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韓國首爾南部地方法院外,聚集了非常多憤怒的人。
他們為了一個孩子而來——16個月大,慘死于養父母手中的女童鄭仁。
2019年6月10日,剛出生的鄭仁體重3.6公斤,是個非常健康的孩子。
她的長相也非常漂亮,眼睛笑起來像月牙一樣(因為孩子的傷痕主要聚集在臉部,所以本文中鄭仁的長相公開顯示)。
B站 @Den來了
因為一些原因,親生母親選擇拋棄了她。剛出生8天的鄭仁,就被送往寄養家庭。
寄養媽媽非常疼愛鄭仁,將她照顧地非常好。
7個月后,她看似很幸運地,被一對看起來非常善良、幸福的年輕父母安某和張某領養。
后來事實證明,這一對父母比殺人犯還狠毒。
白白胖胖的鄭仁很快就變得又黑又瘦,身上、臉上也布滿了各種傷痕。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2020年10月13日,小鄭仁的生命永遠停在了那一天。
死的時候,肚子里充滿了積血,內臟、腸子、胰腺全部破裂,全身多處骨折。
有人做了測試,只有成年人從沙發的高度跳下,狠狠用盡全力踩在鄭仁身上,才會造成這樣的傷害。
醫生說:
「明知道這是虐待、是殺人。
但鄭仁去世時,養父母卻在醫院哭得非常傷心。
他們算得上是真正的惡魔。」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昨天養母張某被法院以虐待兒童罪開庭審判,人們圍著車,對著里面的張某怒罵。
在韓國,虐待兒童罪只能判4-7年。人們不滿她接受如此輕的刑罰,希望以謀殺罪處罰她。
謀殺罪在韓國會判10-16年,情節嚴重的甚至會判無期徒刑。
這個事件,引發了韓國大批民眾在青瓦臺請愿,同時網上也發起了#鄭仁對不起#的話題,有很多明星參與。
而微博上也有相關話題,很多有孩子的母親看到都說覺得受不了:
「鄭仁,下輩子托生到一個好人家吧,如果可以成為我的女兒也可以。」
圖源 微博
庭審當天,韓國有很多人去了小鄭仁的墓地,在那里留下了一個個字條、鮮花和小禮物:
「可愛的鄭仁啊,在天國要好好生活。」
B站 @Den來了
諷刺的是,她去世后,養父母只花了18元買了個塑料相框,將小鄭仁葬在一處免費墓園。
而且,一次都沒來看過她。
鄭仁的養父母,在外人看來,是一對非常有善心的好人。
養父安某在電視臺工作,養母張某是一名翻譯。職業穩定,兩人還育有一個女兒。
B站 @Den來了
這也成了兩人能夠成功領養鄭仁的關鍵——
有孩子撫養經歷的人,往往會被看作是更適合的領養對象。
據鄭仁養母的高中同學說,張某從小就有領養孩子的愿望,并把這件事告訴了身邊的人。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張某在美國留過學,還從事過幫助海外領養的工作,而養父安某也積極地協助過這些活動。
寄養媽媽對兩人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很面善。養母的性格很活潑、開朗,養父看起來也非常穩重。
一切看起來,似乎很順利。
兩人通過了領養審查,從鄭仁出生后兩個月起,就經常去寄養媽媽那里看她,培養感情。
鄭仁被送到家里之前,張某見到陌生帶孩子的媽媽,還會主動搭訕。
詢問對方的孩子多大了,然后說自己領養的老二也是5、6個月大。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鄭仁正式來到家里后,一家四口還參加了一檔電視節目《平凡的家庭》。
節目中,親朋好友們圍坐在一起,慶祝小鄭仁的到來。小鄭仁依偎在養母的懷里,笑得很甜,不停地拍著小手。
養父說,是因為大女兒(兩人的親生女兒)很想要個妹妹,兩人才決定領養鄭仁。
YouTube @??????
氣氛溫馨,四個人看上去其樂融融,絲毫沒有異樣。
養父安某還對著鏡頭,給出了積極地呼吁及鼓勵:
「領養并不可恥,是應該被祝福的事情。」
鏡頭里兩人偽善的笑、虛假的親子關系,讓她姐不寒而栗。
鄭仁去世的那天早晨,樓下的鄰居曾聽到過很多次,很重的運動器械砸在地板上的聲音:
「kong-kong-kong-kong……」
忍無可忍的鄰居,還上樓抗議過,讓張某小聲一點。
張某只是急忙地道了歉,隨后給在上班的老公發短信說:
「要不要帶她去醫院,形式上的?」
B站 @Den來了
她淡定地給幼兒園打電話說,鄭仁今天不去了。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小鄭仁,狀態是什么樣的,很可能已經意識不清。
因為過去張某無數次在漆黑的房間里,將鄭仁獨自放著,不哄孩子,等她哭累了昏睡過去。
張某將鄭仁獨自留在了家里,推著自己的大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去了幼兒園。
B站 @Den來了
直到1個小時后,才慢悠悠地回到家,叫了出租車,將小鄭仁送往醫院。
出租司機看到鄭仁的模樣,對著張某說:
「不然緊急叫救護車吧,還能一邊救一邊移動」。
但這個請求被張某拒絕了,等到了醫院,鄭仁已經失去了心跳。
小小的她求生欲很強,在醫生的輪番緊急救治下,暫時恢復了意識。
在CT下面,養母張某的罪行已經無法辯白——
鄭仁的肚子里,全部都是血。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原本人的肚子里,是一滴血都不能進的。
這些血來自鄭仁破裂的臟器,同時還誘發了炎癥,讓鄭仁的肚子開始腐爛。
CT片里還可以看出,鄭仁的肋骨中有新長的骨頭,還有愈合的痕跡。
肋骨骨折對于孩子來說,非常罕見。
這足以看出這樁暴行,持續了很長時間。而且死亡當日,鄭仁的身體又遭受了很大的沖擊。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醫生們已經知道這絕對是一場謀殺,但張某跪在他們面前痛哭著,一遍遍大喊:
「如果我們孩子死了該怎么辦……」
張某的另一幅面孔,其實早就顯露了出來。
鄭仁來家里沒多久,她就跟自己的母親、老公、朋友抱怨過:
「領養孩子跟想象中差距很大」
「很難對領養的孩子產生感情」
「我們好像把領養想得太簡單了」……
B站 @Den來了
在急救中的鄭仁,最終還是沒能挺過去,經歷了3次心跳停止后,永遠閉上了眼睛。
而張某在孩子急救、命懸一線的時候,不僅返回出租車取了自己的帽子,還用手機購物買了魚板,留言時還附上了一顆愛心……
B站 @Den來了
小鄭仁去世后第22天,尸檢報告出來了,死亡原因是胰腺破裂。
這個外力,需要至少達到「AIS 3分」以上,也就是說要在腹部施加3800~4200N的沖擊。
這樣說,可能很難懂。她姐這里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成人拳擊選手,盡全力揮拳時,沖擊力是3700N;
跆拳道選手全力用腳踢的話,沖擊力是2713N;
但如果將目標固定在墻上,跆拳道選手的踢力,就會馬上升到4023N。
B站 @Den來了
有人找了一組和養母身高體重相仿的女性,讓她們做一些動作,來測試如何才能產生這么大的沖擊力。
她們用盡全力,踩了一腳被固定在地上的對象,產生的力是1778N;
坐在沙發上,用雙腳來踩的話,產生的力是1927N。
這些都遠不能達到,鄭仁遭受的、導致胰腺破裂的那么高的沖擊力。
要想達到那種級別,除非是這樣做——
從沙發上狠狠地跳下來踩。
慘絕人寰。
B站 @Den來了
被領養271天,持續受到虐待,鄭仁都遭遇了些什么?
被迫吃辣椒醬;
領養初期,養父母給了鞋柜的鑰匙,當磨牙玩具;
像拿包那樣,只箍著鄭仁的脖子,養母夾著她向前走;
把孩子放在電梯里的把手上,養母若無其事地對著電梯里的鏡子整理頭發;
因為不想聞到大便的味道,所以給只滿1周歲的孩子奶粉、嬰兒食品吃;
一歲的時候,鄭仁鎖骨骨折,全身都有淤青;
養母把孩子獨自放在家里、車上,自己和親女兒、老公外食、外出;
鄭仁在嬰兒車哭的話,養母就用力推著嬰兒車撞墻……
B站 @Den來了
死亡的時候,鄭仁的體重只有8.5公斤,而同齡正常孩子的體重應該要達到10公斤。
兩個人領養鄭仁,只花費了100萬韓元(人民幣6000元左右)。
而每月政府會補貼他們25萬韓元(人民幣1500元左右),其中領養兒童補貼15萬、育兒補貼10萬。
也就是說,兩人領養鄭仁,不但沒花錢,還反而賺到了比領養費更多的錢。
難道虐待行為持續了這么久,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嗎?
其實,警察有三次機會可以救鄭仁,但都被養父母巧舌如簧的謊言和精湛的演技給騙過了。
2020年3月,幼兒園的老師們發現鄭仁的臉上,沒過幾天就會出現瘀青。
他們馬上拍了照,聯系了兒童專門保護機關。
但養父對著警察解釋,腿上的瘀青是為了糾正孩子的O型腿,幫她按摩留下的。
臉上和身上的事,是因為皮膚炎留下的。
最后還留下了一句:
「不要對我們收養家庭,產生偏見」。
可能是這句話起了作用,警察相信了他的話。
B站 @Den來了
第二次,是養父母的朋友,多次看到他們把孩子單獨放在車上,自己去逛街吃飯,報了警。
但因為證據不足,同樣沒有產生什么作用,兩人繼續假裝:
「這種行為好可怕啊!」
第三次,是9月23日,養母做了豐胸手術后,將孩子送往幼兒園。
很久沒見鄭仁的老師們,發現孩子狀態不對,非常饑瘦,雙腳無力,甚至連站立都很難。
帶去小兒科醫院后,院長親自向警方報案了。但養母因為做了手術,沒有接受調查。
養父說,孩子瘦是因為患上了口腔潰瘍,沒能好好吃飯,然后拿出了一份自己朋友開的診所出具的健康報告。
于是……警察又一次相信了他們。
鄭仁死亡時,打亂了這家人原本上節目《好奇的故事Y》的計劃。
與節目組見面時,養父沒有一點失去孩子的悲傷,反而是在辯解鄭仁身上的傷:
「別人以為是瘀青,其實是胎記很多。」
仍舊滿口謊言。
TSKS鳳凰天使 《想知道真相》
養母開始時,也是謊稱可能是鄭仁自己摔到了地上,自己毫不知情。
不久又改了說辭,說是大女兒可能坐在了鄭仁身上。
后來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又謊稱說自己做了豐胸手術,沒有抱住孩子,導致孩子摔到了地上,期間孩子的腰也被椅子撞了一下。
總之就是謊話連篇,絲毫不承認自己殺人的事實。
而這樣打著「領養」的幌子,騙過警察、大眾的家長不在少數。
美國有位叫米歇爾·哈克尼的女性,領養了7個孩子。
她靠在油管發和孩子的互動視頻,成了網紅,吸引了80萬的粉絲訂閱。
實際這一切都是劇本,孩子們的真實狀況則是整天遭到虐待,如果不按照她說的做,就會遭到一頓毒打。
也就是說,這位母親至少成功地騙過了80萬人。直到有一個大孩子偷偷報警,才讓這一切曝光。
YouTube @Inside Edition
烏克蘭有一位名叫Anna Zhitnik的56歲女性,是一個小學的校長。
她同樣也是領養了4個孩子,還將這些孩子像栓小狗那樣,用鐵鏈拴起來,不順心還會暴打他們……
直到孩子們偷偷跟鄰居求助,才終于讓人們發現這位校長背后的真面目。
人們的辨別能力,真的有那么差嗎?
她姐忽然想到了那部8.3的高分美劇《惡行》。
女孩吉普茜被自己的親生母親蒂蒂,長期囚禁在家里。
蒂蒂宣稱女兒有各種重癥疾病,例如腦損傷而失智﹑白血病﹑哮喘……
豆瓣 @海綿他奶
被媽媽長期欺騙,甚至吉普茜也以為自己得了很多病。
原本健康的她,被迫吃下很多根本不需要的藥物;
能夠正常行走的她,被迫長期坐在輪椅上;
頭發也常年被剃光,偽裝成化療脫發的樣子……
直到吉普茜將母親殺死,才讓一切真相大白,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個孩子被虐待了如此之久。
而這部劇,也是由真實的弒母案改編而成。
現實中,這對母女身邊的鄰居、醫生,甚至為他們捐助的好心人士、政府都被騙了。
B站 @Dehursis
蒂蒂在外界看來是個十足的好母親,對孩子不離不棄。
像鄭仁的鄰居、幼兒園老師、養父母的朋友們一樣,其實這起事件中母女周圍的人也曾經發現過異樣。
比如蒂蒂從不讓吉普茜打電話、接觸網絡,甚至限制她和身邊鄰居的小孩玩耍等。
但他們也是被「善意的母親」欺騙了,以各種借口,容易感染、身體脆弱……
為什么這些壞人可以瞞天過海,而且看起來很善良呢?
因為現代生活中,人們很多時刻都保持了冷漠,提倡“鈍感力”,對很多無聲的求救視而不見。
怕被人說“多管閑事”,自己也覺得“與我何干”,就不再發聲。
之前她姐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時,有句書評令我印象很深:我看現在是冷漠的大多數了。
如果說沉默的大多數將世界的話語權拱手讓出,那冷漠的大多數則將世界的人心越推越遠。
當越來越多的事件在網絡上被曝光時,初時我們很容易感到憤怒,義憤地想要改變。
但當一次次所謂的“反轉”擺在眼前,一條條充滿暴力的留言開始圍攻「無辜的你」。
她姐理解,為什么我們的勇氣開始流失了。
像這段時間的新聞,哪怕是在受害人被潑硫酸、孩子因抑菌霜變成大頭娃娃時,我們也不敢輕易發聲,有人還說「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潑硫酸的」「期待反轉」……
圖源 微博
這里她姐絕不是要鼓勵大家,一遇到這類事件就要馬上「站隊」,分成同意或反對兩派陣營,去支持或者網暴當事人。
極端的、暴力的言論只會帶來更大范圍的攻擊。
但我們要警惕,現在是不是因為怕表態,后退到有點過猶不及?
賈樟柯在接受采訪時曾說:
「我覺得中國需要一些非常彪悍的個性的人,彪悍到可以獨立地與這個時代共舞,參與到里面,改變它,影響它。而不是穿上盔甲,說我是獨立的,眼睜睜看著所有的事情覆水難收。」
對這個世界的人來說,智慧應該是不缺的,真正缺少的是勇敢。
不是不要管,不要發聲,而是要保持關注,理性發聲,才是幫助推進事件解決的最好方法。
不能因為害怕「打臉」,就放棄掉原本屬于你我這些普通人的「話語權」。
因為你每一次的轉發、點贊,其實都是在參與這次事件,保護當事人,并讓它得到公眾的關注。
或許,下一次當我們注意到身邊人存在異樣,不要怕別人說你戲多、多管閑事。
因為說不定,你就能拯救下一個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