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像碧玉一般珍貴!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文/月月
01
前段時間,網絡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公眾的熱議。
在遼寧本溪,一位父親帶著他4歲的孩子到洗浴中心洗澡。
可沒想到的是,小男孩竟然在泡池里,大便了。
當父親發現了孩子的行為,就想帶著孩子悄悄離開。
這一幕被工作人員發現了,洗浴中心要求家長賠償一千元,遭到了家長的拒絕。
家長原本理虧,卻態度蠻橫,還對工作人員惡言相向,最后強行闖門離開。
事情在當地傳出去后,家長迫于輿論壓力,最終賠償洗浴中心500元。
其實,孩子年紀小,憋不住可以理解,但父親不負責任的態度,卻令人不恥。
在這個事件中,看似家長“贏了”,原本需要賠償1000元,在一番拉扯后減免了500元,但這爭執的一幕幕卻被年幼的孩子看在了眼里,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4歲的孩子,還是懵懂無知,價值觀未建立的年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是孩子最好的示范和榜樣。如果父母不守規則、不講公德,那么孩子也會價值觀扭曲。
省下了500元,卻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多么得不償失!
也許有一天,當單純天真的孩子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家長才會后悔不及。卻沒有想過,有果必有因,所有的熊孩子背后,其實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02
今年5月,網友 @重塑社畜的權利 在微博分享了自己在迪士尼的經歷,引發全網關注。
當時,她和朋友正在排隊等待觀看花車巡游。
一個小男孩試圖從她和旁邊游客的縫隙鉆到花車表演的軌道上去,這讓這位女網友感到很不舒服。
第二次鉆過去時,男孩摸了女網友的腿,女網友當時身穿短裙,被摸到之后就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你干嘛?”
結果,小男孩的家長就開始對女網友人身攻擊:“我艸,他還只是個孩子!”
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前來調解。家長仍然不依不饒,持續謾罵。
就在女孩準備息事寧人觀看節目時,對方還專程折返過來,繼續辱罵,言辭相當難聽。
事后,女網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小男孩)確實碰我腿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也不關心他是不是故意的,我關心的是他父母為什么這樣辱罵我,小孩子不懂事就算了,但是做家長也這么過分實屬罕見!”
在這條微博下,很多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有一則評論這樣說道:“明明是一個對孩子很好的教育機會,變成了學無理取鬧不講道理就是厲害,變成一個學蠻橫的好機會了。”
是啊,這本來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家長完全可以以這件事為引子,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教會孩子如何與女生相處,告訴孩子在與人沖突之后,應該如何處理。
可偏偏家長卻沒有抓住這樣一個教育的好機會,而是撒潑罵架、偏袒到底,這無疑給孩子做了極差的示范。
年幼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教會他規則,不告訴他對錯,長大之后,他又怎么能一夕之間懂得呢?
03
這些不作為的“熊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呢?
2018年,網上一起公交車上乘客毆打小孩的事件引起了全網關注。
四川某市一輛公交車上,七歲男孩用腳踢了坐在對面的一個年輕男子三下。
沒想到,男子突然站起來,將男孩重重摔在地上,然后用腳在孩子的頭部狂踩三下。被暴打的男孩當場癱軟在地……
2020年,有位網友在網上曝光自家親戚的一件事。
春節期間,有位親戚來家里拜年,他家的熊孩子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往網友家的鋼琴上倒了一杯水。
網友很生氣,本想呵斥孩子,可親戚卻阻攔,說道:“我家孩子是好心,看你鋼琴臟了,幫你洗洗。”
幾個月后,孩子在一琴行里,把可樂倒在了最貴的鋼琴上。而這架鋼琴的售價,是68萬人民幣。
老板要求索賠,熊孩子拿孩子年紀小說事,結果老板當機立斷,報警處理。
你看,家長不教育,自有人狠狠地來教育。只不過,家長教育代價小,而社會教育的代價,你可能根本承受不起。
還有一些熊孩子,在父母的不作為中,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淵,甚至給自己引來殺身之險。
2018年2月,重慶某小區內,一名男孩趁電梯里沒有其他人,竟然沖電梯按鍵撒尿。
結果,電梯因此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男孩被困在電梯里,險些有生命危險。
2017年,一名2歲的女童和另外兩名孩子一起坐電梯。電梯的按鈕原本是9樓,其中一名男孩卻惡作劇地按下18樓的按鈕。
到達9樓后,男孩把已經出電梯的小女孩重新抱回電梯里,女孩就這樣隨著電梯到達了18樓。
誰知道,18樓的護欄剛好損壞,小女孩一腳踩空,不幸墜亡。
男孩就因為一場惡作劇,成為“殺人兇手”。
你看,一個單純如白紙的孩子,因為父母日復一日的驕縱與不作為,也可以淬煉成傷人性命的惡魔。
04
看看那些真正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吧。
近日,廣東深圳一個男孩在逛超市時,因為貪玩,將紅豆和綠豆混在了一起。
家長發現后,沒有責罵孩子,也沒有悄悄把孩子帶走,而是在現場陪著孩子,一點一點把混在一起的豆子分開。
這一挑,就是兩個多小時。
孩子的母親李女士說,當時是想給孩子一個教訓。
兩個多小時,孩子挑花了眼,手心也累出汗了,他跟媽媽表示,自己非常后悔,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
幾天前,安徽六安的一位小男孩,被媽媽送到了派出所。
原來,家住17樓的男孩多次往樓下扔東西,這次竟然還把飯菜往樓下倒。
媽媽多次教育無果,只好把孩子帶到了派出所,讓警察來教育。
最終,男孩承認了錯誤,并保證以后不再犯錯,民警這才把孩子帶回了家。
事情曝光后,很多人都盛贊兩位媽媽的做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很多錯。如果無條件地縱容孩子,就只會讓他眼中沒有了底線和規則,將來只會犯更大的錯誤。
只有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嘗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他才會知道約束自己的行為,長大后,他才能成為一個懂規則、有責任心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有出息,有作為。
美國總統里根,小時候因為違規使用煙花炮竹,被警察帶到了警局。
違反了禁令需要罰款,但里根沒錢,只好回家找爸爸要。
里根的爸爸對他說:“罰款我先替你交上,但這個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后還。”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里根擦皮鞋、送報紙、打工掙錢,掙回了這筆錢還給父親。
長大后,里根成為了美國總統。他在回憶錄里講到這個故事,并寫道:“正是通過這件事,讓他懂得了什么是責任,那就是要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這個孩子長大后,當了美國的總統,他的名字叫里根。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一面鏡子,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孩子與父母都何其相似。
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該先成為什么樣的人,然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他,影響他。
愿我們都能成為優秀的家長,愿我們都能用教育代替袒護,用引導代替默許,讓我們的孩子,能成為一個有底線、有規矩、有責任感的人。
共勉之。作者簡介:月月。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碧讀矩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