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欲得四人:大小喬趙云和關羽,正史曹操想要的卻是這兩人
/訪客
說起曹操,人們腦子里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才華,他是位亂世梟雄,在英雄輩出的東漢末年,依然穩穩地占據了北方勢力,即使只是稱魏王,但在人們心中也是不可小覷的,畢竟這可是曹魏政權的基礎呢。
當然曹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不僅是因為自己有能力,更是因為他善于用人,手下有很多能干的大將,這才能這樣順利。
可是即使已經有很多猛將和人才了,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滿足,對于人才,他還是一如既往的重視,但是機關如此,他還是沒有得到他想得到的兩個人。三國曹操最想要得到的是這四人:大小喬、趙云和關羽,而正史中曹操想要的卻是這兩人。
有人會調侃,會不會是大喬和小喬,畢竟這點曾在詩中體現出來,曹操是清醒的,相比于美女,他還是更看中自己的事業,渴望一些人才。
這第一個人就是劉備,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劉備明明跟曹操一樣的地位,為什么會想要把他收入囊中,其實曹操看人很準,他早就知道劉備絕非平庸之輩,所以才會決定出兵幫助劉備攻打呂布。
后來還幫助他會許都,甚至出現疏忽,讓劉備得到了兩員虎將,不過以他的智謀,想必也早就看出了劉備不會甘心為人臣子,所以才會在劉備虛弱的時候,遲遲猶豫,沒有動手,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搖擺不定,所以后來才會出現這一輩子的敵人。
這第二個人就是沮授,是袁紹麾下的一名謀臣,說起袁紹,小編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雖然作為割據的軍閥,他并不聰明,也沒有眼光,沒什么志向,又生來膽小怕事兒,一點都沒有一城之主的氣魄。
但是他不僅有富庶的土地還有很多大將和幕僚,他們比較給力,這也是曹操最為羨慕的,對于這些名士,曹操也很看重,他因迎天子到許都正式跟袁紹關系破裂,成為對手。
后來官渡之戰,袁氏被滅,曹操也從袁紹那里獲得了很多的人才,這成為了他的事業一大推動力,但是他最想得到的還是袁紹座下的首席謀士,沮授,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親自去勸他投降,還說如果能夠得到他,那得到天下豈不是遲早的事兒。
但是沮授是忠貞之士,寧愿一死,也不愿意對不起自己的先主,拒絕了曹操的提議,而曹操也因為這件事抱憾終身。
在一些書中曾提到,關羽和趙云才是曹操最想得到的猛將,但這并不符合史實,或許因為曹操的愛才之心才導致作者會這樣寫吧。
而對于江南的二喬更是天方夜譚,因為正史中根本就沒有這兩個人,這樣寫是為了讓諸葛亮成功的激怒周瑜,順便還給曹操的反派角色添上一筆好色的壞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