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春天。
已經頗具名氣的馬丁·斯科塞斯,正在為他的新片《紐約紐約》做上映前的最后準備。
圈內人都在說,這將是一部偉大的電影。
這搞得某個年輕導演很慌,因為他的第二部長片將要和《紐約紐約》同檔期競爭。
他很擔心自己會完敗,甚至還讓朋友去窺探其試映情況。
《紐約紐約》
后來,沒多少人記住《紐約紐約》。
但幾乎所有美國人都記住了這位年輕導演的第二部長片。
影評人稱這部電影為,自摩西開辟紅海后最為壯麗的120分鐘。
它的出現,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發展風向,并且這個影響至今仍然存在。
說到這,有些影迷大概已經猜到了。
這個人叫喬治·盧卡斯。
他擔驚受怕的這部電影叫《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
1977.5.25 美國
星球大戰在美國有多火?
2015年12月18日,在白宮舉行的年終總結會上,奧巴馬在回答完記者的提問后,就匆匆向大家揮手告別。
因為他不想耽誤大家去看最新上映的星球大戰......
1983年,美蘇兩國正在搞太空爭霸賽。
美國國防部根據時任總統里根的建議,推出了反彈道導彈軍事戰略計劃。
因為其概念很像星球大戰里的死星,所以這項計劃也有了個綽號——
星球大戰計劃。
圖源水印
因為星戰,美國人甚至開創了一個官方節日。
每年的5月4日,被美國人定為"星球大戰日"。
在這一天,無數人紛紛走上街頭,穿上星戰里的服裝、拿上光劍,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享受著獨屬于星戰粉的榮耀和自豪。
因為電影里的一句經典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與英文里5月4日(May 4th)是諧音。
圖源水印
在流行文化領域,星戰的影響力也是妥妥的第一。
經典美劇《老友記》里,瑞秋為滿足羅斯的性幻想,盤起了頭發,穿上了金色的比基尼。
那正是星戰里的主角之一,萊婭公主在被反派囚禁時的扮相。
實際上,當時萊婭是扎的辮子,瑞秋盤成了丸子頭
另一部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里,謝爾頓也是每當遇到了內心糾結的時刻,總會強行讓喜歡的教授幻化成英靈,出來為他答疑解惑。
這正是星戰里絕地武士的技能之一,死后可以變為絕地英靈。
后來,盧克·天行者還親自來為他主持了婚禮。
《生活大爆炸》
就連如日中天的MCU,也時時不忘在自己的電影里致敬星戰。
還記得雷神的斷手、格魯特的斷手、巴基的斷手、鋼鐵俠版綠巨人的斷手嗎?
這些斷手梗正是出自星戰。
因為漫威影業CEO凱文·費奇是個老星戰迷。
Tips:據《Hollywood Reporter》獨家消息,迪士尼影業的阿蘭·霍恩透露,凱文·費奇將聯手盧卡斯影業總裁凱瑟琳·肯尼迪制作"星球大戰"電影。
至于其余各種影視劇里大大小小的致敬就更不用說了,幾乎算是隨處可見。
這些,都是盧卡斯未曾想到的。
至今為止,星戰已經牌拍了9部正史電影、2部外傳電影、1部動畫、3部動畫劇集。
小說、漫畫、游戲更是不計其數。
龐大的世界觀體系和內容,讓很多新觀眾們都望而卻步。
星戰九部曲
但實際上,星戰的故事很好理解。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太空史詩片和家庭倫理劇的結合。
前者體現在波瀾壯闊的太空冒險之旅,復雜的部分也體現在這方面。
正如星戰電影那熟悉的開頭一樣: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far away....
雖然是發生在太空中的科幻故事,但本質上,星戰其實是一個神話傳說。
這是由盧卡斯創造的,一個架空的時代和世界。
在星戰的宇宙里,有著各種各樣的星球和種族。
比如伍基人。
渾身是毛的它們身材高大,有著恐怖而兇猛的面孔,卻溫厚善良,忠實可靠。
又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曼達洛人。
身穿鋼甲,常年佩戴頭盔,是天生的戰斗種族。
星球大戰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這些邊角元素的豐富。
這是花了盧卡斯畢生心血,以及后續無數星戰迷們的不斷擴充,才形成了如今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星戰宇宙。
有些人批評盧卡斯,說他因為星戰不思進取。
當初,在他拍完首部長片《美國風情畫》后,很多人都說他是時候去拍《出租車司機》那樣的電影了。
但他沒有,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星戰。
《美國風情畫》的大爆讓盧卡斯有了說話的資本
對盧卡斯的導演生涯來說,這或許是遺憾。
可也恰恰是因為他這份癡迷與專注,星戰宇宙才有了這個資格——
成為一個能容納億萬人一起共眠的夢。
從1972年年初動筆寫劇本,一直到1977年第一部星戰電影上映,他四易其稿,編劇編到心力交瘁。
還出現了一些強迫癥現象:只肯用2號鉛筆,必須用有藍綠線的紙張......
說盧卡斯是在用生命創造星戰宇宙,這話不為過。
這個龐大而復雜的星戰宇宙,你是基本沒法全面了解的。
不過,位于星戰舞臺中央的內容并不復雜:西斯和絕地武士這兩大組織之間的恩怨情仇。
了解了這兩個組織,你也就算基本入了星戰的門。
西斯的目標是消滅絕地武士,統治銀河系。
絕地武士的目標是維護銀河系的和平。
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會使用原力。
原力是星戰里的核心概念。
它有點像咱們武俠小說里常見的"氣",蘊乎天地之間。
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夠被天生對其敏感的人察覺并運用。
原力也分黑暗面和光明面。
信奉原力光明面的就叫做絕地(Jedi),信奉原力黑暗面的就叫做西斯(Sith)。
整個星戰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緊緊圍繞于這兩大組織展開。
以此為依據,咱們可以把星戰系列電影簡要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99年到2005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
講述的主要是天行者家族第一人,安納金·天行者的故事。
他的誕生如同耶穌一樣,有母親,卻沒有父親。
絕地大師奎金剛發現了安納金身上強大的原力,認定他是讓原力歸于平衡的天選之子,于是自發訓練其為絕地武士。
只可惜后來造化弄人,安納金墮入了遠離黑暗面,背叛了絕地武士團,成了史上最悲情的反派——
達斯·維達。
第二個階段是從1977年到1983年上映的《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拍攝、上映于前傳之前)。
講述的主要是盧克·天行者的故事。
他是安納金的兒子,當年被絕地大師歐比旺偷偷送走,本想著讓他平平淡淡度過一生。
但陰差陽錯下,盧克還是走上了成為絕地武士,拯救銀河系的道路。
最終,他也成功感化自己的父親達斯·維達,讓其在關鍵時刻轉惡為善,擊敗了象征黑暗邪惡的西斯大帝。
這個結局充滿著宿命般的悲傷,但也留下了希望。
摘下面具后的安納金
第三個階段是從2015年到2019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后傳》三部曲。
講述的主要是蕾伊的故事。
她從小就被家人拋棄在賈庫星球上,靠著拾荒為生。
但不知為何,她似乎對原力有著極強的親和力。
后來,她拜盧克為師,成了新一代絕地武士。
與之相對抗的是邪惡軍團的首領凱·洛倫。
他本是天行者家族的后人,萊婭公主和漢·索羅的兒子,盧克的外甥。
但由于父母對他忽視,再加上師父盧克對他的背叛,導致他墮入了原力黑暗面。
其實從簡要概述里就能看出來,前傳和正傳的結構是特別對稱的。
一個是英雄的墮落,一個是英雄的誕生。
一個是父,一個是子。
整個前后傳,就像是一出宇宙最強家庭倫理戲。
雖然這是粉絲們的調侃之言,但過后仔細想想,太空史詩+家庭倫理還挺搭的。
一邊代表著人人都向往的探險、正義、英雄之旅。那是有關去向何方。
盧卡斯和他的團隊,在當年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劇本、技術條件又落后的情況下,把星球大戰里的震撼人心的戰斗、形態各異的外星生物展現得淋漓盡致,影響了無數的后來者。
特效不好做,就用真人演。
特效太超前,就自己開特效公司(鼎鼎大名的工業光魔就是因此誕生)。
一邊代表著人人也都無法逃離的家庭、親人等關系。那是有關來自何處。
為什么盧克偉大?
為什么《星戰8》里盧克畏畏縮縮后遭到粉絲痛罵?
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克服內心最大的恐懼,即面對自己邪惡的父親。
在經歷了最深刻的蛻變與成長后,很難讓人相信,盧克還會害怕所謂的黑暗力量。
所以后傳注定是要被許多人批評的。
因為不管怎么拍,在已經形成了對稱閉環的前傳正傳基礎上,再加任何內容,本質上都是多余的。
迪士尼接手星戰后,想要尋求改變的初衷大家都懂。
畢竟一個IP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得穩中求變。
可是,后傳的開頭起得并不盡如人意,存在著很多問題。
人物轉變太倉促、劇情不夠嚴謹......
不過,對于舊星戰時代的告別,后傳三部曲算是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
特別是《星戰9》,既要填7、8的坑,又要承前啟后。
太難了。
但導演還是在基本完成任務的情況下,讓那些舊人舊事舊物件,都有了最好的結局。
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星戰9》就是為了紀念他們而拍的一部純情懷電影。
而同樣懷念他們,想給星戰粉們在冬日里送上暖心禮物的,還有麥當勞。
不過,和電影不同的是——
麥當勞不僅希望這些老伙計能活在你心里,還希望他們能陪在你身邊。
什么意思?
麥當勞這次和星戰聯名,準備了9款經典人物玩具。
丘巴卡、漢·索羅、達斯·維達、帝國沖鋒隊、R2-D2 和 BB-8、萊婭公主、盧克·天行者和尤達大師。
這些玩具外型可愛小巧,非常適合把它們作為包包和衣物的潮流搭配(在玩具身的最頂端設置有掛鉤)。
實拍圖
另外,麥當勞還在玩具里設置了彩蛋。
這9個星球大戰玩具都具有可伸縮功能。
拉伸之后通過長按按鈕,就能在玩具的透明小空間內看見星球大戰人物的投影。
實拍圖
想要得到這些小可愛?
很簡單,吃就完事了。
這是麥當勞向來緊跟潮流的傳統,在推出套餐的同時,附贈精美小玩具。
而這次,去麥當勞吃開心樂園餐,就能免費領取一枚星戰小可愛。
套餐一共有三種搭配可選:
魚排堡開心樂園餐(魚排堡+小食+飲料)(含玩具);
漢堡開心樂園餐(漢堡+小食+飲料)(含玩具);
麥樂雞開心樂園餐(麥樂雞+蘋果片+飲料)(含玩具)。
既好吃,又好玩。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麥當勞給星戰迷奉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圣誕禮物。
還等什么,趕緊號召愛星戰的小伙伴們一起去享受美味、收集小玩具吧!
參考資料:
《銀河系科幻電影指南》,電子騎士著,興界圖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