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特殊的祝福推送
寫的是工作室的小伙伴們
和屏幕前的你們都很喜歡的那個人:
今天剛滿80歲的宮崎駿
我們從他迄今為止漫長的29220天中
回溯并截取了這樣一些
有趣或是總被人忽略的時刻
希望你能在從現在到過去的時間里
發現他的“另一面”——
我就是個正在撿垃圾的隱退老爺爺
耄耋之年的宮崎駿,有每天清晨都在自家周圍撿垃圾、做環保的習慣。
2020年11月初,有雜志記者“采訪”了正在撿垃圾的宮崎駿。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動畫《鬼滅之刃》的票房即將超越《千與千尋》”時,他說:“……我就是個正在撿垃圾的隱退老爺爺……這種事情無所謂了,畢竟世界總是在通貨膨脹嘛。哎呀我不撿垃圾可不行了……”
同年的10月,因為疫情而休館的吉卜力美術館內的咖啡廳換了新菜單,邀請了宮崎駿來試吃。他捧著一杯藍色的冷飲,愛不釋口。
工作人員順嘴提了一句關于店招的事情,他居然直接要來了紙和筆開始設計,還分享了自己工作圍裙上可愛的“小心機”。
我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
2018年4月5日,與宮崎駿相伴半個世紀的摯友、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勛去世。在故去老友的告別儀式上,他在數度哽咽后,念出悼文:
“阿樸一直相信自己會活到95歲,現在阿樸走了,我覺得自己也時日無多了。”
上了年紀后的宮崎駿,手開始逐漸拿不穩筆,只能用筆芯非常軟的5B鉛筆來作畫。
眼疾、身體僵硬、腱鞘炎等病痛纏身,讓宮崎駿需要每天做操來舒展筋骨緩解疼痛。
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宮崎駿嘗試制作了自己的首部純CG動畫短片《毛毛蟲波羅》。
2017年,宮崎駿通過工作室正式宣布:“宮崎駿撤銷四年前的隱退宣言,開始新長篇動畫制作。”這是他第七次宣布復出,“與其無所事事等待死亡,不如在工作中死去。”
“吉卜力工作室不使用核電制作電影”
宮崎駿曾出資3億日元,計劃打造一個名為“風回家的森林”的兒童樂園,希望孩子們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學習和玩耍。
宮崎駿長年反核,曾在在工作室的外墻懸掛“吉卜力工作室不使用核電制作電影”。
2011年,在遭遇3.11大地震時,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員決定停止工作3天,只有宮崎駿站起來強硬地反對:
“我們不能更改上映日期,我們一定要在那之前全力完成,即使再困難,我們都必須堅持下去!
我們不應該離開制作場地,那里是我們制作電影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創造奇跡,不論有多少次余震,都要堅持繼續畫下去!”
“100分的導演,0分的家人”
據說吉卜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只有宮崎駿一個人可以達到一個星期畫300張場景設計手稿的效率。幾乎每天都要加班的他,在最忙的時候,一天要畫12個鐘頭。
多年來的“缺席”,讓宮崎駿和兒子之間的相處變得不太自然。去看望朋友的時候遇到了兒子,結果自己就先逃走了。
在評價同為動畫導演的兒子宮崎吾朗時,宮崎駿一直念叨的是:“他沒有才華”“放棄算了”。
當兒子的首部動畫正式上映遭受評論家惡評時,他給兒子的短信里卻寫道:“很真誠,很棒。”
宮崎駿的妻子是比他年長3歲的同事太田朱美。作為前輩的朱美,曾參與制作過啟發了宮崎駿的動畫《白蛇傳》。二兒子出生后,在丈夫的要求下朱美從動畫界引退——在未來,世上雖有宮崎駿,卻少了一個名叫太田朱美的優秀動畫人。
太田朱美后來出版的育兒繪本
早年在制作動畫《風之谷》的時候,宮崎駿體弱多病的母親突然去世。在他之后的多部作品中,許多女性角色里都藏著媽媽的影子。
《天空之城》中的海盜杜娜,有著宮崎駿母親的影子
《龍貓》中媽媽的擁抱、《懸崖上的金魚姬》中坐在輪椅上的辰婆婆在最后奇跡般地站起來給宗介的擁抱,又何嘗不是宮崎駿渴望的母親般溫暖的擁抱呢?
“七退七出”的不了之人
2013年,宮崎駿召開了鄭重的發布會,第七次宣布自己即將引退:“屬于我的動畫時代已經結束了,以后再也不制作長篇動畫了。”
在拍攝動畫《起風了》的時候,一個長度只有4秒鐘的鏡頭,因為宮崎駿的堅持和“挑剔”,耗費了1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千與千尋》中無臉男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官方沒有公布這個角色的配音演員,不少人猜測可能是宮崎駿本人或者是制作人鈴木敏夫。
《天空之城》、《龍貓》和《風之谷》分別在1989年和1992年在中國上映。因為時代等因素,當時并未在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
1986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票房失利,宮崎駿表示自己從來沒這么想退休過。這也是他第一次宣布退休。
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宮崎駿和高畑勛共同創辦了吉卜力工作室(Ghibli)。工作室名字來自二戰時意大利的一款偵察飛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
在制作電影動畫《風之谷》時,宮崎駿一人擔任了導演、腳本、分鏡表等工作。
在所謂的成功之前……
1979年上映的《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是宮崎駿首次導演的動畫長片。雖然口碑良好,但票房卻慘敗,讓宮崎駿遭遇了三年無工作可接的空窗期。
1974年,高畑勛和宮崎駿合作的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因大受好評而引發了一場名著改編動畫的潮流。
受這股潮流的影響,一部改編自《愛的教育》名為《校園小子》的動畫誕生了。40多年后,這部動畫經過重新的剪輯、配音以及解構和詮釋,成為了2020年刷屏B站的視頻。
1972年,和高畑勛一起跳槽到蟲Production動畫的宮崎駿,參與編劇了動畫《熊貓家族》。這部動畫里的熊貓形象像極了未來會治愈無數大人小孩的“龍貓”。
激進的“刺頭”青年宮崎駿雖然才華橫溢,卻幾乎無人敢委以重任,直到在參與制作動畫《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時,被前輩高畑勛的提攜。
后來的吉卜力“三巨頭”
進入動畫行業的宮崎駿,擔任了東映動畫的工會書記長。作為標準的左翼青年、工運積極分子,他一直是和東家對著干的“刺頭”。
夢,這樣開始了……
大學期間的宮崎駿,開始嘗試創作漫畫并向出版社投稿。他畫漫畫時的常用筆名有:秋津三朗、照樹務、宮崎YASUMIGACHI駿、妄想駿、宮崎妄想。
《風之谷》漫畫
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學習的宮崎駿,加入了“兒童文學研究會”社團。于是在他未來的創作中,有許多作品的靈感都來源于童話或是兒童文學作品。
1958年,正在讀高三的宮崎駿,因為觀看了剛上映的動畫電影《白蛇傳》,開始對動畫產生了興趣。
受愛好讀書的母親的影響,年幼的宮崎駿也喜愛閱讀喜歡讀書。身體不好、不擅長運動的他,也對漫畫和飛機特別感興趣。
3歲的宮崎駿,頭要比一般的孩子大很多,只能買特大號的帽子戴。因此收獲了一個外號叫“南瓜”。
1941年1月5日,東京都文京區經營飛機工廠的宮崎家,誕生了第二個兒子,取名為“駿”。戰爭時期回響于天際的飛機轟鳴聲,也許曾反復出現在嬰孩時期的他最初關于飛翔的夢中。
宮崎駿和媽媽
?? ?? ??
藝術大師?動畫巨匠?
反戰和環保主義者?追夢“少年”?
不稱職的父親和丈夫?
稱號和評價可以有成千上萬種
但這樣的“宮崎駿”只有一個
八十年的歲月太過漫長
寥寥幾千字也裝不下漫長時間
抖落下的記憶塵埃
唯有借著這特殊的一天
祝這個偉大又可愛的老爺爺
???? 80歲生日快樂 ????
請一定一定要長命百歲啊~
一個互動
你最喜歡宮老爺子的哪部作品呢?
監制:鳥醬 撰文:橘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