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源
緊靠巴厘島的龍目海峽:雖沒馬六甲出名,20萬噸大輪船要從此借道
巴厘島是印尼的重要島嶼之一,因為巴厘島的名氣要遠大于印尼,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美麗的小島竟在印度尼西亞境內。事實上這個島還是印尼群島中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島嶼,當然這主要得益于島上發達的旅游業。
巴厘島四季都是綠水青山,島上林木遍地、生態環境十分宜人。因為島上居民普遍愛花、島上隨處可見用花做的裝飾,因此巴厘島常被稱作“花之島”。
除了島上的自然風景十分迷人外,這座小島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千寺之島。據說當年伊斯蘭教被引入印尼本土,一些堅信佛教的信徒便聚集到了巴厘島進行抗爭,因此這里的教徒眾多、寺廟更是多達十二萬座。
或許是由于巴厘島太負盛名,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與之隔海相望的龍目島。和巴厘島一樣,龍目島上也有湛藍寧靜的海水,也有活火山和熱帶魚,自然風光同樣令人陶醉。但即便很多人站在巴厘島的沙灘上,他們也大多不曾想過眼前還有個同樣秀麗的龍目島。
巴厘島和龍目島之間隔著的就是如今的海上要道龍目海峽,這是印尼境內乃至世界航運領域內頗為重要的一條水道。
龍目海峽北邊是巴厘海,南邊是印度洋,它剛好在中間起到銜接作用。印度尼西亞的島嶼頗多,龍目海峽恰好是連接它們的一條紐帶。
不僅是印尼境內,往來于東南亞及日本的大型輪船也常常借道龍目海峽。其實在海上,要說起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那一定是馬六甲海峽。
該海峽全長一千多公里,最寬處可達三百多公里,因此自公元四世紀以來就逐漸成為了溝通兩大洋的重要通道,
相較于龍目海峽,馬六甲海峽要出名得多、每年來往的船只數量也大得多,但是隨著地理的不斷變化,馬六甲海峽內淤積的泥沙不斷增多,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水深變淺。而且數千年來隨著船只流量增加、沉船量也在增大,這也導致水深變淺。
因此來往船只中較大的輪船一般不會冒險從馬六甲海峽通過,二十萬噸級的船只就要繞道了,而龍目海峽則是個不錯的選擇。龍目海峽的境況恰好與之相反,因為常年海水的沖刷,其水道較深、大部分都在一千米以上,而馬六甲海峽水深二三十米的水域有三四十處,船只想要通過需用輔助工具。
還有一點,龍目海峽海底幾乎沒有暗礁,對于來往船只來說十分安全。
在海上運輸較為發達的今天,龍目海峽的經濟價值不言而喻。事實上,龍目海峽的軍事作用也相當重要。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海盜十分猖獗,因此很多商船更愿意選擇較為安全的龍目海峽。
同樣,海軍在南北機動及兩大洋運兵時龍目海峽也會起到較大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