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直接告訴你,生活是什么?關(guān)于生活,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悟。感嘆一段生活的多艱,然后離開這段生活,開始另一種自己向往的生活等等。
這是很多人經(jīng)常會做的選項,然而生活并不會因為你的離開后重新開始而變得更加的順暢。我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當(dāng)你因為厭惡離開一個地方前方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在別處依舊改變不了厭惡。
很多人會因為厭倦了眼下的亂糟糟,而選擇去別的地方開始一種向往的生活。這就跟旅游的目的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地方是作為公共旅游景點而存在的。
大多數(shù)時候,所謂的旅游,不過是從你厭倦了的地方去往別人厭倦了的地方而已。厭倦本身需要大家搞清楚,而旅游的意義并不幫助你弄清楚你為何厭倦了這種生活,而僅僅是幫你離開這里,前往你所向往的一個地方,僅此而已。
逃離生活就能逃離生活中的一切嗎?顯然不能。組成生活的最重要的成分就是你自己,然而,每一個人即使能逃離眼下的生活,但是最終卻逃離不了自己。所以,妄圖逃離舊的生活后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這本身就不現(xiàn)實。
伯格曼用一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為我們生動的闡述了這個道理。幾十年過去后,有一部香港電影也為我們做了相應(yīng)的解釋,那部電影叫《早熟》。
不過我們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伯格曼的這部作品,《不良少女莫妮卡》,這是一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作品,主要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理想破滅了的故事。
無聊的男孩哈里從事著一份瓷器店的雇員的工作,每天的生活忙碌奔波。他雖然非常的勤快,但是卻免不了被店主各種責(zé)罵。哈里覺得這樣的生活沒有什么意義,但是自己卻也找不到更有意義的生活來逃離眼下。
少女莫妮卡的境遇跟哈里差不多,莫妮卡是一個蔬菜店的雇員,在這個男人集群的地方,莫妮卡找不到一塊清凈地。作為唯一的女雇員,莫妮卡本身就要忍受其他男店員的調(diào)笑,回到家中后,因為孩子眾多,爸爸酗酒。莫妮卡對于家庭這個概念非常的淡薄。然而有一天,哈里和莫妮卡相遇了。
兩個人因為意外而邂逅,并且很快的熟識了。由于有著相同的處境,莫妮卡和哈里很快的成為了好朋友,并最終發(fā)展成了戀人。陷入熱戀的兩個人覺得生活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因此,現(xiàn)實中的一切都應(yīng)該馬上被推倒重來。
莫妮卡受夠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哈里也非常不滿自己在瓷器店被吆來喝去。于是,兩個人果斷地辭職了,然后開著哈里父親的小游艇,開始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莫妮卡懷孕了。這個現(xiàn)實打擊之下,他們不得不從流浪的路上往回走。原本自由自在的路再一次變糟糕了。
回到正常生活中的哈里和莫妮卡很快的就被生活榨干了全部。現(xiàn)實中的他們不得不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孩子出生后需要買食物,莫妮卡需要買新衣服,房租各種各樣的開銷使得哈里不堪重負。
最終,倆個人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生活再一次的被各種瑣碎的事情所埋葬。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就這樣變沒了。伯格曼用自己的鏡頭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評價伯格曼向來是慎重的。只能從一個方面做一下探究,完整的評價很多時候會顯得自己心有余力不足。
這個故事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旅游原理,也就是大多數(shù)人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距離。生活并不會一直美好或者是一直糟糕。每一種生活都有自己的好和糟糕。理想中的生活大多數(shù)時候,只存在于理想中,一旦現(xiàn)實不在,理想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chǔ)。
然而很多人并不會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厭倦眼下的生活的核心是我們想要的和付出的不成正比,因此才會覺得眼下的生活對自己是一種拖累。
然而事實上,當(dāng)我們遠離這個生活或者是換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一切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嗎?也不盡然,因為我們始終將美好的生活放置在自己的想象里。
想象里的生活沒有憂愁,有的知識歡樂,然而那樣的生活現(xiàn)實嗎?好像不現(xiàn)實,在野外的日子里,莫妮卡和哈里的生活確實是歡笑多于憂愁,然而那樣的日子里,他們不得不忍受每天只吃蘑菇的現(xiàn)實。
莫妮卡和哈里回到了現(xiàn)實中后,卻沒有進行深刻的反思,因為他們回到現(xiàn)實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野外的生活已經(jīng)不能滿足莫妮卡懷孕這個事實了。于是,向往中的美好的一面終究破碎了。而回到現(xiàn)實中的哈里變得更加的疲憊,而莫妮卡本身也變得歇斯底里。
不去思考造成這種生活的原因,而僅僅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離開并前往上,這并不能改變生活的本質(zhì),因為沖動而促成的美好生活,終會因現(xiàn)實而破滅。這樣,理想主義者會變得更加憂傷。
……
你好,再見