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獨立】版:2021中國詩歌十大新聞-發(fā)星 整理編輯(修改版)

【獨立】版:2021中國詩歌

十大新聞

發(fā)  整理編輯

 

01、詩歌民刊黑浪洶涌

02、“第六屆栗山詩會暨中國詩人環(huán)洞庭湖田野調(diào)查寫作計劃”舉辦與《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出版

02-1“第六屆栗山詩會暨中國詩人環(huán)洞庭湖田野調(diào)查寫作計劃”舉辦

02-2、《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出版

03蓋瑞·斯奈德獲“第十四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

04、《先鋒:百年工人詩歌》首發(fā)式暨分享會舉行。

05、“第六屆中國70后詩歌論壇”舉辦

06、《江南風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浙江新詩群的審美嬗變》 出版

07、詩融體Amalgamata--跨媒介的詩歌藝術(shù)“2021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

08、詩人之逝

08-1胡續(xù)冬

08-2野牛

09、【北京當代詩人十九家】出版

10、《山水無盡——來自長江的詩》在阿根廷出版

01、詩歌民刊黑浪洶涌

2021年詩歌民刊,除80年代民刊【今天】【紐約一行詩刊】【女子詩報年鑒】【北回歸線】等繼續(xù)辦刊外,就是九十年代民刊【詩參考】【自行車】【詩】【大騷動】等繼續(xù)辦刊,再就是新世紀后前十年創(chuàng)辦的民刊【卡丘詩刊】【抵達】【外省】【芙蓉錦江】【后天】等的持續(xù)辦刊,再就是新世紀后十年創(chuàng)辦的民刊【大荒】【夜行者】等的持續(xù)辦刊

就是“后非非群體”中的兩員大將袁勇執(zhí)編的【詩鼎】與董輯主編的《非非評論》在本年的創(chuàng)刊;它們構(gòu)成四十年詩歌歷史與民刊歷程的不同區(qū)間與代表,同時也構(gòu)成中國現(xiàn)代詩血滲鐵質(zhì)的一種永恒之流比如中國最牛的兩大民刊【今天】與【非非】已連續(xù)由多批人加入與匯聚,而延脈著百年中國詩史上傳奇之一

其它【紐約一行詩刊】【女子詩報年鑒】【北回歸線】【詩參考】【自行車】【詩】等創(chuàng)辦25年、30年以上的民刊正在以穩(wěn)健扎實的詩性精神付出,加入這一條自由創(chuàng)造的黑色大河

充滿期待的【卡丘詩刊】【抵達】【外省】【芙蓉錦江】【大荒】【夜行者】等接跟其后,顯示長江后浪推前浪的聲勢,這些的民刊主辦者由405060708090六代人組成,這也是一根詩脈之血,里面也有傳承與創(chuàng)造,中國現(xiàn)代詩活力不死,創(chuàng)造精神不死,民刊不死,永恒!(具體詳見發(fā)星整理專文【致敬:2021中國詩歌代表性民刊掃描】)

02、“第六屆栗山詩會暨中國詩人環(huán)洞庭湖田野調(diào)查寫作計劃”舉辦與《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出版

2-1“第六屆栗山詩會暨中國詩人環(huán)洞庭湖田野調(diào)查寫作計劃”舉辦

202152126日,第六屆栗山詩會暨環(huán)洞庭湖詩人田野調(diào)查寫作計劃,在湖南長沙、湘陰縣栗山、汨羅、岳陽南洞庭湖進行。22日上午在長沙舉行了第六屆栗山詩歌獎、第六屆卡丘·沃倫詩歌獎頒獎典禮與詩歌朗讀會,下午進行了《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討論會。

栗山詩會與栗山詩歌獎、卡丘·沃倫詩歌獎由著名詩人、評論家、紀錄片導演周瑟瑟2016年創(chuàng)立于湘江邊的栗山村,已經(jīng)舉辦了六屆。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lián)主辦,中國詩歌田野調(diào)查小組、湘陰縣詩歌散文學會、《卡丘》詩刊承辦。100多位來自北京、上海、山東、浙江、遼寧、深圳與湖南本地的詩人、批評家、翻譯家參加了本次活動。

周瑟瑟談到栗山詩會的源起、做法與目的,他說:“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我在杜甫贈李白的中又回到故鄉(xiāng)來舉辦一年一屆的栗山詩會。栗山詩會源自于紀念逝去的父親,發(fā)起于我的胞衣村落,2016624日我的截句詩集《栗山》與村民見面朗誦會是首屆栗山詩會。我們的做法是與村民在一起讀詩,在洞庭湖進行詩歌田野調(diào)查與戶外寫作,同時拍攝影像,詩人黃明祥就拍攝了'作者影像作品’《栗山:父親的床》。栗山詩會試圖建立詩歌田野調(diào)查的樣本,在生活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詩歌元經(jīng)驗,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與思考,形成'詩歌人類學’的方法與認識。

南洞庭湖、栗山是巫楚文明的發(fā)源地,自古就有信鬼好祠之風,屈原寫出了《九歌》《離騷》,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屈原的史前藍本如何轉(zhuǎn)化為當代詩歌,湘人的浪漫氣息、神秘氣息如何在我們這代人的寫作中得到體現(xiàn),當代詩歌遇到的精神困境如何找到出口,我們想通過栗山詩會與詩歌田野調(diào)查來尋求解決之道。95歲高齡的長沙籍臺灣詩人向明特意穿上“媽媽給我留下的這一件非常非常古老的衣服”--舊藍布對襟衣服錄下答謝視頻,對于來自湖南家鄉(xiāng)的栗山詩歌獎,他說“這是活到95歲逢到來自家鄉(xiāng)的溫暖,我一直激動得老淚盈眶。老妻說從來沒看到我這樣過。如果可能我會帶一打金門陳高請你喝!”

他在視頻中說:“我日夜都在想念的我湖南老家的鄉(xiāng)親父老兄弟姐妹們,我是一個14歲就離開家,在外漂泊一生直到而今快95歲的長沙細伢子。而今忽然接到家鄉(xiāng)親人的愛護隆重地給我一個無比貴重的終身成就獎,使我意外更覺得受之有愧。我穿著媽媽給我留下的這一件非常非常古老的衣服,來向各位感謝又感謝。”

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楊厚均說:栗山詩會已經(jīng)舉辦六屆了,我參加了五屆。第二屆我以本土詩歌愛好者的身份參加,從第三屆起,我代表主辦單位之一的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參與。栗山詩會不僅成為我個人每年的期盼,也逐漸成為推動我所在的湖南理工學院文學院學科建設(shè)的一個重要的文學研討和交流的平臺。

面向世界,評選年度優(yōu)秀的詩人、翻譯家和批評家,讓我們始終處于文學現(xiàn)場,不脫離現(xiàn)場的學術(shù)才是有活力的學術(shù);栗山是我們面向世界的基點,栗山應該也能夠成為連接地域和世界的橋頭堡,在這里我們開展各種主題的詩歌研討與作品分享,我們的活動是如此的小,又是如此的大,是如此的私密,又是如此的敞開;從瑟瑟兄老屋背后的栗山出發(fā),帶著栗山的泥土味道,我們撲入田野,深入底層,感受傳統(tǒng),我們看到,每一片詩歌的霓虹,都源自大地的氣息,每一塊樸實的大地,都有詩意的萌芽。因為上述種種因素,一個源于小范圍詩友的活動,漸漸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的精神期待。

2020年疫情期間,很多活動被取消或者以網(wǎng)絡(luò)會議的方式進行,但疫情稍緩,詩會依然以現(xiàn)場的方式進行,那是我2020年出席的第一次公開的文學聚會,當時那份久困之后脫韁而出的自由與快樂,至今記憶猶新。瑟瑟家鄉(xiāng)的栗山是讓人嫉妒的,因為在南方丘陵,這樣的栗山包括以栗山命名的山地實在是非常普遍,但惟有這一座栗山,將因栗山詩會而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詩歌地標。

作為瑟瑟的兄弟、鄉(xiāng)友,我以此為榮!

2-2、《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出版

710日,《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重量級大書,1000多頁,75萬多字,16開精裝本。全書收錄了280位詩人、作家、評論家的評論與相關(guān)言論、對話、訪談,對周瑟瑟36年創(chuàng)作較為全面的梳理與總結(jié),為構(gòu)筑當代詩歌文明提供研究個案,為周瑟瑟的創(chuàng)作存檔,為歷史開辟通向未來的路徑。該書厚達1000多頁,因為時間跨度達36年,從上世紀80年代末,關(guān)于周瑟瑟的詩歌寫作,每年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評論出來,有的年份多達三四十篇,有的少則三五篇,有的幾年才有那么一兩篇,也有的年份悄無聲息,這是時間的產(chǎn)物,是歷史的產(chǎn)物,是一個自然的沉淀過程。

該書是一個詩與詩學的池塘,收集了36年自天而降的雨水。是詩人生命綿長的呼息,每一頁都充滿了評論者、詩人與詩的呼息,人的氣息彌漫,白紙上每一個字都是活的。周瑟瑟是一個實踐型詩人,他不斷調(diào)整寫作的快與慢,他掌握了寫作的速度與節(jié)奏,本書通過對他各個時期的詩集的評論與討論,記錄了他36年詩歌寫作波浪式的起伏變化,從簡約到繁復,從繁復再到簡約,說明了詩是生命的實踐。“過程文學哲學”理論創(chuàng)始人、四川省評論家協(xié)會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專委會主任陳亞平認為:“《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完全成了中國詩人詩學觀版圖,周瑟瑟做到了百科全書式的海德格爾式的田野調(diào)查。《當代詩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具有詩學史的典藏價值。”

眾多詩人對周瑟瑟的詩歌文本進行多角度細讀,進入詩歌的方式靈活、鮮活,接地氣,比如書中收錄的著名詩歌翻譯家、評論家程一身在湖南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課堂上帶領(lǐng)14位同學對《林中鳥》的分析,每個同學說出各自的閱讀認識,程一身再對同學們的認識進行分析與歸納,是關(guān)于周瑟瑟《林中鳥》的創(chuàng)意寫作課,給其他詩歌寫作者一個閱讀示范。這是一部詩人寫作的超級指南。“陳亞平論周瑟瑟”專輯,收錄了18篇全面論述周瑟瑟的論文,給中國當代詩歌帶來諸多思想啟蒙,是“當代詩歌文明”建設(shè)的重要文獻,是詩學哲學研究者反復閱讀的文論,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

03、蓋瑞·斯奈德獲“第十四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

66日上午通過線上進行了頒獎,獲得第十四屆“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的是美國詩人蓋瑞·斯奈德。早在2012年,“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主理人黃禮孩在澳門拜會過蓋瑞-斯奈德先生,當時他就萌生給斯奈德先生頒獎的念頭,但這個緣分卻推遲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日子。在詩人黃禮孩看來,東方世界缺一個給蓋瑞-斯奈德先生的獎。

眾所周知,斯奈德先生對古典中國充滿深情,他心儀東方文化,學習中國禪宗,把中國的寒山、白居易、王維、陸游等經(jīng)典詩人翻譯到美國,影響深遠。經(jīng)歷豐富的詩人蓋瑞·斯奈德是一個罕見的現(xiàn)象,他是自己文化選擇與理想追求的合成體。在社會、環(huán)境、語言之間,斯奈德以身體來感知世界,與自然萬物對話,建立起非征服性的關(guān)系。他的寫作、他的修行,他的生活方式已成為一種經(jīng)典。作為仁愛的智者斯奈德先生,他是整個人類道德的聲音,正是基于他偉大的工作,他睿智的洞見,他詩歌帶來的漫長共振,特別是爆發(fā)人類歷史最大的新冠病毒的背景下,“詩歌與人”把這個獎頒給他,顯示了他堅守大地上古老價值的時間意義,這也是大自然文明詩學的勝利。

授獎詞這樣寫道:作為“自然文學”的代表人物,蓋瑞·斯奈德 (Gary Snyder, 1930- ),被譽為“深層生態(tài)學的桂冠詩人”。在漫長的歲月里,斯奈德先生整合了自然情感的反射,以自然審美為格調(diào),致力于探索文明與自然的詩學,在自然與社會之間建立起互惠的同一關(guān)系。早年他向往遙遠之地,深入印第安民族生態(tài)的實踐,后來又結(jié)合東方禪宗文化的參悟,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生命觀。斯奈德深得自然的稟賦,他向遠古的生命與文明學習,展現(xiàn)出了對于自然、生命、物我關(guān)系的深層思考,為人的自我實現(xiàn)提供了有益的嘗試,在這一過程中,他將東西方永恒的思想賦予現(xiàn)實。他是清醒的大師。他以清潔的靈魂呼吁人們重拾“古老的同心”,重塑古老文化的根源,找回樸素的生活,在詩歌中重建了一個人類可以棲息的世界。

蓋瑞·斯奈德從東西方文化角度來觀察自然、宗教、文化、社會、歷史、思想,他的詩歌既根植于廣袤的土地,在移情自然之時,又展現(xiàn)出了工業(yè)化時代現(xiàn)代人對生存環(huán)境的關(guān)切和憂慮,表現(xiàn)出他永恒的愛和果斷的糾正。他的詩歌高度凝練,簡潔生動、神秘清冽、意境深遠,在節(jié)制的文本里,他直接、具體、明快地呈現(xiàn)出自然所蘊藏的詩意,尋覓到事實之外的事實,讓語言成為自然的一部分。20世紀60年代末期已經(jīng)成為“美國新文化英雄”的蓋瑞·斯奈德是一個時代的聲音,無論作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高山,還是作為“自然代言人”的詩人,他畢生把歷史和荒野之地納于心中,不斷以詩性去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從有限性的生命里生長出無窮的力量,以對抗時代的失衡、紊亂及愚昧無知。

蓋瑞·斯奈德?lián)碛卸嘀氐纳矸荩瑓s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又有特殊意義的詩人。他把詩人、行動者、理想者的身份完美結(jié)合起來,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足以對抗異化的強健世界。蓋瑞·斯奈德是一個真正將大地的光榮歸還大地的詩人。

蓋瑞-斯奈德先生回應了來自東方詩歌故國這一榮譽,他宣讀了受獎詞:

感謝黃禮孩先生。

您為我寫的頒獎詞富有魅力,讓我受之有愧。在太平洋彼岸,一個文明古國能如此充分并深切地領(lǐng)悟我一直以來在作品和生活中努力傳達的意義,真是令人滿足和欣慰。在2020年代這個復雜的世界,這個獎項會幫助我們說出一些更加深刻的真理,找到更加共同的語言。

我相信我們擁有同樣的根系,來自同樣的大地。19305月,我出生在舊金山。我的父母很快回到西雅圖,買下城北的一片采伐地——其實就是一座極其破敗簡陋的小木屋,只有一個房間。當時是大蕭條中期,我父親和其他許多人一樣,都找不到工作。不過,他們找到了一頭奶牛,開始做起牛奶小生意。等到我能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們就有兩頭奶牛了。每天早上,我騎車去送瓶裝牛奶。后來我攢夠了錢,買了一些羅得島紅母雞。因為谷倉有空地養(yǎng)雞,我就經(jīng)營起固定的雞蛋小生意。我母親曾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學生,但是沒能完成學業(yè)。大蕭條前,我父親出海在船上做事。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人,具有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社會主義政治意識。

二戰(zhàn)帶來許多改變。我父親被聘為顧問,指導那些戰(zhàn)爭歸來的退伍士兵。母親為一家報紙做新聞記者。我們已經(jīng)搬到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我和妹妹都已高中畢業(yè)。我被里德學院錄取,獲全額獎學金。里德學院以政治自由和學術(shù)嚴格著稱。我也在一家報紙上夜班、做粗活兒,開始攀登當?shù)乇└采w的山峰,并在森林中度過一段時光。我主修人類學,研究西北太平洋本土文化,特別是海達文化,還有歐美地區(qū)的歷史。我勉強維持生計的工作包括林中勞作和木工。我堅持學習中國文學語言和早期經(jīng)典,尤其是《大學》。我對佛教思想格外感興趣,包括早期印度和藏傳佛教。中國禪宗教義特別激發(fā)人思索,比如英譯本《六祖壇經(jīng)》。有數(shù)百部經(jīng)典供我們研究。我還閱讀了中國卓越詩人的很多優(yōu)秀翻譯作品,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研究生時也親自嘗試翻譯過一些。在伯克利,我遇到艾倫·金斯堡、杰克·凱魯亞克和其他垮掉派作家,受到他們鮮活能量的激發(fā)。我一直熱愛高山,但是從森林深處、沙漠、臨海地層和沼澤,我學會生活和學習,學會觀看那些風景中的農(nóng)場和城市的自然之地。

對遠東文化的興趣、一年的現(xiàn)代日本語學習和兩門中國文學課程讓我有機會受邀赴日本學習。在那里,我在幾座臨濟宗寺廟住了很長時間,像真正的僧人那樣生活。我認識了一些貧困潦倒、大多無家可歸的日本詩人和藝術(shù)家,他們引領(lǐng)我進入東京市中心、“日本的阿爾卑斯”和沖繩附近島嶼那精彩而絕望的生活。我們都靠潛水和打魚為生。我從杰出的日本詩人榊七夫(Nanao Sakaki, 1923-2008)身上學到了很多,他教會我如何同時在內(nèi)城和遠山生活。我在那兒娶了一個日本女人,生下兩個兒子。在太平洋上生活了十六年之后,我決定重返西岸。

森林環(huán)保勞作與禪宗研究實踐的結(jié)合,偶爾幾首詩歌,加上生態(tài)政治和教育,構(gòu)成了我的生活。我們在內(nèi)華達山脈中部得到一些沒有開發(fā)的山地,我盡可能利用當?shù)乜梢垣@取的資源,建造了一座帶柴棚的房子,還有實用的車房谷倉等。從商店買來的很少,城鎮(zhèn)離我們二十五英里。山里的鄰居們幫了大忙,后來我們也幫他們干農(nóng)活兒。每天早上,我們就在黑暗中打坐,參禪。我的詩歌、講座和文章是我的一部分,深植于我的寫作、我的地方,來自我的雙手,我的家人,我的詩歌社群,我的東方哲學研究和實踐,我對中國詩歌的翻譯。這些都相互維系,不可分割,就像枝葉無法脫離樹木,河流和山脈互相環(huán)繞,生命和大地緊密連接,或者詩歌與人彼此浸潤。

現(xiàn)在,孩子們都長大了,探索著自己的生活。我所生活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社區(qū)充滿生機而獨立。我出版了幾部散文和詩集,成百上千的學校和團體邀請我做講座,講述如何尊重自然;培養(yǎng)和幫助各種各樣的人;如何簡單而優(yōu)雅地生活;尊重所有種族的女性;把人類看作地球上豐富多樣的生物之一。我也為作家開設(shè)一些講座和工作坊,算是一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詩意棲居方式。我們是我們的行為、飲食、話語、寫作和翻譯的總和。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當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工業(yè)化,這個簡單的事實經(jīng)常被遺忘,被忽略, 被壓制。 只有詩讓我們對此真相保持清醒。這種詩歌讓我們每天踐行荒野,也就是尊重自然;培養(yǎng)和幫助各種各樣的人;尊重所有種族的女性;把人類看作地球上豐富多樣的生物之一;簡單而優(yōu)雅地生活。

簡單而優(yōu)雅地生活,聽起來簡單,但是需要勇氣、自律和堅持不懈。

不過詩可以幫助我們,因為詩的真正本質(zhì)即是簡單和優(yōu)雅。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詩把我們所有人聯(lián)結(jié)在一起。

你的“詩歌與人”獎如此簡單而優(yōu)雅地編織起詩、人和大地的網(wǎng)絡(luò)。我很榮幸成為這美好世界的一分子。

謝謝!

蓋瑞·斯耐德 

202161

隨后,蓋瑞·斯奈德用英文朗誦了三首短詩,還用中文朗誦了自己的《北方的海》。專程從美國明州飛到加州,來到老詩人身邊的中國詩人、譯者王屏用中文讀了獲獎詩人的詩歌。蓋瑞·斯奈德 先生還在網(wǎng)上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最后在美國音樂人歌唱蓋瑞·斯奈德 先生的詩歌音樂中完成了頒獎儀式。

“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在線上頒發(fā)更加有國際影響力了,蓋瑞 斯奈德的歐美的朋友圈都出現(xiàn)了,有斯奈德的研究專家馬克·岡納曼教授、斯奈德的傳記作家John Whalen-Bridge,還有他的譯者、評論家、朋友....”今天上午2個小時的連線頒獎儀式,有朋友這樣說。其實,中國的詩人、翻譯家、作家、媒體人及斯奈德先生的讀者上網(wǎng)觀禮的更是不少,雖然儀式比較簡單,但看到91歲的詩人像一位“90后”詩人,都覺得詩歌的力量應該是這個樣子。每年的“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都異常隆重,但因為疫情,之前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頒獎儀式只能簡而化之。重要的是,“詩歌與人”在全球范圍內(nèi),找到屬于人類心靈的偉大詩人,向中國讀者推介他們光明的文本,并表達致意!創(chuàng)辦于2005年的“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每年評選一次,獲獎者包括多位世界級詩人,至今已誕生出一批偉大的名單,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和德里克·沃爾科特、波蘭大詩人扎加耶夫斯基、德國重要詩人恩岑斯貝格、敘利亞頂級詩人阿多尼斯、葡萄牙重要詩人安德拉德等。

04、《先鋒:百年工人詩歌》首發(fā)式暨分享會舉行。

711日,建投書局聯(lián)合中國工人出版社,邀請《詩刊》副主編霍俊明、著名詩歌評論家王士強、詩人李木馬、邰筐、王二冬,作客建投書局·北京國貿(mào)店,進行《先鋒:百年工人詩歌》首發(fā)式暨分享會。《先鋒:百年工人詩歌》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此書既是迄今為止第一部百年視野下的工人詩歌選本,也是一部百年工人詩歌的編年史。

本詩選收錄了一百年來包括郭沫若、馮至、何其芳、郭小川、邵燕祥、昌耀、舒婷、顧城、梁小斌、西川、于堅、歐陽江河、雷平陽、陳先發(fā)、張執(zhí)浩、鄭小瓊、許立志、張二棍、王單單等一百多位詩人的代表性作品,也包括一些流傳廣泛、影響巨大的工人歌謠歌曲,例如《紗廠女工》(1924)、《工人歌》(1924)、《救國十二月花名》 (1925)、《碼頭工人歌》(1934)、《咱們工人有力量》(1947)、《我為祖國獻石油》(1964)等。

詩歌內(nèi)容按照百年時間譜系,選取從關(guān)于民族革命、工人運動的詩歌到社會主義建設(shè)、邊疆開發(fā)和大生產(chǎn)的贊歌,從反映工業(yè)多元化發(fā)展和國企轉(zhuǎn)型過程中的工人命運,以及新世紀以來的打工詩歌熱潮到反映新時代科技革命、新工業(yè)迭代升級和新興產(chǎn)業(yè)工人新面貌以及未來發(fā)展圖景的代表性作品,燦爛、豐實的百年工人詩歌和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聯(lián),從血肉到靈魂,這種關(guān)聯(lián)真切地反映出個體命運的激蕩和整體時代境遇的轉(zhuǎn)折。

05、“第六屆中國70后詩歌論壇”舉辦

1022日至24日,為期三天的第六屆中國70后詩歌論壇在貴州梵凈山“群山之心”詩歌山居順利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位詩人與會,2萬余人通過網(wǎng)絡(luò)直播觀看并進行線上互動。

中國70后詩歌論壇是中國詩歌界的一次盛會,前五屆相繼在內(nèi)蒙古、寧夏銀川、四川江油、博鰲舉辦,本屆論壇落戶貴州,由銅仁市江口縣文體廣電旅游局主辦,“群山之心”詩歌山居承辦,《零點》詩刊、《詩歌與人》詩刊協(xié)辦。此次論壇的目的是將一代人中的堅持者、佼佼者聚中起來,對這一代人的詩歌史做一次回顧,對這代人的寫作進行階段性總結(jié)。出席本屆論壇的詩人、評論家、學者、詩歌雜志編輯有安石榴、阿翔、胡馬、簡單、陳家坪、任知、玄武、西楚、潘利文、徐慢、風兒、楊勇、桑眉、吉小吉、羅子健、李郁蔥、游堅、杜春翔、陳潤生、夢亦非、楊曉蕓、周薇、淋寒、朱良德等人,以及特邀的70后以外的“觀察員”學者世賓、末未、吉克·布、孫向陽、洺雁、蒲秀彪、曾南雨等。與會的詩人多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出現(xiàn)在詩界,并一直堅持寫作。這代詩人從辦詩刊、做論壇開始,參與和見證了中國詩歌三十年來的發(fā)展進程。

討論會由李郁蔥主持,詩人們一起回顧70后”這個概念的出現(xiàn),它的代際性與精神性、美學觀,并對這一代人的未來的可能性進行探討,認為這代人是最后的浪漫主義者,重情重義,團結(jié)而互相修正,努力讓寫作回到自身的建設(shè)、回到文本自身。這代人到了一生中應該出重要作品、大作品的時期,需要互相鼓勵而確認自身。大家認為,70后的寫作完成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回到詩歌自身、語言自身、表現(xiàn)出巨大的豐富性,也出現(xiàn)了許多經(jīng)典性文本。同時,就寫作本身,如何創(chuàng)作出”先鋒“的作品,而“先鋒”的同時又該如何保留詩歌傳統(tǒng)格調(diào)?作品的本身是否需要具有時代批判性,是否由個人情感出發(fā)的作品經(jīng)過時間的沖刷后不具有價值,“真誠”的作品該讓它涌向哪個終點?詩人們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活動中還舉辦了詩人徐南鵬的抄詩展,他以書法的形式讓詩歌作品附上一層藝術(shù)的觀賞性。詩歌從被吟讀到被瀏覽,這是一種轉(zhuǎn)化的哲學,即使詩歌內(nèi)容仍然存在,但轉(zhuǎn)寫為“書寫的藝術(shù)”后,原內(nèi)容經(jīng)手寫者徐南鵬的理解,化為形體可見的藝術(shù)作品。會后,詩人們攀登游覽了梵凈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佛教名山,梵凈山的壯麗的風景、深厚的文化讓詩人們嘆服,觸發(fā)了他們心中的詩意和創(chuàng)作靈感。承辦本屆論壇的“群山之心”詩歌山居,是以詩歌為主題、對傳統(tǒng)村落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鏈接文化和旅游,通過本次活動,為貴州詩歌建設(shè)、本地文旅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一種有益的探索。

06、《江南風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浙江新詩群的審美嬗變》 出版

10月,由當代著名詩評家趙思運先生主編的《江南風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浙江新詩群的審美嬗變》 出版,本書系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2016 年度優(yōu)秀文學作品助推計劃項目“90 年代以來浙江新詩潮的審美生態(tài)嬗變”的結(jié)題成果。

“北回歸線”“野外”“詩青年”等三大詩群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部分代表性詩人詩作做了具體分析,勾畫出近三十年來浙江新詩群的審美嬗變軌跡,揭示了文化生態(tài)的微妙變化,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新詩研究有一定參考意義,其中對各詩群活動、文獻的詳細呈現(xiàn)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主編趙思運先生,山東鄆城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教授,浙江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茅盾研究會理事,《茅盾研究年鑒》主編。出版有專著《百年漢詩史案研究》《中國大陸當代漢詩的文化鏡像》《何其芳人格解碼》《詩人陸志韋研究及其詩作考證》等以及詩集《一本正經(jīng)》等。主編《一個字一個字地救出自己:木心的文學世界》《江南風度:21 世紀杭嘉湖詩選》等。

趙思運先生是新世紀后對中國民間詩歌研究注入心血,并有所成的不多的學院學者之一,在其著作《中國大陸當代漢詩的文化鏡像》一書中,用大量的篇幅對民刊的發(fā)展與影響貢獻等進行了第一次較完整的論述與梳理,此次《江南風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浙江新詩群的審美嬗變》 出版,則是由其主持的公開出版物,第二次大規(guī)模的以學術(shù)化研究對浙江地域內(nèi)的代表性的三家民刊進行了全方位的發(fā)掘與研究,對民刊(民間詩歌群體)對當代詩歌的貢獻與自身創(chuàng)造價值,進行了學術(shù)歸理與界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07、詩融體Amalgamata--跨媒介的詩歌藝術(shù)“2021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

115-1118日,在文軒美術(shù)館(成都高新區(qū)國際會展中心南側(cè)時尚天街南口208-1-1),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詩融體Amalgamata”舉辦,邀請展前言這樣寫道:“將滲透著傳統(tǒng)和前衛(wèi)色彩的諸多元素一一融合,以期顯示出漢語新詩的當代性、多面性以及跨媒介藝術(shù)價值。如果說詩歌是思考、言談、書寫的主體提供給宇宙的一種語言,我們寄希望于本次跨媒介展覽能將自我的寓言化從帶有特定軌跡的時空環(huán)境和事態(tài)中解放出來。就媒介及表現(xiàn)形式而論,本次展覽分為“詩影像”“詩繪畫”“詩攝影”“詩手稿”“詩裝置”“詩翻譯”共六個模組,配以實驗互動性的詩歌現(xiàn)場創(chuàng)作和詩人跨界對談環(huán)節(jié)。

參展藝術(shù)家均為活躍于海內(nèi)外詩歌場域的當代詩人,他們在詩歌創(chuàng)作之余也兼有跨媒介藝術(shù)家的身份,且在詩歌界和藝術(shù)界均享有盛譽。“詩融體”提供的群像幅寬,將作為一組透鏡,讓受眾親身觀測到當前中國最具生產(chǎn)活力的詩人藝術(shù)家在創(chuàng)作理念、風格實現(xiàn)、語言征用等方面別具一格的感官樣本”。參展藝術(shù)家:曹僧、陳磊夫、池凌云、島子、韓博、何浩楠、賀勛、黎衡、梁小曼、劉成瑞、呂德安、桑克、沈知愚、宋琳、孫磊、譚毅、王艾、王寅、向以鮮、楊小濱、姚風、于艾君、于堅、余幼幼、翟永明等。

08、詩人之逝

8-1胡續(xù)冬

胡續(xù)冬原名胡旭東。822日,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終年47歲。

1974年出生于重慶,1981年遷居至湖北,1991年考入北京大學,先后在中文系、西方語言文學系(現(xiàn)為外國語學院)求學,2002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后留校執(zhí)教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

研究領(lǐng)域和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現(xiàn)代主義以來的世界詩歌,拉丁美洲文學。曾開設(shè)“西班牙語國家文學專題”,“葡萄牙語國家文學專題”,“現(xiàn)代主義以來的世界詩歌研究”等課程。他長期從事詩歌寫作,被視為70年代出生詩人的代表性人物,歷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明天—額爾古納詩歌雙年獎”等民間獎項。

出版有詩集《水邊書》《日歷之力》《終身臥底》《旅行/詩》《片片詩》和隨筆集《浮生胡言》《胡吃亂想》等,另有譯詩、譯文散見于各類書刊選集。曾獲劉麗安詩歌獎、柔剛詩歌獎等獎項,部分作品被譯為多國語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曾參與創(chuàng)辦民刊【偏移】,曾寄我一本,斯人已去,自由詩歌精神永存世間。

8-2野牛(1956-2021)

野牛原名劉昌先,曾用名黃昌先,筆名黃野,祖籍四川。

其父劉榮桐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在校期間為中共地下黨員),后任職湖北省委,曾主編湖北省委主管《湖北農(nóng)民報》,1951年為湖北省委派駐黃陂縣土改工作組組長,土改結(jié)束后下放鄖陽中學,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野牛19561月生于湖北鄖縣,1969年隨母移居武昌縣,1976年招工入武漢自行車廠,1978年前后三次參加高考,因故未錄取。80年代初開始參加詩歌活動,1985年創(chuàng)立“真人文學”,1986年以“野牛詩派”之名參加徐敬亞主持的“86詩歌大展”,在詩歌界嶄露頭角。

1987年,先后與李亞偉、郁郁等人編撰《第三代詩總集》(出有樣書)、《第三代詩人詩選》(未出版)等。與廖亦X等人有一定交往。因其活躍的文學活動,與野夫、南野并稱“湖北三野”。此外,80年代中期,野牛曾見到過積極參與詩歌活動的少年柳忠秧,但未有交往。1991年出版詩集《渴望孤獨》。1993出版詩集《冬日》,被認為是“第三代詩人最早的單行本詩集”。1995年自印詩集《物的發(fā)現(xiàn)》。1997年離開武漢來到廣州,主要從事暢銷書編撰等工作。

新世紀以來,身在廣州的野牛,詩歌觀念有較大轉(zhuǎn)變,從現(xiàn)代派轉(zhuǎn)向了新古典主義。2009年出版長詩《生命之水》,在詩壇產(chǎn)生較大影響。后又出版《野牛詩歌精選集》,匯總了自己各階段的詩歌佳作。在詩歌創(chuàng)作之外,野牛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評論家、美術(shù)評論家、暢銷書作家,曾發(fā)表過關(guān)于劉斯奮、田流沙、蘇謝偉、栗子等人的文藝評論。出版有《不戰(zhàn)而勝與商戰(zhàn)》《虛擬公司》《黃氏生意經(jīng)》《財淵》《重塑人生108談》《明哲保身108忌》《修煉人生108忌》《改變生存》《魯迅三兄弟》等著作。202110月,野牛在北京大西山讀詩會舉辦“野牛詩歌月”,11月中旬回到廣東,赴佛山會友,1117日晚宴中,略品嘗酒水后,突發(fā)胸痛,送醫(yī)救治未果,病逝于佛山。

(以上整理:鄭祥琥,南開大學文學院2001屆學士、2007屆碩士、2009年文學博士。詩人、江西高安人。)。

2016年由詩人龔蓋雄搭橋與野牛交往,甚投緣【獨立】刊其作品無數(shù),并得其精神等支持,本相約明年在廣州會面,然斯人已逝,空留淚痕,待以后以紀念回憶相念長遠。老哥,在天堂祝我在民間永遠獨行【獨立】。

09、【北京當代詩人十九家】出版

《燃燒時間的灰燼— 北京當代詩人十九家》是1986年《北京青年現(xiàn)代詩十六家》三十五年之后遙遠的回響。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也是從“今天詩群”之后第一次系統(tǒng)地梳理北京本土詩人。編者詩人老賀說,“今天詩群”里的詩人,如北島、顧城、芒克、楊煉、多多等都已成為當代詩歌史源頭性耀眼的明星。也正因為其光環(huán)遮蔽了很多后來的優(yōu)秀詩歌寫作者。所以這也是一次去除遮蔽的梳理。這十九家詩人從50后到90后,除詩歌作品之外還有詩人簡介,自述,短評。其中含括了八九十年代北京重要詩歌流派“圓明園詩社”“北大三劍客”“幸存者俱樂部”“手稿”等北京詩歌流派里的重要詩人。如西川、臧棣、莫非早已名滿天下,但是很少有人把他們放在北京詩人序列講述。還有'跳出詩歌三界之外”的獨行俠阿堅;攜帶漢語出國的圓明園詩派代表詩人雪迪;幾十年來詩思越寫越寬的殷龍龍;八十年代早已成名但后來轉(zhuǎn)為私人寫作的馬高明、刑天、黃燎原;孤獨而沉靜的持久書寫者宋逖、童蔚、高星、張爽、海城、守靜篤、老賀;80年之后出生的漢語實驗者王一舸、袁瑋、瓶子。十九家詩人遠不是北京詩歌全貌,但足以體現(xiàn)北京三十年來的詩歌生態(tài)。在朦朧詩時期北京是焦點透視,而現(xiàn)在是散點存在。這部詩集試圖將這些散點粘連在詩歌地理的鏈條上集中展示。

編者詩人老賀說,北京本土詩人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歷史傳承與詩歌源流的延續(xù)。同時也是以詩歌為載體“北京私人敘事”的重新發(fā)現(xiàn)。

10、《山水無盡——來自長江的詩》在阿根廷出版

(簡稱“長江詩選”)202111月終于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版,310頁。利維坦出版社(Leviatán)創(chuàng)辦于1942年, 2016年曾出版《無限伸展的翅膀——中國當代詩選》。此次長江詩選因換了三次責編,交接過程中遺漏了7位作者的作品,出版社向中國詩人作者致歉。20202月交給出版社的文檔里有84位作者,以下是首印版77位作者名單,遺漏的大部分作品將收入另一本即將在西班牙出版的中國詩選。 

Ríos y monta?as: Poesía del Yangtzé

山水無盡——來自長江的詩歌

西班牙語譯者:

Pablo Rodríguez Durán 哥倫比亞漢學家

Radina Dimitrova 墨西哥漢學家

Fran?oise Roy 墨西哥詩人翻譯家

Juan Arabia 阿根廷詩人

Gustavo Osorio de Ita 墨西哥詩人翻譯家

Cruz Flores墨西哥詩人翻譯家

Camila Evia 阿根廷詩人

Roberto Amézquita 墨西哥詩人翻譯家

Jessica Freudenthal 波利維亞詩人

前    言

第一部分:長江流域

青海:昌耀 撒瑪爾罕 扎西旦措 洛嘉才讓 嘎代才讓 

西藏:賀中 瓊吉 沙冒智化 

四川:周倫佑 鐘鳴 柏樺 李亞偉 鄧翔 趙野 小安 阿庫烏霧 啞石 馬雁 吉克·布 阿布馬森 

云南:海男 李森 雷平陽 和文朝 唐果 達汗 

重慶:李元勝 宋煒 

湖北:柳宗宣 劉潔岷 張執(zhí)浩 余笑忠 沉河 阿毛 黃斌 小引 江雪 亦來 

湖南:張棗 譚克修 

江西:木朵 燈燈 

安徽:余怒 楊健 

江蘇:黃樊 胡弦 龐培 茱萸 

上海:王小龍 孟浪 陳東東 王寅 陸憶敏 默默 肖水 胡桑 

第二部分:長江以南

貴州:啞默 夢亦非 西楚

廣西:非亞 榮斌 

廣東:東蕩子 阿翔 梁小曼 黃禮孩 杜綠綠 鄭小瓊 馮娜 黎衡

福建:宋琳 呂德安 

浙江:潘維 池凌云 蔣立波 回地 泉子 江離

第三部分:問卷訪談

從地理生態(tài)到南方詩學:

鐘鳴 柏樺 李元勝 李森 沉河 木朵 余怒 王寅 胡桑 沙冒智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文學與藝術(shù)》【放歌夏天】斯奈德的詩
現(xiàn)代禪詩“不可言說”的自然和流走
斯奈德:在都市中砌石、狩獵、犁田
[佳 作 欣 賞]柿子 ║ 加里﹒斯奈德
洗閑閣購書日志(2018年8月27日)
【嬉皮寒山】周游列國之:“垮掉派”寒山 文/ 劉亞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英山县| 北川| 阜城县| 拉萨市| 黔江区| 西宁市| 五常市| 资兴市| 双柏县| 巩留县| 全南县| 济源市| 稻城县| 东城区| 多伦县| 敦化市| 垫江县| 宁强县| 鄯善县| 兴海县| 云南省| 江孜县| 垫江县| 武宁县| 射阳县| 青浦区| 克什克腾旗| 罗田县| 许昌市| 安溪县| 广州市| 瑞金市| 镇远县| 汉寿县| 蓬溪县| 波密县| 连江县| 巨鹿县| 兴仁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