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菩薩為何親自送白龍馬入職?原來觀音是特來收報名費的。
《西游記》中,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是孫悟空自己喊住唐僧,自我介紹,說自己是觀音菩薩點化了,要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
豬八戒加入取經團隊,是跟孫悟空打斗后,得知孫悟空也是唐僧徒弟,自己跟著孫悟空去見唐僧的;
沙和尚加入取經團隊,菩薩沒來,木叉來了,木叉出面的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唐僧過河的問題,利用沙僧的九個骷髏做法船。
《西游記》原文:菩薩即喚惠岸,袖中取出一個紅葫蘆兒,吩咐道:“你可將此葫蘆,同孫悟空到流沙河水面上,只叫悟凈,他就出來了。先要引他歸依了唐僧,然后把他那九個骷髏穿在一處,按九宮布列,卻把這葫蘆安在當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過流沙河界。”
那么,《西游記》白龍馬加入取經團隊,菩薩為何親自出馬?原來,觀音是特地來收報名費的。小白龍的項上明珠,沙僧的九個骷髏,都是加入取經團隊的投名狀。
沒錯,觀音接手取經工程,是有利可圖的,比如,可以順便發展自己的地盤,可以趁機加強自己的人脈軟實力,可以順手留下兩個緊箍,可以順便發現點好人力資源自用,也可以順便收點好處費,比如本文中要講的“小白龍的項上明珠”。
我們來看看小白龍出事的原因,《西游記》原文是這樣介紹的:
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什么明珠這樣珍貴?能讓當爹的震怒,明知于事無補,也要把兒子往死路上推?小白龍縱火燒了殿上明珠的后果相當嚴重,是“吊打三百,不日遭誅”。可以想見,這明珠定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有意思的是,姜子認為,這殿上明珠,并沒有被小白龍燒毀,縱火案只是故弄玄虛,明珠早就被小白龍取走了。不信?
小白龍加入取經團隊的時候,《西游記》原文寫著: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后,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姜子相信,小白龍這項下明珠,就是當日的殿上明珠。觀音菩薩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然后呢?觀音拿走了!確實是拿走了!這就是觀音此行的目的!小白龍為了這項下明珠,差點賠上性命!此時得了命,也只好默認觀音收走這項下明珠,就當是買命錢加報名費了,何況還是領導親自引薦入職呢,也算值了。后來,豬八戒想讓白龍馬替他馱一部分行李,因為有觀音的面子在,孫悟空果斷就幫白龍馬拒絕了豬八戒的要求。
觀音為了理直氣壯拿到小白龍的明珠,所以救了小白龍。《西游記》原文:
二神道:“原來是如此。這澗中自來無邪,只是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雀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作同群之鳥,往往身擲于水內,故名鷹愁陡澗。只是向年間,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去,【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他只是饑了時,上岸來撲些鳥鵲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不知他怎么無知,今日沖撞了大圣】。”
要救小白龍,于是有了龍馬馱唐僧的理由,也給小白龍安排了下半生的出路。《西游記》原文:
菩薩道:“那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小龍為何吃了唐僧的馬?不是腹中饑餒,不是無知沖撞,而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白龍馬要取代凡馬的取經成員位置,自然得先干掉凡馬。
總而言之,姜子認為,殿上明珠沒被燒,而是被小白龍偷了,最后被菩薩當人情費收走了。這明珠,有故事!什么故事?就不告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