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嗎?或許是,又或許不是。我們每一個人對于復仇的訴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復仇是一件必須要去做的事情,因為自己被傷害了以后,對方卻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法律給予不了的結果,只有靠著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了。但是有的人則認為法律給予的結果是可以緩解自己心頭的怨恨的。因此,傷害后的創傷的彌補總是會交給時間。當然,在一個公正的法律體系之下,復仇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但是凡事總是會有例外。
當法律給予不了你一個可靠的支持的時候,復仇或許就如同古時候的俗話一樣意義非凡。“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一個天經地義的俗話。對于這句俗話,很多人是認同的。因為有時候,壞人會利用法律來為自己謀求生存的權利,但相信法律的好人卻只能聽天由命。這個時候,復仇的意義會被重新提及。
2009年的時候,有一部關于復仇的電影《守法公民》。妻子被殺,而罪犯卻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被無罪釋放。男主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于是乎一氣之下,策劃了一場犯罪事件。最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男主親自解決了殺害自己妻子的真兇,卻沒有收到法律的制裁。顯然,這是一起鉆了法律空子的案件。
當然,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并不是這一部。如果男主在之前看過這部電影的話,就一定會用一種非常合理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仇人,而不是造成這么大的代價。不過這種假設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上映在《守法公民》之前的一部作品。《非法制裁》。這聽上去兩部電影還挺對稱。但是結局卻大不相同。
《非法制裁》講的是一個企業的高管,他有著愛他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有一天,他帶著大兒子參加比賽回家途中路遇搶劫,劫匪殘忍的殺害了他的大兒子。但是由于只有他一個目擊證人,劫匪如果被判刑的話,僅僅只有三到五年。決心要復仇的他,在法庭上翻供了。罪犯被當庭釋放,而他卻尋找時機殺死了罪犯。
本以為這個事情就到此為止了。誰知道罪犯所在的團體找上了他,并開始了又一次的復仇,這一次,他的妻子被當著他的面殺死,小兒子昏迷不醒。僥幸死里逃生的他醒來后痛不欲生。悲憤之余,他重新計劃了復仇。最終,這一次全副武裝的他將所有的暴徒一網打盡。但是后半生卻又要陷入到深深的悲痛當中。
復仇是什么?或許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眼里的復仇,僅僅是殘存于腦海中的與自己不相干的故事。或許僅僅是我們所看過的幾部電影。但是對于那些真正經歷過復仇的人來說,復仇的意義遠不止此。他們的痛苦沒有人知道。開篇所描繪出來的場景有多么的美妙,之后男主的經歷就有多么的殘忍。沒有什么能比親眼目睹自己的親人橫死而難過的了。
情緒奔潰至于,或許會有著不冷靜的表現。作為一個父親,看著自己最心愛的兒子慘死,而自己卻無能為力,而且當罪犯被抓住之后,卻不能順利的將他關進監獄,這種痛楚給予的打擊如果說是讓一個人失去理智,那也不算是過分。沒有人會在這樣的打擊之下保持清醒的頭腦的。
但是本片中男主的復仇方式卻不可取。面對著未知的敵人,僅憑著自己的勇氣是不能完成復仇大業的。如果男主可以讓自己清醒一段時間,臥薪嘗膽的話,那么做出一個計劃來對付這些混混并不是不可能。對于一個有著精密的商業頭腦的人來說,復仇之前,將自己的僅存的妻兒送往一個安全的地方才是王道,因為他并不知道,對方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反擊。
沖動確實會給予自己勇氣,但是同時沖動也是魔鬼。沒有一個精密的計劃,就忙于復仇,顯然,第一次的例子就已經給了男主一個信號。當有人見過自己,這種代價往往是致命的。顯然,在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之后,第二次的計劃就好了很多。但是最終的代價卻很大,失去了最親最愛的人,即使是成功復仇,意義也不會太大,死去的人依舊是不會回來。就像本片當中的一句臺詞“戰場上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但卻沒有人為倒下的尸體買單。
本片節奏很快,動作鏡頭凌厲。尤其是幾個長鏡頭更是讓觀眾酣暢凌厲。一切的一切,源于本片有一位出色的導演對于全局進行把控。可見,溫子仁的商業電影執導能力早在2007年就已經初露端倪。雖然故事很平淡,但是導演卻用一個又一個的反轉來讓我們感受到不一般。或許,一部合格的商業片,就應該以他為標桿。
……
歡迎留言
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