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世界無煙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其實是專門為明天的兒童節設立的——
世界無煙日原本被定在4月7日,但從實施的第二年開始(1989年),改成了5月31日。
因為第二天是六一兒童節。
但這仍沒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
每年,全世界有6.5萬兒童死于二手煙引起的病。
在中國,超過一半的兒童每天都要受到二手煙的危害。
也就是說,每兩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在被動天天吸煙。
也就有了無奈的孩子家長,在勸說無用后被逼上手對吸煙者“武力解決”。
受害者不只是孩子。小視還看到了一條令人膽寒的熱搜——
#因丈夫吸煙夫妻倆人同患癌#。
妻子體檢時發現自己患上了肺癌,但她自己并不抽煙。
醫生發現,原來她長期遭受丈夫的二手煙、三手煙影響而患癌。
二手煙我們都知道危害。但這次醫生談到的新概念“三手煙”,尤為致命——
它是抽完煙附著在衣服、墻壁等表面的煙草煙殘留物。很持久,甚至幾個星期都去不掉。
也就是說,家里一旦有人抽了根煙,即便保持開窗通風,也趕不走殘留物。
一人吸煙,全家倒霉。
有男主人吸煙,母女倆先后患肺癌,連基因突變的位點都一模一樣。
事實擺在面前,但還有人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有人甚至勸自己別吸煙的家人說:“你們免費抽我的二手煙還不好嗎?”
小視今天就來詳細說一說,這篇文章強烈歡迎轉發給你身邊抽煙的朋友。
你習以為常的東西 正在偷走你的命
這是一位老煙民的肺,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黑點。
右邊那片就像被炙烤燒焦了,通體烏黑。
左邊這片些微能見到白色,但能看到連肺底部邊緣,也沒逃過被侵蝕的命運。
那它原本長什么樣呢?
圖源:@協和醫生DO先生
長下面這樣,干凈、純白。
雖然這是一位二十多歲不吸煙女性的肺。
但在老煙民沒抽煙之前,他的肺一定和這位姑娘的肺一般雪白。
圖源:@協和醫生DO先生
從雪白到烏黑,只有一根煙的距離。
全球2/3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煙所致。
全球每年有800萬人,就是這樣死于煙草的——
其中,有700多萬人是直接使用煙草。有大約120萬人不抽煙,全部死于二手煙。
也就是說,10個死于煙草的人里,就有1個不抽煙的人,是在給其他9個抽煙的人“陪葬”。
他們可能是你的領導,不在自己家吸煙,怕孩子受傷害,但辦公室里你被迫成了受害者;
他們可能是你的家人,在屋里、飯桌上隨時抽,抽完煙還直接去抱孩子,你和孩子就成了受害者;
他們可能是你合租的室友,排隊做核酸時的鄰居,大街上走在你前面的陌生人……
你甚至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就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吸煙者超過3億人,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數超100萬,因二手煙暴露導致的死亡人數超10萬。
但煙民總覺得,這些數據與自己無關,自己永遠是幸運的那個。
像博主@協和醫生DO先生,每次跟家人朋友聊到吸煙危害時,對方的反應一樣——
“我認識的誰誰抽了一輩子煙,現在身體一點問題沒有。”
用特例反駁一個大概率事件,很多朋友可能也在勸別人別抽煙的時候,同樣被反駁過。
圖源:@協和醫生DO先生
但他們應該知道,二手煙可以引起成人嚴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肺癌。
他們應該知道,在煙草煙霧中約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250種已知有害,至少69種已知可致癌。
他們應該知道,二手煙會增加嬰兒猝死的風險,可導致孕婦妊娠并發癥和低出生體重。
但他們卻選擇不知道,甚至假裝不知道。
在家人因為自己抽煙得病后,他們還要去醫院樓梯間偷偷抽,繼續不自知地危害其他人。
你喉嚨痛,你討厭煙味,甚至要為他們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你無計可施。
二手煙,就是慢性謀殺。
抽煙上癮 心肺都由毒支配
所以,每當有青少年偶像被曝光抽煙,大家的意見會非常大。
就像當時王源抽煙,一下子十幾億的話題瀏覽量,一連上了十幾個熱搜。
丁真抽煙,網上更是各種評論不斷。
因為我們萬分擔心,下一代會染上抽煙的惡習。
中國青少年吸煙率為6.9%,嘗試吸煙率為19.9%。
也就是說,10個孩子里,有2個想學抽煙。
明明小時候大家都不喜歡煙味,覺得自己未來也不會成為抽煙的大人。
但影視劇里,點燃一根煙,看上去又致命又酷。
圖源:頭文字D
同齡人叼上一根煙,看起來的確更像大人,更成熟。
一來二去,大家都抽,自己也就抽起來了。
數據顯示,青少年染上煙癮后,80%的人成年后會繼續抽煙且難以戒斷。
吸煙的不只有是男性,很多女性也在抽煙。
陷在煙癮里的女性,因為抽煙,不孕的可能性高出2.7倍。如果夫妻都抽煙,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煙的夫婦要高5.3倍。
此外,月經不調、孕期流產、影響子女智力和發育、減少乳汁分泌,更易患中風、癌癥(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艾滋病……
這些,都是抽煙上癮會給身體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傷害。很多老煙民都發現,自己一旦開始抽煙,就很難截斷。
其實,這是因為你中了尼古丁的毒癮。沒錯,香煙里的尼古丁,是毒品。
b站up主@歌白說Geslook 是個有10年煙齡的人,他專門做了個視頻,來說明戒煙有多難——
尼古丁是上癮非常快的毒品,它的另一個特點是代謝非常快,1個小時就能代謝掉75%。
這就使得你無法長時間沉浸在抽煙的快樂中,抽完很快就會覺得心靈空虛。
此刻,你的身上出現了毒品的戒斷反應。
如果想讓自己長時間保持這種興奮,你會持續抽煙,同時你對尼古丁的需求量也在慢慢變得越來越大。
這時即便你意識到自己的吸煙頻次提高了,想要嘗試戒煙時。就像他說的那句:
尼古丁的癮好戒,但是心癮難戒。
所以我們抽煙,到底在抽什么?
我們以為獲得了心靈上的慰藉,讓自己能在繁雜的事務中,抽身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抓緊轉瞬即逝的愉悅時光。
事實上,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人體想要真正放松休息,理應是要舒適的、放空的,讓思維和呼吸頻率慢下來的。
但尼古丁反而讓我們變得更興奮。在獲得了尼古丁的“加持”后,我們以為是抽煙起了作用。
這一波效果過去,很快我們的精神又陷入頹唐。
于是只能一根又一根,一次又一次。少了煙,就打不起精神。
所以,抽煙上癮、無法戒斷,很多人為此花了不少錢。
有網友算了這筆賬,一周一包煙,每包20元,30年要花3萬多,加上治療肺癌的錢,一共要花費10幾萬。
疫情下,封控在家很多人就想來一口。癮背后,隨之就是極大的利益驅動。
所以才有了上海救護車偷運煙的事情,塞滿整個車廂,一共850條。
煙,能比人命重?
不要點起自己有限的生命
既然煙草有害,就有人想出了別的法子——抽電子煙。
一樣有那種吞云吐霧的感覺,還能在不少禁止吸煙的場所放肆抽,甚至有人將它當成是戒煙的代替方法。
電子煙,真的就無害了嗎?
要知道,電子煙里同樣含有尼古丁。
前面小視已經說了,尼古丁高度成癮,還會損害正在發育的兒童大腦。
事實證明,使用電子煙的兒童和青少年在長大后,吸煙的幾率至少增長一倍。
而且,使用電子煙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肺病的風險。
在紀錄片《地平線》里,實驗發現每吸一口電子煙,都是在損害自己的氣道細胞。
同時,還會讓氣道炎癥比之前高4倍。一直吸,傷害就一直持續。
圖源:b站《地平線》下同
因為在不少禁止吸煙的場所中,電子煙被當作“平替”。
不知不覺,煙民反而會吸入更多的電子煙。
而電子煙同樣是一種損害物,會對健康的肺造成影響。
好在,只要停止使用,就會恢復正常。
不只是電子煙,普通香煙同樣如此。
只要停下來,就會迅速好轉。
研究表明,無論用何種方式戒煙,只要你開始,短短4個月就能很快提升健康水平。
而戒煙10年后,肺癌風險可降至吸煙者的一半左右。
所以,還等什么?
不要猶豫,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以及現在。
圖源:丁香醫生
戒煙,越早越好。
現在、此刻,就是戒煙最好的時間。
點個「在看」,讓更多人了解到抽煙的危害,讓他們給自己一次恢復健康的機會。
本文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