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老祖宗的教誨不妨看看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俗語,這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更是老祖宗將自己的經驗濃縮成一句句膾炙人口的俗語,給我們后世警示或者教誨,希望我們能夠少走彎路,在生活中得到更大的啟發。
所以說,我們如今看這個世界時,是站在老祖宗的肩膀上。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一個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小編把這句話拆分成前后兩句來理解。
這前半部分逐字翻譯就是寧愿去試別人的棺材,大家都知道,棺材是死去的人最終的歸宿,但大多數人并不喜歡棺材,認為提到棺材就覺得晦氣。
而試別人的棺材,也并不是躺進去試一試棺材到底舒不舒服,而是通過觸摸和觀察看看棺材質地好不好,到底結不結實。畢竟棺材最終要掩埋進土地很多年,如果不結實就會在土地里腐爛發霉,不僅不能保護逝去的人的遺體,更會讓人覺得死都不安心。所以去幫別人試棺材,也是積攢福報的行為。
這后半部分的意思就是說一定不要去試別人的鞋子,這里面的講究就大了。
第一,穿別人的鞋子本身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何況在古代女子的腳是不可在外面露出來的,不然就要被冠名不守婦道,而這時候試別人的鞋,就是一件不好的事了。
第二,從健康衛生的角度出發,也不建議去穿別人的鞋,每個人穿鞋子時都會有汗液的分泌,如果是帶有足部傳染性疾病的人的鞋子,試了不但不衛生,還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在古代,是十分封建迷信的,尤其是那些來歷不明的鞋子,就算漂亮華麗也不會去試,生怕會招惹上不干凈的東西,所以古人十分注意,幾乎從來不會去試穿別人的鞋子。
第四,古代,還沒有現在柔軟舒適的鞋子,古人常年穿草鞋,無論是農耕還是日常生活,草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去買鞋的時候卻不會輕易的試穿別人賣的草鞋,這是因為草的質地十分不結實,如果試穿給人家穿壞了,就麻煩了,這時候賣鞋的人不僅會惡語相向,還會要求試穿者賠償。
而最后一點,就是說,男女之間的奸情被稱之為搞破鞋,諷刺了那些不守婦道,不顧道德倫理的男女。
所以,其實老祖宗只是想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有原則,絕不能沖破道德倫理,做遺臭萬年的事。更要堅守這個社會的基本準則,生而為人,我們不能只做被欲望控制的野獸,而要做一個自尊自愛,自律自我約束的好人。切不可因為一時的快樂,失去這世間最干凈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