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關乎財運,關乎健康,更關乎命運。有福之人可以不是成大事者,但絕對是享福之人。日子過得開心,工作做的順心,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羨慕?
那么,福氣是天生的嗎?顯然不是,一個人風水的好壞,往往在于這個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倘若此人做人做事符合大家心意,讓人贊賞,讓人敬佩,有什么好事大家都愿意想著他,那么此人必然就是有福之人。
“福氣寫在臉上”,有福,就有薄福。薄福之人又是怎樣的呢?過來人告訴你:福小之人,身上往往帶有這三樣東西,一旦有,應當盡早舍棄。
人類不是精密的機器,從來做不到完美無缺,但人類卻成為了食物鏈的頂端,這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好運,而是在于我們懂得團結。
懂得結合他人的力量,運用他人身上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使自己越變越強,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一步走向巔峰。
作為普通人,我們應當向他人學習,明白自己是有不足的。只可惜有些人卻并不這么想,因為優越的出身或因為眼前短暫的勝利,他們迷失了自我,認為自己就是完美的,自己就一定是對的。
須知,狂妄是最大的無知。自信本沒有錯,但若自信過了頭,就會釀成悲劇。明朝將領藍玉,是朱元璋晚年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藍玉也是這么認為的,甚至自以為覺得不論自己做什么朱元璋都會原諒他。于是他霸占良田,欺壓良善,在酒席上胡亂說話。
結果便是被朱元璋隨便抓幾條罪證處死。只是可惜了一代名將,因為自己的狂妄而慘死獄中。倘若藍玉懂得收斂,大概不會淪落至此。
對人謙謙有禮,恪守進退之道,虛心向他人學習,態度誠懇,沒有人會討厭這樣的人,且這樣的人一定多有福氣。
單說放縱則太過抽象,須放在具體語境中,如自我放縱又可理解為不約束自我,不自律。以一個人外形來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律。
父母沒有給我們一個英俊的臉,這并不重要,因為放眼看去大家都是普通人。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瘦的人總是要比肥胖者多些優越感,太過肥胖會極大降低他人的好感度。
于是乎,很多人高喊:減肥!可減來減去體重不降反升,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不夠自律,太過放縱自我。
人是有惰根性的,如果不強行管束著自己,人就會越來越懶。在減肥時,若不強行要求自己去鍛煉,去節制飲食,那么再多的計劃與口號都是徒勞。
沒有好看的外形會導致我們失去很多機會,久而久之,便成福薄之相。此外,放縱更在于許多方面,比如原則,又比如精神。
放縱自我不再專一,不再恪守原則以至于做出違法亂紀之事,莫說福報,恐怕還會有惡報。
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失足,你可以馬上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誠信究竟可以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在現代社會,千萬不要以為你失信了,失去的最多只是一段友誼,你還可能會失去全部。
注意這里的“全部”,包括你未來的機遇發展,甚至全部財產。因為在法律上明確規定,違約者要支付違約金。
為了確保雙方能夠誠信對待彼此,在商業合作中我們需要簽訂合同,合同一旦簽訂只要合法便會生效,一旦雙方誰失信了,那么等待他的不是對方的苛責,而是法律的問責。
同樣,在與人交往中失信,便意味著你對他人的不夠尊重,你不尊重他人又何求他人會尊重你?一次在你看來小小的失信,很有可能會讓你失去你所珍視的朋友,甚至親人。
倘若不將失信放在眼里,久而久之,愿意幫助你的人越來越少,須知人生路漫漫若沒有人愿意幫你一把,你很難走到高處,跌落低谷時也沒有人會愿意拉你一把,那么只能獨自沉淪。
福氣,總讓人聯想到玄學,事實上能否抓住福氣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如何去做人、做事。
想要成為有福之人,不必想著哪天遇到貴人,首先要把自己身上的臭毛病一個一個改掉,比如今天所介紹的三項福薄之人的特征,一定要謹記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