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獨往
古時候,人們對于墓葬非常重視,特別是歷代君王和高官們,死后的墓葬規模宏大,有的甚至是以舉國之力建造的,耗費的人力物力不計其數。而當時的老百姓可沒那個條件,有時候遇到災害戰亂,連吃飯都成問題。于是很多人就打起了古墓的注意,特別是歷代的貴族墓中,挖到一座,基本上一輩子衣食無憂。因此很多人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干起了盜墓的勾當。近代發現的不少古墓,幾乎都被盜過,就比如說筆者今天提到的這座墓葬,也沒能幸免。
本世紀初很多大學開始擴建,建宿舍建教學樓,南京高校林立,自然也不例外。當時某高校正在為建設新校區緊張施工,但不多久便停了下來。挖掘機正在挖地基,但卻意外挖到了一座墓葬,隨即停止施工。而校方也不敢大意,馬上將此情況上報。很快消息傳到了省文物部門,他們隨即組成了專家組,親赴現場查看。
我國古墓眾多,幾乎各地都有分布,但也不是想挖就能挖。由于技術條件有限,墓中很多東西都無法保存,此前在挖掘皇陵時就留下不少遺憾。所以專家們一致認為,古墓只要沒遭到致命破壞,就不會去主動挖掘,讓其長眠地下,才是最好的保存方法。
專家們到了現場以后,發現古墓的結構已經遭到破壞,墓頂損毀嚴重,于是只能進行挖掘。很快考古隊來到工地,接管了施工隊手里的活。但他們一下到墓中,卻非常失望。這座墓葬已經被盜過了,而且不止一次,盜墓賊殘留的工具年代都非常久遠了。所以眾人也就沒報什么希望。
事情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的那樣,墓中幾乎空空如也,留下的陪葬品屈指可數,而且沒多大價值。而專家們也從墓中信息得出了墓主人的身份,其名字叫作徐君敘,是明朝時的錦衣衛,因此這座古墓年代算不上有多長。而這徐君敘也大有來頭,祖輩是明朝的開國元勛徐達,和朱元璋有著過命的交情。因此其能夠入宮當差,恐怕也是沾了祖上的光。
這墓其實是徐君敘和妻子的合葬墓,對于研究明史,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我們知道考古是個精細活,需要很大的耐心。盡管墓中沒多少有價值的陪葬品,但專家還是耐心清理墓中每一個細節,這也他們帶來了意外驚喜。不多久,墓中傳來驚呼,原來一名隊員發現了一件瓷瓶,這可不是個簡單的物件。
這瓷瓶全身呈深藍色,是經過一千多度高溫燒制而成的霽藍釉,工藝復雜,燒制難度高。瓷瓶的造型古樸,瓶口和瓶頸較窄,看起來典雅大方。霽藍釉是明清所特有的,而這件瓷器堪稱當時的精品,非常難得,屬于皇家物件。顯然這瓷器應該是皇帝賞賜給徐君敘的,而他生前對其非常重視,所以帶到了墓中。
目前我國不管是博物館還是民間,霽藍釉瓷器保有量非常少,這瓷瓶更是罕見。所以發現的時候,就連專家們也爆發出驚呼,并且將其命名為霽藍釉梅瓶。而至于其價值,專家們估計起碼得在十億以上,堪稱國寶。如今這梅瓶由于太過貴重,已經被存放在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想不到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的墓葬,還會有驚喜出現。估計當時盜墓賊要拿的太多,將其漏下了,或者根本沒有看上它。如果他們知道這瓷瓶的價值,肯定腸子都悔青了,畢竟其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