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且一騎絕塵。
上映僅僅兩天,就拿下了3億票房。
不僅遠超同檔期其它影片,還成功登頂內陸影史端午檔國產片票房冠軍。
然而評分卻從開分的7.5,4天跌到6.9,這跌幅和速度放眼整個電影界都是很大的。
有人說這是最適合情侶去看的電影,我非常贊同:
帶你去看一輩子只能看一次的海底星空,極致浪漫,美到窒息。
閑話少說,一起來聊聊這部國產端午爆款——
「消失的她」
2023.6.22.中國大陸
真假老婆
影片改編自1990年的蘇聯電影《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
電影是改編自曾經紅極一時的同名戲劇,在蘇聯版之前,美國也曾翻拍過一版。
兩版一個偏懸疑一個偏喜劇,不過核心故事都是差不多的,一言以蔽之——
丟了個真老婆,來了個假老婆。
在咱們的版本中,這位老婆名叫李木子。
為了和丈夫何非慶祝結婚一周年,兩人來到了東南亞度假。
然而,還沒過幾天甜蜜日子,李木子卻突然失蹤了。
已經找了快半個月,何非想求助當地警方,警察卻因為人手不夠,完全不想管。
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醒來,旁邊竟然躺了個自稱是李木子的陌生女人。
何非很懵逼。
但更讓他懵逼的是,他發現自己竟然沒有辦法證明她不是真李木子。
無論是手機里的合照,護照,還是酒店工作人員的口供,都表明她就是李木子。
甚至連他們去過的街邊小店里的視頻錄像,上面都是這位“假李木子”。
更吊詭的是,她竟然連何非和李木子當年約會戀愛時的細節都一清二楚。
腿上也有和李木子一模一樣的傷疤。
反倒是何非自己,因為常年服用神經類藥物,被懷疑產生了幻覺。
眼看著簽證時間只剩下三天,何非心急如焚,卻毫無辦法。
與此同時,機緣巧合下,何非認識了在當地辦事的金牌大律師陳麥。
經她判斷,這背后可能有一個專業的犯罪團伙,甚至可能勾結了當地警察。
因為何非夫婦出手闊綽,所以才被他們給盯上了。
后續果不其然,在兩人一起追查的過程中,遭遇了重重險阻,甚至險些送命。
然而,這只是一場更大陰謀的冰山一角.......
懸疑尚可
豆瓣開分7.5,個人認為是高了(下文涉及劇透)。
目前已經跌至6.9,4天跌0.6分,這跌幅和速度都是相當大的。
優點當然還是有的。
首先,作為一部懸疑片,本片在懸念的設置和節奏的把控上做得都還不錯。
前一個小時,基本就是在給觀眾洗腦:何非真的可能遭遇了什么犯罪團伙的陷害。
通過利用人們對東南亞在影視中的神秘混亂的印象,以及新聞事件的加入,來幫助觀眾入戲。
影片甚至還專門設置了陳麥這樣一個角色,來幫助加強觀眾的印象。
她騙何非,其實也就是在騙觀眾。
但,仍有一些細節來表明,何非所說的“真相”,不一定是真相。
比如,片中有個細節很有意思:
當何非說木子當晚突然撒嬌時,陳麥突然打斷了他,將畫面從回憶拉回了現實。
這其實就是在用視聽語言告訴觀眾,別全信。
又比如,當何非摸到床上有人時,第一反應不是覺得妻子回來了,而是非常驚恐。
后續絕大多數時間里,他也從來沒有表明過要找木子的想法。
因為他知道,木子已經死透了,不可能回來。
這些細節為后續的反轉埋下了伏筆,卻又沒有透露信息到影響懸念的程度。
就這個程度而言,《消失的她》滿足不怎么看懸疑片的觀眾,還是沒問題的。
其次,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影片把“海底星空”完成了一個梗。
其本身的意義本來就既浪漫又殘酷,最后的海底星空也成了一個名場面。
而且,前有東升帶你上山,后有何非帶你下海,真·海誓山盟。
從商業上的考量來說,這種梗真的很容易傳播破圈,吸引更多觀眾去看。
偽女性主義
剩下的,就基本上都是缺點了。
雖然倪妮和朱一龍的表演,單獨來看都還算不錯。
但放在一起,就感覺有點怪怪的。
朱一龍是偏類型片的演法,什么情緒都往“大”了在演。
倪妮卻是偏文藝片的演法,演得云淡風輕,更偏自然生活流。
至于文詠珊,就更夸張了,就差沒把“我在表演”四個字寫在腦門上了。
雖然她在片中確實是戲劇演員,但既然是在現實中騙人,至少要裝得正常一點。
同為戲劇演員的杜江,觀感明顯就要好得多。
其次,過于花哨的視聽風格,也在無形中削減了故事的表現力。
各種轉場、霓虹美學等強刺激性的視聽,強行吸引了太多注意力,讓觀眾無法去沉浸在故事里。
我猜,一方面,可能是導演覺著,大部分觀眾們就喜歡這種強刺激的風格,就和大家愛看特效動作爽片是一個道理。另一方面,大概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一些邏輯上的漏洞。
比如,憑什么一個億萬富翁的千金找不到照片?不是有新聞報道嗎?
比如,為什么陳麥團隊這么強?又是篡改各種視頻資料,又是飆車,又是查案?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什么頂級特工,中國版007。
很多東西其實都沒辦法細想,只能靠快節奏和強視聽刺激帶過去。
此外,除開原版故事“丟老婆”的核心設置,本片很多元素其實也都似曾相識。
戲劇演員假扮律師,多版本故事敘述的模式,《看不見的客人》里有。
最后的假病房,也能在《火柴人》里找到類似的場景。
如果你碰巧兩部都看過,那么你大概率很早就能猜到故事的真相。
這還是在沒有看過原版故事的前提下。
因為《消失的她》并沒有改掉最關鍵的反轉,即,何非是壞人。
如果你看過原版,那么影片前一個小時故意塑造何非是好人的舉動,對你而言,便失去了意義。
《火柴人》
但,最重要的缺點,還是影片的結尾,幾乎拍得可以說是一塌糊涂。
到何非發現真相的那一刻,絕大部分觀眾其實就已經能夠猜到一切了。
如果覺得情緒不夠,最多加一兩個場景來拍拍陳麥和木子的感情,也就夠了。
然而導演大概是覺得觀眾不夠聰明?非得把整個計謀的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
完全沒有任何必要,只會顯得很啰嗦很累贅。
最后加上的嬰兒照片和兩人手牽手的彩蛋,更是讓人目瞪口呆。
原本我還覺得片子里傳達出來的girls help girls挺不錯。
但結尾導演的處理,讓我覺得,這可能只是一種巧合,而非設計。
前一秒何非還在演變態:我后悔就后悔在沒有連你一起殺了。
后一秒知看到木子肚子里寶寶的B超照片,就突然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我整個人當時仿佛被導演在腦后跟踢了一腳:
WTF?敢情您這變態是裝的?有孩子后就幡然醒悟了?孩子的命比媽貴?
你讓木子給他一張欠款結清單,都比這要邏輯順暢一千倍一萬倍吧!
陳麥的角色也同樣如此。
當她毅然決然地甩給何非寶寶照片時,那種篤定他會后悔的狀態,讓她這個為閨蜜挺身而出的角色,在頃刻間轟然倒塌。
合著您饒了這么一大圈,恨不能收買了全城百姓為閨蜜報仇,結果也認同孩子論?
至于木子,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是導演幻想中的沒腦子的完美受害者。
你會發現,雖然最后紙面上贏的是女性角色,其實贏的卻還是渣男思維——
我后悔殺孩子了,所以我能擁有一個和木子手牽手幸福地走向海邊的彩蛋。
只能說,結尾的處理,暴露了編導的真正意圖。
本以為消失的她,曾經短暫地出現過,最后才消失。
原來,她根本就從未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