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周前越秀與濱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愛交朋友的越秀再次擴充了自己的“朋友圈”。
作為2019年邁入“千億陣營”的房企新秀濱江,其一直以來堅持重倉杭州。據濱江2020年半年報,去年上半年,濱江新增的20個項目中,其中有14個位于杭州,其余分布在蘇州、寧波和嘉興。
土地儲備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濱江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達1262.01萬平方米,其中杭州市場占比55.5%;土儲貨值為2700億元,其中杭州市場占62.4%。
克而瑞房企銷售榜單數據顯示,在濱江的大本營杭州市場,2020年其流量銷售額為330.91億元,位于排行榜第一;權益銷售額為23.42億元,同樣排名第一。
然而,即便是穩當“杭州一哥”的濱江,也不得不面臨杭州市場激烈的競爭。2020年在杭銷售榜中融創、綠城、萬科緊隨濱江其后,與濱江不同的是,這三家房企皆已完成了全國化的布局。為了向這些企業看齊,濱江定下“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輻射華東,開拓粵港澳大灣區,關注中西部重點城市”的戰略。
盡管濱江首次布局深圳“踩雷”,但公司依然沒有放棄開拓粵港澳大灣區的決心。
反觀越秀,不僅在大灣區舊改方面經驗豐富,而且多年來持續深耕大灣區,無疑可以助力濱江布局大灣區。
資料顯示,2019年7月,越秀拿下廣州里仁洞村舊村改造項目資格,計劃投入210億元,成為當時投資額最大的舊村更新改造項目。三個月后,越秀地產又斬獲了南沙東流村舊改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約6.81億元。
在深耕大灣區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的越秀,最終也未能實現“2020年沖刺千億”的目標。年報顯示,2020年,越秀實現合同銷售額約957.63億元,距離千億目標尚有40多億的差距。其中,大灣區實現銷售額約636.6億元,占總銷售額的66.5%;廣州的銷售額約557.9億元,占總銷售額的近六成。
為沖刺千億規模而積蓄力量,越秀不僅滿足于深耕大灣區,而且重點發展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北方地區及西南地區,積極布局長三角區域。然而,越秀在該地的拓展速度并不快,自其2009年入駐華東地區以來,僅在杭州、蘇州、嘉興和南京四個城市有布局。年報顯示,2020年,華東地區的合同銷售金額199.2億元,占比20.8%。
因此,大灣區于濱江、長三角于越秀而言,皆是未來各自戰略發展核心區域。越秀和濱江的合作,能充分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對雙方全國化布局發展大有裨益。
越秀前腳剛“牽手”濱江,后腳便攜手龍光。
雖然同樣是粵系房企,越秀與龍光都致力于深耕大灣區,但與前者布局高度集中于廣州不同的是,后者在深圳更具優勢。
數據顯示,龍光在深圳及臨深區域土儲總面積超過1890萬平方米,土儲貨值占總貨值比重超過40%。據財報披露,2020年其實現合約銷售額1206.9億元。其中,大灣區貢獻銷售額最大,合約銷售額為715.38億元,占比59.3%。該區域的銷售主要來自位于深圳的龍光玖悅臺和龍光玖龍臺等項目。
除此之外,龍光集團的土儲成本優勢顯著,平均地貨比32%,低于同業。
面對“三道紅線”行業新規和集中供地政策,越秀選擇與龍光聯手,借助后者的土儲成本優勢以及在深圳及臨深區域的土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完善其在大灣區的業務布局。
對于越秀攜手房企開展合作,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表示,“越秀通過和濱江、龍光的區域深耕型房企達成戰略合作,可有效增強公司在長三角區域的投資和運作優勢,同時和幾家公司的合作也是能力的互補和提升,比如資金能力、投拓能力等,加強了合作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此外,集中供地的背景下,作為中小型房企,抱團互相借力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