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寶玉送了一件舊物,晴雯和黛玉都被難住了,世人也誤會了!
文/姜子說書
《紅樓夢》故事里,賈寶玉挨打之后,不再繼續信任襲人,轉托晴雯給林黛玉送去舊手帕,讓人不禁想起黛玉“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情節上來,只當這是二玉私相授受的把柄,都以為這手帕是他兩的定情信物。
正所謂:喜相逢,三生注定;遺手帕,月老紅絲。幸得人語說連理,又忽見他枝并蒂。難猜未解細追思,罔多疑,空向花枝哭月底。
《紅樓夢》故事里,林紅玉和賈蕓這一對鴛鴦,就因為一方手帕為他倆牽了紅線,最后成就了一段佳話。且看林紅玉睡夢中所思所想。
正悶悶的,忽然聽見老嬤嬤說起賈蕓來,不覺心中一動,便悶悶的回至房中,睡在床上暗暗盤算,翻來掉去,正沒個抓尋。忽聽窗外低低的叫道:“紅玉,你的手帕子我拾在這里呢。”紅玉聽了忙走出來看,不是別人,正是賈蕓。
《紅樓夢》故事里,賈蕓撿到小紅的手帕,最后成就姻緣,而賈蕓又喚作廊下二爺,小紅又姓林,向來有許多紅學專家把他們當做是二玉的影子,莫非賈寶玉給林黛玉送去的舊手帕,也是定情信物嗎?畢竟,黛玉也曉得,鮫帕鸞絳皆是才子佳人的定情信物之一。
(黛玉)因心下忖度著,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金佩,或鮫帕鸞絳,皆由小物而遂終身之愿。
寶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兩條手帕子撂與晴雯,笑道:“也罷,就說我叫你送這個給他去了。”晴雯道:“這又奇了。他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他又要惱了,說你打趣他。”寶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p>
看官聽說,晴雯是寶玉的知己,寶玉又說黛玉待晴雯極好,為什么寶玉讓她送舊手帕,晴雯就懵了呢?難道晴雯不知道二玉的感情嗎?
《紅樓夢》故事里,晴雯知道黛玉在寶玉心里的重量,寶玉給黛玉送的東西,向來都是最好的,這舊手帕算不得貴重東西,所以,晴雯不解,黛玉也不解,且聽黛玉怎么說?
黛玉聽了,心中發悶:“做什么送手帕子來給我?”因問:“這帕子是誰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著送別人罷,我這會子不用這個?!鼻琏┬Φ溃骸安皇切碌?,就是家常舊的?!绷主煊衤犚姡桨l悶住。
《紅樓夢》故事里,寶玉給黛玉送舊手帕,晴雯和黛玉為啥懵了?難道她們就不知道往定情信物上頭去想嗎?因為這事跟定情信物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其一、所有的才子佳人書私相授受的前提,都是男女雙方見不著面,隨便給一樣隨身之物,都算是對方的影子,而二玉壓根就犯不著這樣,他們之間不分你我,從小兒就是共用所有東西的親密關系。且看查檢大觀園查到瀟湘館的時候,王熙鳳和紫鵑怎么說?
因從紫鵑房中抄出兩副寶玉常換下來的寄名符兒,一副束帶上的披帶,兩個荷包并扇套,套內有扇子。打開看時皆是寶玉往年往日手內曾拿過的。鳳姐笑道:“寶玉和他們從小兒在一處混了幾年,這自然是寶玉的舊東西。這也不算什么罕事。”紫鵑笑道:“直到如今,我們兩下里的東西也算不清?!?/p>
其二、無論是《紅樓夢》作者石兄,還是史太君,亦或是林黛玉本人,都極度看不上偷香竊玉這種事,作者寫的是“兒女真情”,而非才子佳人書。賈寶玉和林黛玉壓根就不是什么自由戀愛的典范,連薛姨媽都知道二玉從小兒訂了婚,雙方父母和本人都愿意,是最正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典范。
那道人道:“果是罕聞,實未聞有還淚之說。想來這一段故事,比歷來風月事故更加瑣碎細膩了?!蹦巧溃骸皻v來幾個風流人物,不過傳其大概以及詩詞篇章而已,至家庭閨閣中一飲一食,總未述記。再者,大半風月故事,不過偷香竊玉、暗約私奔而已,并不曾將兒女之真情發泄一二。想這一干人入世,其情癡色鬼,賢愚不肖者,悉與前人傳述不同矣?!?/p>
《紅樓夢》故事里,林黛玉曾經用手帕替賈寶玉擦去臉上的胭脂膏子,也曾因為賈寶玉拉了她的袖子籠在面上聞個不住,被纏得無可奈何,只得用手帕子蓋上臉,任憑寶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鬼話,她總不理。
但這一切,只是作者在寫兩人血脈相連、不分你我罷了。林黛玉和賈寶玉那是可以光明正大兩個人躺一張床上聊天的關系,還需要靠送手帕表白嗎?賈寶玉用舊手帕傳遞給林黛玉的只有“你放心”三個字,黛玉很快就明白過來了,而且強調“令人私相傳遞與我,又可懼”。
黛玉著實細心搜求,思忖一時,方大悟過來,連忙說:“放下,去罷?!鼻琏┞犃?,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盤算,不解何意。
《紅樓夢》故事里,賈寶玉是領會到黛玉的深意、苦意,明白林黛玉掉眼淚的緣由,這才送手帕讓她放心,就猶如賈寶玉所說的那一番“親不間疏”的話。正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寶玉聽了忙上來悄悄的說道:“你這么個明白人,難道連'親不間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雖糊涂,卻明白這兩句話。頭一件,咱們是姑舅姊妹,寶姐姐是兩姨姊妹,論親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來,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長的這么大了,他是才來的,豈有個為他疏你的?”
那么,林黛玉和賈寶玉為啥流眼淚呢?還淚之說到底有啥隱喻呢?典出卞和哭玉呀!這一部懷金悼玉之作,亦是哭玉二字。寶玉蒙塵,忠義蒙冤,是哭風流之主旨也!黛玉一生所求,并非“我要你愛我”,而是“我要你懂我”。正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
紅樓夢:作者為啥說李紈不積德?賈家媳婦的真身到底是誰?主子姑娘的真身又是誰?
紅樓夢:她是賈府人人夸獎的苦瓠子,為平兒余生的命運早早做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