也是宋朝歷史上的恥辱。
然而,風水輪流轉,一百多年之后,金國失去了往日的輝煌,而南宋朝廷也因此而開始了自己的報復之旅,其手段之狠毒,與當年的“靖康之恥”有過之而無不及。
金國是個適合于侵略進攻,但是不適合于發展的國家。當他們建立金國之后,害怕蒙古人的侵略,于是對蒙古人采取了血腥的減丁政策,見男子就殺,為后面的亡國埋下了隱患。
當金國到了衛紹王的時候,實力大減,而蒙古則因為成吉思汗的帶領而崛起,并利用“野狐嶺之戰”成功復仇。到了至寧元年,胡沙虎發動了政變,殺死了金帝完顏永濟,擁立完顏珣稱帝,史稱“金宣宗”。而后,金國便走向了屢戰屢敗的道路。
有趣的是,在蒙古人手段栽了跟頭之后,金國君王不積極尋找盟友,反而認為南宋是軟弱可欺的,于是開始進攻南宋,企圖從南宋的手中獲得一定的領土。
非常不幸的是,此時的南宋是強于當時的北宋的,因此南宋大將孟珙率軍輕松擊敗了金軍,并且乘勝追擊,與蒙古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引發了"蔡州之戰",金哀帝也因為城破而自縊身亡。國破之后,宋蒙聯軍在金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得當時居住在漢地的女真人從700萬減少到了10萬,幾乎到達了滅族的地步。
顯然的,此時宋蒙聯軍,是非常殘忍的,也是為人們所不齒的。但是由于歷史的緣故,他們對于金國可謂是恨之入骨,因此倒也有些許的緣由。
只能夠說,金國過去埋下的仇恨種子,終究還是發芽了。而這個道理也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與人為善終究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至少可以保證,在你困難的時候,沒有太多人落井下石亦或者是趁火打劫。
《金史》卷十八 ? 本紀第十八
《宋史》卷四十一 ? 本紀第四十一
《元史》卷二 ? 本紀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