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起開封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它只是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每當聽到這種回答,筆者都會心中不忿。因為開封雖然現在已經沒入平庸,但在北宋時期,它卻曾號稱“世界第一大城市”。
北宋是我國古代歷史中,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封建中央集權朝代。雖然在政治上相對比較羸弱,但是在經濟和文化方面卻堪稱翹首。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之上,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府,曾一躍為當時世界范圍內的第一大城市。
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生活,開封不僅毫無壓力地碾壓其他朝代的都城,而且單從城市規模以及人口數量上來講,能夠與東京開封府相抗衡的都城也少之又少。雖然唐朝都城長安就已經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地步,但是東京開封府卻要更勝一籌。
1.古城開封的歷史演變與都城史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驛兵變”篡奪后周政權,開創了國祚長達167年的北宋王朝。至此東京開封府被確立為北宋都城,直到公元1127年北宋覆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之時,東京開封府才結束了其作為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使命。
實際上開封府雖然顯赫于北宋,但是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隨著時間推移以及歷史變遷,在開封曾先后出現于很多朝代的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記載可以始于顓頊帝被封于“高陽”,即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高陽鎮。
當然開封被定為都城則是在夏朝,據記載夏朝從帝杼一直到帝廑,都曾在開封一帶建都史稱“老丘”,并且時間長達217年。這段史料將開封第一次建都,或者說第一次成為都城的歷史,從猜想變成了更為明確的事實。
開封自夏朝第一次建都之后,在朝代不斷更迭中,又成為了戰國時期的魏國,以及五代時期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和金國的都城。而后周殿前都點檢、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就是北宋的開國皇帝,而北宋的都城也設立于開封。
至此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鄭州毗鄰的開封,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八朝古都”。而且這座古城在歷史上,由于不斷被封建王朝選為都城,所以即使在現代社會中,它的名聲并沒有其他古城響亮,但是我們也不能遺忘開封,在古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
2.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
這些很多對歷史知識特別感興趣的人,一定會對北宋,這個形式上達成了大一統局面的朝代,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其實北宋由于“立國不正”,所以在后代歷史學家以及,很多歷史愛好者的心目中一直都飽受詬病。
但是人們詬病的只是北宋的政治,以及相對來說比較羸弱的國家實力。但又不得不承認宋朝在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并且將都城定為開封之后,開封這座古城就再次煥發了城市之光。
東京開封府作為北宋的都城,曾歷經9帝并成為了北宋王朝興衰的親歷者。在北宋168年的建國史中,可以說也是開封這座古城,在歷史發展以及古代封建史上最為輝煌的時代,。它作為大宋王朝的都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據《宋史 地理志》記載:
“崇寧年間,開封有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戶,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口?!?/p>
經濟發展促進人口出生率,而且人口數量的增加,也為北宋王朝發展奠定了重要契機。經濟文化發達、社會生活繁榮,是當時開封最主要的城市表現力。
3.“八荒爭湊,萬國咸通”
北宋都城開封在當年有多繁華呢?大家印象中的紐約以及華盛頓,有多么繁華和熱鬧,當時的開封就有多繁華??梢院敛豢鋸埖恼f,開封在當時,其實就是一個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超級大城市“。
宋詩人林升曾撰寫《題臨安邸》一詩: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歌中的汴州,就是北宋都城開封,當時人們將開封當做一個標桿,無論形容哪里的繁華景象,都要以開封城作為比較對象。
因此可以得知當時開封的繁華景象,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筆者認為當時的東京城,也就是開封,絕對稱得上富麗甲天下,而且繁榮興旺的程度已經達到了鼎盛程度。
作為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及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開封的盛景,絕對是大家想象不出來的一番景象,后人在撰寫史書的時候,都會不遺余力的去夸耀北宋都城開封。“八荒爭湊,萬國咸通”就是史學家們,對東京開封府繁榮景象的描述。
1.《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盛景
如果通過文字,無法讓大家想象得到,當時北宋都城開封城的繁華與熱鬧景象。那么相信大家看過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之后,就會對開封的繁華有進一步的認知,以及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清明上河圖》作為北宋風俗畫中的翹楚,以及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不僅生動而又細致地描繪了,某一年的清明時節北宋東京開封府,汴河兩岸郁郁蔥蔥、人潮人往的繁華與熱鬧景象,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當時開封城的經濟與文化發展。
這幅天下盛名的《清明上河圖》,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描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動物和景物。在熱鬧非凡的市景與百姓生活的襯托之下,更加彰顯出了開封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2.開封“盛景“背后的社會現實
由于這幅長篇巨卷,是以北宋汴梁城為創作場景,汴梁城就是東京開封府,所以這座沉淀了千年的開封古城又被人們譽為“東京夢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能夠生活在當時的開封城內,相信一定會身臨其境的去感受,這座“國際”大都市的魅力。
當然后世人在一覽《清明上河圖》之時,也發現了很多帶有憂患意識的內容。也就是說在熱鬧與繁華景象的背后,看似生活得開心、輕松的北宋城市居民,其實也深受過重的苛捐雜稅壓迫。
但是筆者認為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其實就是人壓迫人的社會現實。所以即使是經濟特別發達的北宋,其實也無法逃脫這種源于制度上的落后性??偠灾_封在北宋,就類似于現代社會中的上海市與北京城。
北宋大詞人柳永曾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中,用如夢如幻的語言,描寫了當時北宋都城開封的繁華與歌舞升平: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p>
《東京夢華錄》卷六中也曾有類似夸贊:
“都城左近,皆是園圃。次第春容滿野,暖律暄晴,萬花爭出粉墻,細柳斜籠綺陌。香輪暖輾,芳草如茵;駿騎驕嘶,杏花如繡”。
其實用詞再艷麗情感再充沛,最終的目的,也都是為了烘托開封這座古城的歷史神韻與魅力。
1.從儀邑到汴京再到開封
有人說開封北宋時才是一座名城,一旦北宋覆亡之后開封也就隕落了。但筆者認為能夠在歷史中留下印記的古城,也必然有其不容忽視之處。否則現代社會中的其他古城,怎么沒有在青史中留下姓名呢?
開封在五六千年前就在不斷,隨著時間推移以及朝代更迭而不斷變化。從最開始的儀邑、大梁再到開封,然后再從開封變成汴州、東京、祥符、汴京等。每一次城市名稱改變,都在默默的訴說著一段關乎于繁華與落寞的歷史。
實際上汴州又可以稱為汴梁,當然這都是開封城的古代稱呼。據歷史考證,開封只有在被人們叫做汴梁時期的歷史,才是開封這座古城,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或出彩的階段。當她的名稱變為汴京之時,就深深地烙上了亡國的恥辱。
無論輝煌還是落寞,歷史都是公正的,當開封輝煌之時歷史并沒有傲嬌;當開封落寞之時歷史也未曾離開過她半步。換而言之就是無論富有還是貧窮,開封依然是一座歷史古城,即使她現在已經籍籍無名,或者說只能是河南省的一個地級市。
但這也無法抹去她曾經在歷史上的輝煌,當然也無法洗刷她所遭受的恥辱。正所謂“千秋功過任后人評說”,她只是一座氤氳了歷史韻味的古城。所以無論聲名顯赫還是籍籍無名,她始終是她并,未曾有絲毫改變。
2.開封的現代新風貌
開封作為我國歷史上的名城,從開始發源一直到現代社會,雖然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以及繁華落幕,但卻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而且作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的發源地,現在依然散發著無法抵擋的藝術魅力。
同時開封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雖然無法保持古城的原貌,但是卻依然散發著歷史魅力。作為一個孕育了“宋文化”的古城,即使現在已經被很多人遺忘,或者說并不被世人所重視,但是卻依然無法讓人她曾經的輝煌與繁華。
宋朝陳普曾作《歷代傳授歌》,從“伏羲神農黃帝氏”一直寫到了“大元一統興燕薊”。在這前后幾千年的歷史中,唯有寫道“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之時,才能讓人們了解北宋以及開封城曾經的繁華。
開封作為一個傳承了4000多年的歷史古城,她從歷史中走來也必將在歷史中傳承。當大家無法切身感受北宋東京開封府的繁華之時,筆者希望大家可以在歷史長河中,去通過想象力神游開封府,只有這樣才不會讓這座歷史古城沉寂于俗世之中。
【結 語】
賈玉英,趙文東《北宋開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張清德《北宋開封生態文明研究》
王明德《試論北宋開封定都》
馬歡歡《北宋開封娛樂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