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摧毀一個普通人有多簡單嗎?
用一張嘴造謠就可以了。
《成人記》中有這么一句臺詞:
「謠言是成本最低的兇器,它只需要一個念頭和一個舌頭。」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而它更可怕的地方在于,造謠者僅憑一張圖片,一個轉發,就信口雌黃,然后在每一個好事者的手中傳來傳去,造成惡劣的影響。
到最后不僅需要受害者自證清白,造謠者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我是什么都沒做也什么都沒錯,可為什么所有的一切后果卻要我一個人承擔呢?」
吳女士微博
這是28歲杭州姑娘吳女士在經歷被造謠之后最想得到答案的一個疑問。
她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只不過是去快遞點拿了一次快遞,平靜美好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微博@杭州日報
原因在于她被偷拍了。
快遞點隔壁小賣部的老板郎佳濤將她在快遞點等快遞的一幕偷拍了下來。
隨后,將這段9秒鐘的視頻轉發到了超過200人的群里。
沒有人制止就罷了。
還有好事者何佳凱,假裝自己是視頻中女孩的身份,和郎佳濤(假裝快遞小哥)互加了好友。
隨后,倆人一唱一和,捏造出了一則「已婚少婦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的故事。
經捏造的聊天記錄
在這個故事中,吳女士被描繪成獨自在家帶孩子的“小富婆”,并且兩次主動勾引快遞小哥偷情。
當真惡臭撲鼻。
隨后,他們將這編造的聊天記錄打包發到幾百人的群聊之中。
“已婚”、“出軌”、“勾引”、“偷情”,哪一個詞都足以引起一群小人的意淫狂歡。
緊接著,第三個惡意傳播和造謠者陶曉飛出現了。
他將視頻連帶所有編造的聊天記錄又一起打包發到更大的群里。
就這樣,謠言像病毒一樣迅速傳遍全網。
而吳女士直到一個月后,看到朋友發給她的視頻和八卦,才知道自己成為了網上的「偷情少婦」。
看到的一瞬間,她整個人懵了,大腦一片空白。
她剛剛來到杭州4個月,實在想不通到底誰跟她有仇,要如此害她。
隨后,她便報了警。
事件真相大白。
在警方的查證下,網上流傳的視頻被證實是郎某趁吳女士在小區快遞站點取快遞時通過手機攝錄。
造謠者被依法行政拘留了9天。
可謠言仍在繼續,網絡暴力仍然沒有停止。
微博@沸點視頻
同事、朋友對吳女士議論紛紛,公司將她勸退,甚至海外網友都發信息來辱罵她。
找新工作,一直被拒絕,至今仍然未找到工作。
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到處奔波。
精神上備受打擊的她,也不敢出門,最終被醫院確認為「抑郁狀態」。
而始作俑者呢,他們認為自己只是“開個玩笑,鬧著玩的。”
微博@紅星新聞
事后,要求他們錄制視頻公開道歉,還嫌棄“太丟人!”
并且還反咬一口,稱吳女士獅子大開口索賠12萬。
吳女士回應
他們的生活甚至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微博@NoAge-Jessie
但他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鬧著玩”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多么大的傷害。
微博@NoAge-Jessie
可以想象的到,這件事對吳女士有多么大的影響。有時候毀掉一個人真的很簡單,一句話就夠了。
一句謠言,可以將人毀滅到什么程度呢?
「摧毀」人的信念,「謀殺」人的生命。
在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搜索》里,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因為被查出癌癥,心灰意冷,在回家的公交車上精神恍惚,沒有給老人讓座。
《搜索》
周圍的乘客,都認為葉藍秋是故意不肯讓座,眼神里滿是指責和嘲諷。
面對一車都在指責她的人,她賭氣地拍拍自己的大腿說,「要坐坐這兒。」
《搜索》
沒想到這一幕被一位實習記者拍了下來,媒體惡意放大了此事。
于是,輿論沸騰了,網友們開始對她進行人肉搜索,將她所有的信息曝光,并惡意造謠,給她安上了小三的罪名。
《搜索》
一瞬間,她成了眾矢之的。
絕癥的折磨,不堪入目的人身攻擊,終于壓垮了她,她心如死灰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在葉藍秋死后,真相才得以大白,只是這一切對于葉藍秋都沒有了意義。
同樣的,豆瓣上評分高達9.1的電影《狩獵》,亦告訴我們什么叫做人言可畏、眾口鑠金。
主角盧卡斯是一家托兒所的老師,為人善良,深受居民和孩子的喜愛。
他對朋友家不受關注的女兒卡拉很關照,卡拉也很喜歡他,甚至還會親吻他。
當然盧卡斯告訴她,這樣做是不對的,接吻是爸爸媽媽之間才會有的行為。
《狩獵》
于是,卡拉撒了謊,說盧卡斯性侵了自己。
《狩獵》
從此,盧卡斯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他成了性侵女童的罪犯,丟了工作,被毒打,愛犬也被殘忍殺害。
《狩獵》
沒有人愿意聽盧卡斯一次又一次的辯解。
后來,法律還給了盧卡斯清白,卡拉也說出了真相,但是盲目的“正義者們”,并不關心真正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們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狩獵》
讓人深感絕望的是,一年之后,看似已經恢復平靜生活的盧卡斯依然生活在“正義”的審判之下。
那最后一槍,似乎也在告訴我們:
明槍易躲,流言難防,謠言之下,我們每個人都無處可藏。
正如錢鐘書在《圍城》里所言: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
還記得之前,震驚全國的重慶公交墜江事件嗎?
失事的客車在撞上一輛轎車后墜江,于是,事故發生之后,就開始謠傳是轎車女司機的逆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還有今年9月份的“羅冠軍事件”,哪一個不是被造謠誹謗的受害者?
《三年A班》
他們什么都沒有做錯,就因為一段視頻,一張圖片,一篇文章,一個捏造的謠言,就被辱罵和羞辱。
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將成為被造謠的主角呢?
就像吳女士一樣,如果那一天站在那里的不是她,而是你或者我,那么我們就有可能成為下一秒被社死的對象。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被人造過謠?或者被人編造故事或者捏造所謂的黑歷史的經歷?
在學校因為成績好,被同學孤立污蔑,惡意造謠誹謗。
在公司因為長得漂亮,被造謠是走后門進來的。
因為去酒吧,被人造謠私生活混亂。
……
有太多人受到過無端的詆毀和造謠。
他們用精巧的語言去編造一個又一個「事實」。
等到真相出現,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受害人怎么樣,他們更不會去關心。
有時候,我們想要辯解,卻也無從辯解。
《讓子彈飛》的六子,被人污蔑「吃了兩碗粉,卻只給一碗錢」。
無奈之下,只能切腹挖粉,自證清白。
《讓子彈飛》
只不過到最后,看客們并不在乎六子是否清白,他們只是圖個消遣,看個戲罷了。
《烏合之眾》一書中提到:
「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我們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實上,我們的絕大多數日常行為,都是一些我們自己根本無法了解的隱蔽動機的結果。」
所以,永遠不要去跟風傳謠,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千萬別做那個造謠者。
「碎片化時代,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就是真相。」
《奔跑吧》
我們隨口說的或者轉發的一句謠言,經過無數人的傳播后,都有可能會害死一個人。
即使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只不過是附和了一下而已,實際上你已經成了幫兇。
《奔跑吧》
當傷害已經發生的時候,我們也要勇敢的保護自己,勇敢站起來用法律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
永遠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故意傷害你的人。
就如受害者吳女士所說:
「我的經歷不是個案,而是一種社會現場,必須要讓那些齷齪的人知道,他們的行為應該負法律責任。」
微博@NoAge-Jessie
謠言說了一萬次也不是真相,而你的每次發聲都有意義。
更希望,所有人都懂得人言可畏,別再讓謠言逼得人社會性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