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找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作為人類的特殊代言的話,那一定是情感,情感中,感情問題尤為困擾人,喜歡與被喜歡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的相反面,很多時候,當情感問題成為了一個人的困擾的時候,它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往往不止感情那么片面。愛情是什么?對于她有所期待的人往往被傷的最深,而能自由把控愛情的人,往往會覺得更痛。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講述的是一種情感的兩種表現,《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講述的是一個神奇的女人瑪麗亞布勞恩對待愛情和婚姻的兩面性。德國人瑪麗亞跟自己的丈夫赫爾曼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結婚了,婚后僅僅間隔了一天,赫爾曼就不得不奔赴戰場,此去之后,瑪麗亞便開始了苦苦等待。然而結局卻并不如人意,瑪麗亞等來的卻是赫爾曼戰死的消息。傷痛欲絕的瑪麗亞為了生存不得不嫁給了黑人軍官比爾。
然而意外的是,赫爾曼竟然奇跡般的生還了,當赫爾曼目睹了瑪麗亞與比爾的親熱后,瑪麗亞慌張之余失手殺死了比爾,赫爾曼為了讓瑪麗亞脫罪,獨自承擔了罪名被判入獄。瑪麗亞此后遇見了商人奧斯瓦爾德,一心想要等待赫爾曼出獄的瑪麗亞開始對奧斯瓦爾德展開“進攻“,最終,奧斯瓦爾德開始瘋狂的陷入到了對馬利亞的迷戀當中,而對于瑪麗亞來說,自己對于奧斯瓦爾德的情感投入的很少,因而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然而意外再次發生,奧斯瓦爾德因病去世,而他的去世讓瑪麗亞開始意識到自己對于別人情感上的傷害有多深,而與此同時雖然出獄,但卻并沒有馬上回到瑪麗亞身邊,他堅持遠離瑪麗亞,直到自己恢復到之前的正常生活。此后的瑪麗亞如同變了一個人,而赫爾曼德最終歸回使得瑪麗亞感覺到生活又有了希望,然而悲劇卻再一次發生了。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中所講述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一個最簡單,但是卻更加復雜的道理,愛與被愛究竟意味著什么?瑪麗亞深深的愛著自己的丈夫赫爾曼,她對于丈夫投入的愛是最多的,但是瑪麗亞要生存下去,在戰爭年底啊,瑪麗亞借用自己的身體需要完成的是對于丈夫的等待以及對于母親的贍養。瑪麗亞在這方面想盡了一切辦法存活下去。這是優勢。
然而在情感上“機關算盡“的瑪麗亞卻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她的所有的情感投入,除了丈夫之外,都是有條件的,跟黑人比爾結婚是為了在丈夫死后,給自己找一個好歸宿,找好歸宿的目的是為了生存下去,戰亂年代對于沒有任何求生技能的瑪麗亞來說,活下去是艱難的,因此只能依附于別人。
然而馬利亞的這種依附看上去僅僅是付出了極少的情感,然而最終卻是會造成某種反噬的,而她也迎來了這種反噬。在躋身于奧斯瓦爾德的情感生活后,瑪麗亞便遭受到了這種薄情的反噬,奧斯瓦爾德最后選擇的是繼續著自己的包容,繼續著自己被瑪麗亞在情感世界所掌控,這一點如果瑪麗亞不知道的話,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傷感,因為奧斯瓦爾德并不與別人不同,雖然他更加的包容瑪麗亞,更加的傾慕這個對于自己并不是很關心的人。但這在瑪麗亞看來,不過是自己付出情感之后的一種回饋,這并不稀奇。
然而奧斯瓦爾德的做法使得瑪麗亞陷入到了良心的譴責當中,瑪麗亞最終知道了自己即將面對的一切是多么的糟糕,丈夫赫爾曼無法像瑪麗亞所想的那樣在出獄后馬上投入到自己的懷抱,這就等于瑪麗亞之前的所有行為一下子沒了 任何的獲取。雖然自己獲取了名和利,但是對于情感方面,瑪麗亞自己也有孤注一擲的對象,而此時此刻,這個被自己視若珍寶的對象卻并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回歸。瑪麗亞最終被自己所傷。
我們時常會在感情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困境。你愛的人不愛你,愛你的人你愛答不理。這種狀態就是瑪麗亞的婚姻生活的最直接投射。只不過瑪麗亞做得更加極端一些。
我們生活當中總是會碰到瑪麗亞這樣對于情感游刃有余的人,他們并非是對于情感沒有完全不投入,只不過他們一旦有一個投入的對象之后,就無法再給予另一個人投入,然而他們不愿投入的時候卻愿意以情感的名義再接觸其他人,這樣的結果就是讓對方在情感中面臨著被把控的命運。最終無法獲得好的結局。
瑪麗亞這樣的人雖然敢愛敢恨,但是任何事情中的獲得和付出都是相輔相成的,當你獲得一部分的時候,肯定會面臨失去一部分的難題,瑪麗亞一直都是扮演著獲得者的角色,看上去好像也沒有任何的失去,然而真正當她失去的時候,失去的卻不僅僅是情感生活,也許還有命運的難以把握。情感最終不是買賣,我們也無法左右逢源而保持不敗。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