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有關熊孩子的新聞又多了起來。
前兩天,
一個女生在外逛街試衣服時,
有個7、8歲的小男孩明知更衣室有人,
還闖了進來。
女生被嚇到后找家長理論,
得到的也不過是“他不懂,他什么都沒做啊“的推諉。
反倒是那個犯了錯的男孩,
因為“被女生的態度嚇到”,
被家長和店員好好安慰了一番。
兔姐看完真的很生氣,
這件事中該委屈的到底是誰?
是被偷看換衣服的女生,
還是肆意闖女更衣室被罵了就委屈的男孩?
同時也不禁讓人反思,
正是因為這樣習慣縱容孩子的家長太多,
才會養出不分是非、不知輕重的熊孩子。
所以今天,
希望以下這些熊孩子的故事,
能讓為人父母的都有所警醒。
人們總說孩子的世界純潔無暇,
可現實中未經教化的小孩,
總會讓我們看到,
小孩子的惡到底有多可怕。
今年3月南寧某地下車庫,
有十幾輛車遭殃:
車身、擋風玻璃和引擎蓋,
都被噴上了厚厚的消防粉末。
不僅不好清洗,
甚至會損傷發動機。
難以想象,
車主們看到這一幕會有多生氣,
而闖下大禍的,
是兩個已經上六年級的孩子。
他們把滅火器當玩具,
對著別人的車狂噴。
監控里,
他們玩得很盡興,
直到噴完四五個滅火器,
才意猶未盡走掉,
留下一堆需要麻煩十幾個大人處理的爛攤子。
這種對他人財產的輕視,
和犯錯一走了之的隨意,
讓人根本看不出六年級小孩應有的教養,
只能看到熊孩子的不加約束和肆意妄為。
同樣也是3月份,
江西萍鄉兩輛車突然著火。
消防員急忙趕到后,
用了整整40分鐘才撲滅大火。
現場濃煙滾滾,
空地上大量光纜被燒毀,
兩輛車也被燒得只剩下骨架。
這樣嚴重的損失對車主來說,
無疑是天降橫禍。
查了監控才發現,
起火原因竟然是一個孩子。
只見他圍著兩輛車玩火,
火勢變大以后就趕緊跑掉。
所以大家發現了嗎?
這些闖下大禍的熊孩子,
他們總有無限的“好奇心”。
可最后為這份“好奇心”買單的,
永遠是無辜的路人。
而本應該好好教育他們的父母,
卻形同虛設。
“他只是個孩子啊”
是很多熊家長推脫責任的萬能金句。
可自帶“孩童濾鏡”的他們,
又做了些什么呢?
5月1日那天,
東莞某電影院的屏幕被一個小孩踢壞了。
當時正值電影散場,
這個小孩子跑到屏幕前,
拳打腳踢了很長時間。
最讓人詫異的是,
小孩子的家長看著他胡鬧,
卻完全沒有過來制止。
后來工作人員檢查以后發現,
屏幕已經有了凹陷和損壞。
損壞的屏幕只能更換,
而這塊屏幕是杜比全景CGS中國巨幕,
更換金額高達十幾萬。
電影院報警以后,
找到了孩子的監護人,
雙方就賠償金額還未達成協議。
但可想而知,
家長一定悔不當初:
“小孩不就踢了幾腳,
至于賠這么多錢嗎?”
同樣的事情,
也發生在海南一家電影院里。
兩個女孩看電影時,
不僅在座位上爬來爬去,
還多次跑到屏幕前又打又踢。
離譜的是,
家長全程旁觀卻毫無作為。
孩子在公眾場合打擾別人,她不管。
孩子肆意損壞公眾財物,她也不管。
兔姐看完真的納悶,
對孩子如此縱容,
到底是愛她還是害她?
同時也不禁讓人反思:
良好的教育,
從來不是助紂為虐和冷漠輕視。
那些不明白做錯事要負責的孩子,
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
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如果說縱容孩子犯錯,
是父母失職。
那毫無羞愧地為熊孩子開脫,
則是赤裸裸的又蠢又壞。
5月初,
杭州張女士新買不到一年的奔馳被劃了。
查了監控發現,
罪魁禍首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
監控里,
小孩拿著玩具砍刀,
對著新車來來回回劃砍了很久,
車身遍體鱗傷。
“車身的4個面都被劃了,
引擎蓋、左前輪胎上方、車尾、左后輪胎上方。”
新車被劃得面目全非,
想想都讓人心痛。
更過分的是,
女生考慮到對方只是個孩子,
出于好心要求對方家長只賠償2000塊,
結果卻遭到了拒絕。
孩子損壞別人的財產,
家長不僅不道歉,
還直言“孩子才6歲無法教育”,
最后甚至胡攪蠻纏拒絕賠償。
這種「理不直氣也壯」的家風,
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
果然,熊孩子和熊家長,
才是鐵打的組合、萬年的cp。
可惜的是,
這種蠻橫不講理的熊家長,
并不是少數。
之前廣東省博物館收到過一封投訴信。
打開一看,
字里行間全是家長對工作人員的怒斥。
好家伙,
在博物館里還想跑想跳想釋放天性,
說摸恐龍就摸恐龍,
既無常識也沒有公德心。
兔姐甚至不敢想,
這樣的家長會養出怎樣的小孩。
類似事例看得多了,
兔姐總結出一個經驗:
熊孩子屢教不改,
往往和家長擅長甩鍋有很大關系。
有個懷孕15周的女生,
在小區遛彎時被鄰居的孩子撞到了。
孩子的第一反應,
就是大喊是女生撞到了他。
好在監控還了女生清白。
可即便如此,
家長陪女生去醫院時,
話里話外都是埋怨。
埋冤女生懷孕了走路還不當心,
還要給人惹麻煩。
老話說言傳身教,
父母就是一面鏡子,
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
而這些行事不正的家長,
自然養不出有教養的孩子。
有句話說:
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
只隔著一對熊家長。
雖然這句話有些過激,
可現實中那些被熊家長袒護的熊孩子,
的確屢屢突破人類道德底線。
前一陣,
有個媽媽帶著5歲小男孩進了女廁所。
女廁所里的小女孩因此感到困惑,
所以問媽媽:
“那個男孩咋來女廁所了呢?”
媽媽的回答很寬容也很得體:
“因為這個哥哥的爸爸沒來唄,來了就去男廁所了。”
結果男孩的媽媽發帖抱怨,
語氣很沖,說話也難聽:
“好死不死,今天女廁所有個小女孩”
這個媽媽的態度實在讓人無奈。
既不感激別人的體諒,
也對自己的錯誤不以為意。
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
像她這樣認為“男孩進女廁所沒關系”的家長還有很多。
兔姐曾經去過一家健身房,
總有一個媽媽帶著4、5歲的男孩洗澡。
盡管女浴室門口貼了“禁止男童入內”的標語,
可這位媽媽始終熟視無睹。
每當這類家長被指責時,
他們總會用,
“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做擋箭牌。
可是,
科學研究表明,
2歲左右的孩子,
就會意識到男孩和女孩之間的身體差異,
注意到男女性在生理上的區別。
在女廁所里趴下偷窺的男孩
如果一味放縱,
不僅會讓孩子形成扭曲的性別觀念,
甚至因為沒有分寸感,
而隨意傷害別人。
像文章開頭男孩闖女更衣室的事,
在生活中并不是個例。
去年12月份,
一個女生和男朋友在餐館吃飯。
期間她去了二樓衛生間上廁所,
結果沒過多久,
廁所的門就被兩個小男孩拉開。
兩個男孩完全沒有歉意,
還看著她邊說邊笑,
兔姐想想那個畫面都反胃。
讓人氣憤的是,
男孩母親得知事情原委后,
沒有教訓孩子,
反而出口成臟罵哭女生:
“你這么大個女的了還怕看”
“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
正是這樣“愛子心切”的家長太多,
才會讓孩子分不清對錯,
在善惡邊緣行差踏錯。
去年在上海的一家書店,
一個10歲的男孩誘騙猥褻5歲女童,
還強脫她的內褲。
男孩的齷齪下流,
已經超出人們對一個孩子的認知。
可男孩的母親,
卻大言不慚說5歲女童是自愿的。
這樣的熊家長和熊孩子,
真的讓人又氣又惋惜。
他們根本不明白,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就是作畫的人。
白紙變成什么樣,
關鍵在父母。
或許,
今天的熊孩子只會被罵“不懂事”“沒素質”。
可在熊家長的教育下,
多年以后他們成人,
“垃圾”“廢物”“罪犯”的稱呼,
必將如影隨形伴其一生。
瑞典著名的精神醫師曾說過:
我從不相信,
教育僅是鼓勵和榜樣就能完成的。
沒有懲罰、沒有權威,
也就沒有規則,沒有進步。
教育里必然會有痛苦的成分,
而這個“痛苦”越早讓孩子嘗受越好。
孩子天性愛玩、愛鬧、愛探索世界,
他們總有做錯事的時候。
孩子犯錯不可怕,
只要父母管教、引導,
他們就不會變成熊孩子。
有句話說,
教養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而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今年5月江蘇某小區,
有個小孩從陽臺往樓下潑了一大盆墨水。
樓下住戶晾曬的衣服和樓體潔白的外墻,
都被染得烏黑。
男孩父母的做法很贊。
先是帶著他去給每家每戶道歉,
還把被染臟的衣服拿回家洗。
同時孩子的父親還請了專業人員清洗外墻,
整個過程中,
這位父親都讓孩子一起曬著太陽陪同。
之前有網友出去旅游,
在民宿里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
不小心把豆漿灑在樓梯上。
男孩的父親先是帶著孩子給服務員誠懇道歉,
又讓孩子拿著抹布擦干凈樓梯,
最后還教孩子怎樣拿豆漿才不會灑。
細致又周到的教育方式,
可以說是非常驚艷了。
知乎上有個網友,
分享過小侄女的故事。
小侄女總愛亂扔東西,
以此威脅大人滿足自己的要求。
“扔過姥姥留給媽媽的遺物;
扔過媽媽趕了很久的合同”
后來媽媽直接把小侄女放在垃圾桶里,
終于用這種方式讓她明白,
亂扔別人的東西是很嚴重的錯誤。
這些家長的教育方式,
是在真正踐行「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他們不輕縱孩子做錯的任何小事,
也不會因為愛面子而包庇孩子。
他們教會孩子知錯認錯,勇于承擔。
日本伊坂幸太郎說過一句話:
一想到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
就覺得太可怕。
可幸運的是,
我們身邊大多數父母都懂得,
只有教導孩子明辨是非、承擔責任,
才是對他們的未來負責。
最后,
點個「在看」吧,
愿天下再也沒有熊家長和熊孩子。
也希望每一個孩子,
都能健康正直地長大。
監制 / 兔姐
編輯 / 麥克斯
微博 / @少女兔iii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