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人類簡史
第十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
第三屆“水木書榜·清華學生喜愛的十本好書”之一;
奧巴馬、比爾·蓋茨、扎克伯格、賈雷德·戴蒙德、羅振宇、陳嘉映等高度贊揚
一、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代表作。
本書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作為一名學者尤瓦爾精通世界史、中世紀史與軍事史,不過現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歷史問題上。隨著關注點的擴大,他的學識也更加廣博,除了歷史,哲學、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各種學科的理念他也能信手拈來。尤瓦爾頗具新意而又耐人尋味的研究使其成為令人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影響力驚人的歷史作家。
二、一部宏大的、突破性的人類簡史,講清“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三大基本問題,理清了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是我們經常需要面對的三大基本問題,如今,面對基因科技和人工智能兩大科技進展帶來的挑戰,我們到了需要重新討論和定義“人類”這個物種的時候了。我們人類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們還是無以倫比的智慧動物嗎?時代要進入后人類時代了嗎?如果這個后人類時代必然來臨,我們人類怎么辦?《人類簡史》帶著新的問題,用新的思維,打破學科界限和過去的思維局限,重新梳理人類歷史,提出新的解釋,理清了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
三、 摒棄“人類中心論”“西方中心論”“民族國家中心論”等傳統歷史理論框架和寫作思路,從全新的視角觀察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以人為本的世界,一個以人類為中心和崇拜對象的世界。人成了萬物的尺度,我們早已不把自己當成動物看待了,對其他物種而言,我們是神一樣的存在。《人類簡史》勇敢地拋開潛意識里的固有觀念,將我們對自身的既有認識全部歸零,將人類徹底還原成動物的一種,然后在“太空間諜衛星的高度”上還原人類一路走來的真實狀況,看到與之前截然不同的地球變遷和人類歷史發展新圖景。
四、打破學科邊界,融合多學科多領域知識,在知識日益碎片化的時代,為讀者提供統合性知識,講清楚地球和人類自己的完整故事。
本書融合了考古學、生物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個學科前沿知識,將科學和歷史編織在一起,綜合各領域知識全面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展歷程,為我們講述地球和人類自己的完整故事。
五、打通時間線,重新定義時間和歷史,在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里重新審視人類自身,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
歷史學本身就是關于時間的學問,時間尺度決定了我們的視野寬度,用什么樣的時間尺度,就決定我們可能看得多遠。以往歷史研究一般以500年、1000年或5000年為時間尺度,易落入西方中心論、民族國家中心論的窠臼,尤瓦爾·赫拉利大膽地將時間推回到大約135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從全部時間的起點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今天,再講到未來,這就是《人類簡史》使用的時間尺度,徹底打通了時間線,重新定義了時間和歷史,讓我們得以在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里重新審視人類自身,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
六、兼具思想性和易讀性,引發廣泛熱議的經典歷史通俗讀物。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本人博學多識,他不僅會寫些學術性較強的著作,也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講述他眼中的世界史。《人類簡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以新穎的思想和通俗的語言沖擊著當代歷史界,引發多國版權大戰,獲得奧巴馬、比爾·蓋茨、扎克伯格、賈雷德·戴蒙德、羅振宇、陳嘉映、姬十三等高度贊揚,吸引著越來越多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讀者,從學生、學者到科技達人、政商精英,越來越多的人翻閱此書。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么只剩下我們自己?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
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腳印,
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們是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
從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到18世紀的美國獨立宣言,
從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
從獸欲,到物欲,從獸性、人性,到神性,
我們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快樂嗎?
我們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變成什么?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代表作品,書寫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將科學和歷史編織在一起,從全新的角度闡述地球上智人的發展歷史。
全書從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展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歷史。認知革命使人類成為想象的共同體,農業革命使人類陷入**生活的陷阱,科技革命終將使人類成為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通過想象和虛構的能力將彼此連接、有效合作,國家、宗教、企業都是想象和虛構的現實,人類依靠這種想象來尋找認同、開展合作,由此一步步登上食物鏈的頂端,抵達其他生物無法企及的地位。
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在大歷史中重新審視我們自己,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青年怪才,令人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第十屆文津圖書獎得主。他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在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的知識信手拈來,從宏觀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出頗具新意而又耐人尋味的觀點,受到讀者的廣泛追捧。
-------------
譯者介紹:
林俊宏,臺灣師范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覺得把話講清楚比什么都重要。譯有《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英語的秘密家譜》《建筑為何重要》《大科學》《群的智慧》《天空的女兒》等書。
★“這本書十分有趣并令人興奮…作者告訴我們人類是怎樣在地球上生存的,農業以及科學存在的時間是如此之短以至于我們不應該將之視為理所當然。”
——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第44任美國總統
“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人類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你會發現這本書令你難以撒手。”
——比爾·蓋茨,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
“繼《歷史緒論》記載了13世紀知識分子看待歷史的角度后,《人類簡史》這本書是當代對許多類似問題的探索。”
——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為什么能夠在國際暢銷書榜上爆沖?
原因很簡單,它處理的是歷史的大問題、現代世界的大問題,
而且,它的寫作風格是刻骨銘心的生動。你會愛上它!
——普利策獎得主《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戴蒙德
★這是此類大歷史中很好的一本:規模宏大但絕非泛泛而談;具有時代性又不花哨,觀念驚世駭俗但絕不是個簡單的反對者。每個人都能在書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開始討論,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為什么,對我們都有好處。
——牛津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斯蒂文·剛尼
★我拿起這本《人類簡史》立刻“著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幾乎一口氣讀完。吸引力主要來自作者才思的曠達敏捷,還有譯者文筆的生動曉暢,而書中屢屢提及中國的相關史實,也能讓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親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讀來欲罷不能。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毅
★《人類簡史》的目的不是傳授人類考古學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種看歷史的視角,一種全局的觀點。當你不再執著于科學、政治或宗教等某一個領域的發展過程,而是關注人類社會的整體演變,觀察這些領域之間的相互作用,你會感到你腦海中零碎的歷史知識忽然像拼圖一樣各就各位,構成一幅宏大的圖景,這樣的視角非常新鮮。
——果殼網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